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户一二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部分(第1页)

而留在宋家院子里的人,宋添财也不小气,让陈桂枝把烧了些野猪肉和猪骨头下水,留他们在宋家吃顿杀猪菜。宋大山趁着这机会,又去村上喊了几家和他要好的的人家过来吃饭,就在扫干净雪的院子里摆了八张桌子,又在每个桌子底下放上一个火盆。中午的阳光还算可以,又没起风,在院子里吃不算太冷。

万氏也过来帮忙了,听说了先前发生的事情,跟陈桂枝在灶上说道:“添财娘,也是你们性子软和,让那些眼皮子浅的到家里来撒野。你们累死累活的时候,那些人也没伸个手,现在你们日子刚刚好过一些,就要来打秋风,真是好厚的脸皮。今天我和你大哥去了镇上办年货,不然,一定好好骂骂这些人。也不知一个个按了什么心,全见不得人好。还说你们心大了,忘本了,难道那六亩祭田是摆设。说这话的也不想想自己为村子里做了什么,怎么好意思张开这口的。我家当家这样的亲兄弟都不想麻烦你们,这些屁干系没有的就尽想着来占便宜了。”

万氏是个大喉咙,说的话声音也大,许多在院子里吃喝的人都听到了。虽然大伙该吃吃,该喝喝,气氛还算热闹,可宋添财相信,有些人的小算计怕是得歇歇了。

送走了村里人,宋添财算了算野猪肉,一只野猪也不过一百斤不到。陈大石自己抓了只小的,这边的野猪是一点没要。摆席面用了有二三十斤肉,剩下的,宋添财打算送两只前腿给杜掌柜,两只后腿给蔡师爷,再添些山货和野鸡,也就是蛮不错的年礼了。

所以,下午,宋添财又和赵言修去了一趟镇上,趁着野猪肉新鲜给这两家送去。

两人送完年礼又大肆采购了一番,把要过年的年货采办得足足的,之后又去接了宋添金。永乐镇是个小镇,每年到年腊月二十的时候,就会关铺子回去过年,过了初十才会再开张。

今日正好是腊月十九,宋添金从明天起就开始放假了。而等他们去接宋添金的时候,杜掌柜也准备好了回礼,鸡鸭鱼肉,还有一些海鲜和布匹,绝对高于宋添财他们送来的年礼。

宋添财也不在意,乐呵呵的收了。杜掌柜的身价和他们家确实是存在差别的,回的礼自然要重些。不过,他送年礼也就是拉近一下两家关系,目的到了也就行了,其他的倒是次要。

宋添财干了小三个月,赚了二两多银子,还有两只鸡一坛酒一道肉的福利,心里高兴,还很有心的给家里人都带了礼物。连宋大山和陈桂枝的都有,宋小宝的更少不了。就是宋添财这个堂哥和宋添金是同辈,什么也没得到。反而要贴出去个大红包,毕竟,宋添金还没成亲,还是能拿长辈的红包的。

等回了家,宋大山和陈桂枝拿着宋添金给送的礼物,脸上乐呵呵的。宋添财心里明白,宋家两老看中的不是那几文钱的东西,而是宋添金待他们的心意。

宋添财也给宋大海送了些东西过去,万氏兴高采烈的收了下来,还搬过来一坛子自己家酿的米酒过来。虽然东西肯定不比宋添财送过去的,可宋大山很陈桂枝却十分的满意。

而这个时候,宋添财终于记起来,他好像还酿着葡萄酒来着,他把那些酒放哪儿了?

第38章 过年

宋添财记得处理那些山果的时候好像酿过葡萄酒;他还细心的在酿了一个月后用纱布过滤过。然后,一坛坛的放到了地窖中去。本来想着茶铺子开张了;就拿出来卖,可惜;那些跑商的连茶都没时间喝,哪还会喝酒。

所以,宋添财就没去管这些酒水了。现在瞧着万氏自己酿的米酒香味十足,酒味浓厚,明显很得众人的赞赏。宋添财这就想起了自己还酿着葡萄酒呢;虽然可能口味不适合这儿的人,可那也是他的劳动成果好不好。

于是,大晚上的,赵言修和宋添财进进出出的在地窖中搬出了十坛子葡萄酒。每个坛子十斤重;用黄泥红布密封的好好的。宋添财拿了抹布把酒坛子擦的干干净净,然后,才用刀子开了封口,一股葡萄酒的淡香就出来了。

