足迹
诸天:拜师华山派,终成天下第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朱由校的好奇(第2页)

学舍内陈禹拿着本《宋史》给朱由校讲述着历史。不同于其他人的讲解,陈禹虽然嘴上滔滔不绝,可手中的书却不曾翻开一篇。

史籍的讲述本就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可此刻的朱由校兄弟俩,瞪大双眼津津有味的听陈禹讲述。

“蒙古大军围了襄阳城后,那郭靖武功天下无双,他夫妇两人本可以逃出城的,可他为了襄阳城的百姓,为了支持他而来襄阳抵抗蒙古的武林高手,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最后襄阳城破,郭靖夫妇与众武林高手力战蒙古大军力竭而亡,十万军民被忽必烈下令屠杀殆尽,中原武林经以一役后元气大伤,用了近百年才恢复过来,”。

陈禹用低沉的语气,缓缓的为朱由校讲述这历史的另一面。

“先生,你说的这些为何孤从未听其他先生讲过”?朱由校有些疑惑的问道。

陈禹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

“前宋腐朽不堪,被蒙古打的丢土弃民,除文丞相等区区几位有骨气的外,满朝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怎会将襄阳抗蒙义士壮举记录于史”。

“至于暴元就更不会记录这些反抗他们的武林中人,要知道他们的大汗蒙哥可是死得不清不楚,把我中原大地反抗的义士杀光,将一切反抗的火种全部扑灭,将我汉人驯化成温顺的牛羊,他们才能更好奴役我们。”。

“要不是我华山派传承久远,我也不会知晓其中的真相。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大侠的风骨是我等后辈望尘莫及的”。

那朱由校此虽然由万历亲自教育了几年,虽有几分帝王手段,心性也比同龄人要成熟几分,可到底是刚满十四岁的少年,听了陈禹的热血故事,心中也热血沸腾起来。从未想过世间还一个武林江湖的神奇世界。

当即就叹道:“世间竟还有如些神奇的一面,当真以孤心驰神往。。。”。

“为何孤这些年,除先生外从未见过其他武功高手”?

“其实不是殿下没见到,只是那些武功高手如果武功不施展出来,从表面看和普通人也并无太大差别。蒙元灭宋后中原武林各大门派损失惨重,功法秘籍多有失传,神功绝学更是湮灭不少”。

“到如今各家各派都以外炼为主,武学有所成后,身世好点的人投身朝廷入了军队,锦衣卫,衙门。身世普通的人,大多进了各地镖局,帮派,商队等地成为看家护院打手。最差的则上山入林下海成了黑道绿林马匪海盗之类的”。

“其实殿下的那金吾亲卫百户就是少林派的高手,武功在江湖中也可算一流了”。

陈禹说完后微笑的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想起百户被擒时的狼狈样,不由的白了陈禹一眼嘟囔道:

“就他这样还一流高手?像条狗似的,一下就被你擒住”。

说完后朱由校后知后觉的想到了什么小声询问道:

“那百户可曾得罪先生?为何用那怪异手法将他擒下”?

陈禹被问的尴尬硬笑两声:

“倒也不是故意折辱他,头一次动手时便知道他是少林弟子,看在华山少林两派情谊上对他已经留了情面,可这憨货把我华山轻功说成《泥鳅功》,这如何能忍。而且少林派是佛门禅宗,我华山属道门全真,不给个教训,他真以为道佛之争是随便说说而已?”

朱由校对武林中事,武者的功力高低,很有兴趣,陈禹也没扫他兴将这些事逐一告诉了他。

现在江湖中行走的人大多数是二,三流的外门武者。

学了门外家武技,如刀,枪,剑,戟,拳,脚,棍,棒之类的能灵活熟练的用出来就可以称三流高手了,打赢寻常的十个八个壮汉不在话下。

外门三流高手能将所学之技融会贯通,能化简为繁后又化繁为简,招式不困于固定能信手拈来,最后练将外门武功炼到由外而内,炼出内力者为二流武者,厉害的二流高手能敌一二十个三流高手,弱点的三五个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