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刹那芳华 VIP完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部分(第1页)

芳华按着老师说的,左手托着病人的后脑勺,右手持穿刺针,边旋转边进针,直到针钻破了病人的骨头,手部一落空才停止进针。然后就通过穿刺针向病人鼻窦内注液冲洗。

看着病人鼻腔和口腔不断流出的脓液,虽然有些恶心,但也是颇有成就感的。因为等病人这里的脓液冲干净后。经常困扰他的头痛鼻塞问题就会解决了。

快十月底的时候,实习生们抽空去游览了慕田峪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嘛,大家来一趟北京,自然是要逛一逛北京那些名胜之地了。

芳华还好,因为很多地方她前生都去过了。像赵玉玲这些个从来没出过四川的人,就经常在周末抽空去北京城各处游玩。这北京城里可看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像她们这样玩,两三个月恐怕是不够的,大概一年后才会玩得七七八八吧。

当天,江波和他的几个年轻同事(都是男的,因为那个研究所也是属于“和尚”单位)跟着芳华她们,先一起爬上了慕田峪长城。

芳华等人都对这里蜿蜒壮丽的长城和色彩绚丽斑斓的红叶欣赏不已,江波却只是笑笑。

他帮几个学生在这里照了些人物风光照后,就告辞而去。他们一群背包客要沿着慕田峪长城继续西行,去爬一段赫赫有名的“野长城”——箭扣。当晚还会露宿在长城的城楼上。

临行前,江波递给芳华一副望远镜,让她看远处山脉上一处高高耸起如“W”状的险峰。

那就是箭扣,因为其形状如满弓扣箭而得名。那里有的山脊坡度几乎是直上直下,非常陡峭,但古人依然在这样的山脊上修起了长城。

芳华不由有些神往,江波却笑着拿回了望远镜说:“那里太险峻、不安全,很多地方没有路,不适合你。”

江波又介绍说箭扣长城最险峻最难爬的是天梯和鹰飞倒仰。其名字就是形容雄鹰飞到这里,也要倒仰着奋力高飞才能飞过去。

听着这些形象的名字,芳华也不由打消了去登爬的念头,因为她还是个很理智的人,对自己有多大斤两很清楚。

芳华觉得自己就是那种FB(腐败)型的山友。和江波这种ZN(自虐)型的山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她就祝江波一路顺利,多拍点好照片了。

后来,当江波拿着拍的佳作给她看的时候,芳华又不由羡慕得要流口水了。

这段长城虽然年久失修、颓败残缺,但在晨曦暮色、蓝天白云、满山红叶的映衬下,却呈现了各种风情——雄浑苍凉,悲壮肃穆,慷慨激昂,也有婉约清丽。

芳华不由对江波说,以后一定带她也去爬一次箭扣长城。

可惜这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因为10月底之后,芳华轮转的科室几乎都让她没有空闲的时候了。

先是在儿科正赶上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天天哄着一群幼儿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其他亲友团,累得芳华筋疲力尽。芳华觉得儿科真是最能磨练医护人员耐性的地方了。

不过芳华在儿科,又向护士老师们学习了扎婴儿头皮针的技术。技多不压身嘛!

然后她去了妇产科轮转,又赶上这岁末本来就是元旦春节结婚的那一拨人的生育高峰期。当然,好像中国人什么时候都是生育高峰期。总之还是一个字——忙。

虽然也是外科性质的科室,但芳华就是对妇产科喜欢不起来。大概因为如果在这里工作的话,天天只见到女人,实在是不利身心健康啊!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虽然这话有点糙。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12月又转到了心内科。

北京下了大雪,还好协和早在11月初就通上暖气了,医院总是比其他单位要早一些。

白芸和宋燕平惊奇地发现,同宿舍这两个四川来的人居然比她们这两个地道的北京人还不怕冷。

芳华和赵玉玲整天都是一件衬衣外面套件白大褂地在医院里到处跑,最多里面加个毛背心的。就这样,两人晚上睡觉还经常嚷嚷着好热。

这固然是因为医院的暖气烧得够热,各处建筑物之间又都有四通八达的通道,去哪里都有暖气,吹不到冷风。

更是因为四川冬天的气温虽然要高于北京,但南方湿冷,那种冰寒感反而是沁入骨髓的,也就是“寒彻骨”啊。而北方暖烘烘的暖气和干燥的空气,即使是零下的温度,也让这些南方人没有冷的感觉。像赵玉玲的手年年都要生冻疮的,今年来到北京就没事了。

南方人的耐寒程度反而是强于北方人的。

所以,白芸等人就只能羡慕地看着芳华赵玉玲这两个家伙“美丽动人”的样子,并嫉妒地说她们是火气太旺了。

芳华两个也确实火气旺得过头了,一不小心就流点鼻血。两人赶紧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才好些。

但是这北京室外的温度毕竟太低,寒冷季节可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啊。芳华管的就全是心衰的病人,个个都马虎不得。

她天天给病人做心电图、推强心针、抽动脉血气分析,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冬至那天,江波请她吃羊肉,她都没去。

忙虽忙,芳华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看心电图的能力就提高了不少。又参与了几次心衰病人心跳停止后的抢救,见识了内科朱老总指挥若定的风范,和一手气管插管的绝活,非常佩服和羡慕。

可惜这气管插管非到麻醉科轮转才能训练得出来。而实习生是别想做这么高难度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