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刹那芳华 VIP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部分(第1页)

说实话,医大对七年制的学生还是很偏心的,实施的是精英教育,连社会实践都煞费苦心地挑选了个这么合适的实践场所。而五年制的学生就没这么好福气了,学校安排的唯一一次实践就是在军训时走访了当地的农民。那家成都近郊的农民家里,水泥瓦房,冰箱彩电,前后小院,葡萄藤蔓,明显是挑出来的富裕户。芳华访问后,感觉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因为显然这种人家比城里人过的都舒坦,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而时院长在这次大会上,要求全校学生都要在暑假开展深入的社会实践,开学后人人交社会调查报告。当然因为各系的人数太多了,特别是医学系,学校是不可能统一安排的,只能负责开介绍信,让同学们自己联系参观实践的单位。

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就近选择父母的单位,既探了家又完成了任务。可是芳华不太想就这么糊弄过去。刚好在考试前,张永邀请几个好友暑假去他家那边去玩,顺便也可以去他父亲工作的河南石油勘探局做社会调查。

芳华得知张永的老家是南阳后,不由大感兴趣。

她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你这个南阳就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那个南阳吗?”

张永乐呵呵地说:“是啊,你看我上次去你们绵阳看了子云亭,这次该你去我们那儿看看诸葛庐了!”

诸葛亮那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和老百姓崇拜的偶像啊,特别是受其恩泽最深的四川人。到现在很多乡下的农民都以白色、青色、黑色的长帕包头,据说就是当年为诸葛亮戴孝留下的风俗。

有机会去看看诸葛亮出山的地方,芳华很高兴,嘉辉自然也是要陪她一起去的。本来张永也请了王菊,但她嫌离家太远,还是打了退堂鼓。所以最终只有芳华、嘉辉、戴平、张永四个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

正文 八十八、中原行(二)

八十八、中原行(二)

中原行(二)风云际会

************************

四人都是学生。有精力没金钱,自然买的硬座票,好在也就一天一夜。

列车是“况且况且”地运行着,一路向北经德绵广出川。

几个人看看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打打扑克,聊聊天,讲讲笑话,白天的时间很快打发过去了。过秦岭的时候是晚上,反正一个山洞接一个山洞地钻,天黑了也没什么感觉。

火车虽然不挤,但上下车的人很杂,晚上困了的时候,大家也不敢都睡着了。芳华是女生,受到照顾可以不值班,三个男生则轮流守夜。

清晨,芳华感觉有微风在轻拂自己的脸,接着感觉到火车有规律的晃动,然后知道自己是在一个舒适的怀抱中。她记得很清楚,自己睡前是趴在小桌子上睡的。现在上身却被人横抱在怀里,两腿不知什么时候也蜷缩在大半个座位上。

这已经是在硬座上能睡的最舒服的姿势了。这样抱自己的除了嘉辉,没别人!除了他。别人也不能够这样接近自己的身体,而不引起自己的警觉!

芳华微笑着睁开眼,果然嘉辉的脸正在自己脸的上方,也在微笑地看着自己:“醒啦?”

芳华“嗯”了一声,忽然想起来了,赶紧起身,跪在座位上,帮嘉辉揉起胳膊和腿:“你这样,胳膊不酸啊?腿不麻啊?”

嘉辉嘴里说着“没事”,然后止住她的动作,慢慢起身,伸展了几下四肢。芳华不放心,还是凑过去给他捏了几下肩膀,捶了几下背。

一旁洗漱回来的戴平边笑边说:“诶,你们两个够了哦!就这么当众表演卿卿我我,让我们两个光棍情何以堪啊!”

芳华听到“卿卿我我”一词,一向在戴平面前不落下风的伶牙俐齿好像不存在了,她赶紧也拿起东西去洗漱了。

嘉辉斜了戴平一眼:“多事!”

芳华对着洗手池上的镜子,梳好头,照照镜子,不禁感叹:年轻真好啊!就这么穿着牛仔裤、蜷曲着在火车上睡一晚,洗把脸,立刻又是精神焕发的了。

张永的行程安排是先去豫北的洛阳,游览龙门石窟和嵩山少林等名胜后再回豫南的南阳,待到快开学时再直接从南阳返校。

河南古称“豫州”,又称中州,其实核心地带就是洛阳。洛阳自古就被华夏民族认为是“天下之中”。先后有大小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河洛一带就是最早的中国,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

当然这里也是群雄逐鹿的中原腹地,是铁马金戈的百战之地。

一路上,听着张永说起渑池、许昌、南阳、新野这些河南地名,就已经让芳华想起了春秋,想起了三国,等等,各朝各代在这里发生的刀光剑影的故事。

再听着张永说起河南过去的人文荟萃、富庶繁华,和现今的贫困落后,芳华感到河南其实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缩影。这片中国最核心、最古老的土地,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有天灾有人祸。但她还是会继续生生不息,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大家在洛阳下车,到黄河大桥观望了一下黄河风光,第二天就去看龙门石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