用勺子掏出酒来,淡淡的紫红色,很是漂亮。陈桂枝还得第一次瞧见这种颜色的酒水,立马怀疑道:“添财,这酒是不是酿坏了,瞧着都变颜色了。”

宋添财立马感到淡淡的忧伤,这就是几百年的代沟问题啊。嘴上解释道:“娘,这酒就是这个颜色,它还有个名字就叫红酒,听说女子每日睡前喝上一杯最是养颜了。这酒的度数低,娘你喝正好,不会上头,怕爹喝惯了白酒,就喝不惯这了。”

宋添财自己先喝了一口,感觉还不错,酒精度比他预想的还要高一些。陈桂枝一个错眼,宋添财就先喝了,陈桂枝立马担心的看着宋添财,眼睛都不眨,就怕宋添财有什么不是,好立马套牛车去看大夫。

等过了一会,宋添财没有半点不是,陈桂枝才确定这酒没问题,还真是这颜色。在宋添财的劝说下喝了一口,发现口味柔和顺滑,余香绵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倒是宋大山确实是喝不惯,觉得像喝果酒似得,太淡了。

赵言修也被宋添财同意喝了一小口,发现并不呛口,表示十分的可以接受。一五口人,找到了两口人和自己一样的品味,宋添财觉得还是十分满意的。特别是,宋小宝小朋友不能算在此行列,他的酒获得了绝大部分赞同和喜欢。

最后;宋添财分配了这十摊子酒水;留了四坛子给陈桂枝;他和赵言修一人三坛子。同时决定,来年可以再多酿些葡萄酒,反正酒越放味越好,也不怕坏了。

赏了美酒,宋添财一晚上睡的都很香。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宋家家门口来了辆马车,出来两个男子穿着衙役服。引得村子里的人都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心里嘀咕,宋家怎么引来了衙门里的人。

这两名衙役问明白了这是宋家,就开始搬东西,布匹,点心和其他一些吃食,都快有小半马车了。说是蔡师爷给回的年礼,宋添财给两位衙役每人递过去一个半两银子的荷包,热情的留了饭。衙役们有事推了,宋添财又抓了家里的两只鸡和两道野猪肉给了他们。最后,想想,又把家里的葡萄酒搬了两坛子到马车上,让衙役给带回去给蔡师爷尝尝。

现在蔡师爷已经是主薄了,正经官身,他又十分的会做人。这才能派动衙役们给他回年礼,算是给足了宋添财面子。宋添财也知晓蔡师爷让衙役回礼在宋家村这么走一趟,可是能打消不少人的鬼心思。所以,对着这两个衙役客气的很,务必也给蔡师爷做脸。

衙役们得了好处,捞足了油水,满是喜色的走了。心想:以后这来宋家送回礼的事情可要积极些,这么好的差事可不能让旁人抢了去。

宋家村人瞧着衙役们搬了不少东西进宋家,又看他们待宋家恭恭敬敬的,心中都在嘀咕,这宋家交到了什么贵人,竟然能请动衙门当差的做跑腿。这宋添财不声不响的,竟然有了这么硬的靠山,也难怪能让举人老爷托他照顾自己的孩子。

不管心里怎么想,村里人也都高看了宋家一眼,本来宋添财是秀才的身份就很让人忌惮了。现在他又和衙门里的人有交情,那些有心算计的,也都老实了起来,再没摸出宋家什么个情况下,是不准备轻举妄动了。

宋家并没有因为蔡师爷回礼而有什么不同,陈桂枝看着家里的年货有些犯愁。往年家里绝对不会有这么多吃喝的,就连布匹都积攒了好几匹了。要是以前,她肯定要挑些给自己娘家送过去,给她几个侄子做两身新衣裳穿。

可现在却是没这打算了,两个兄弟那样待她,即使她看在自己娘的份上,不和他们一刀两断,可也不会上赶着了。既然一个个拿她不当回事,那她也不拿这些人当回事。就如她儿子说的,谁没了谁还不能活了。

她家日子现在蒸蒸日上,可娘家弟弟们可的几个孩子都还没娶亲呢。以后有的是用银子的地方,陈桂枝是打算一个子都不会借的。也让她弟弟们尝尝她当初的滋味,知晓做姐姐的也会寒心也是有脾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