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风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部分(第1页)

“六哥误会了,小弟的为人六哥难道会不清楚么?非是小弟不肯相助,而是此事须得从长计议方可。”李显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喜欢李贤,为的就是这家伙个性太过刚强,刚则易折,不但时常伤己,更易伤人,奈何很多事情李显又必须通过李贤的手去做,实是不愿将彼此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良好关系打破,这便诚恳万分地回答了一句道。

“哼,从长计议,好个从长计议!孤如今都已是孤家寡人了,还如何个从长计议法?你说,你说!”李贤一激动便忘了自个儿有求于人的处境,不耐至极地挥了挥手,气急败坏地低吼了起来,哪还有半分亲王的体面,简直就跟个受了无穷委屈找父母哭诉的孩子一般无二。

我勒个去的,老子欠你的啊,小样!李显此番被迫提前回师,未能克尽全功,心中自也憋着一团的火气,此际见李贤跟个疯子似地瞎嚷嚷,脸色立马便有些子不好相看了起来……

第二百二十六章从长计议(下)

李显身上煞气原本就大,经此番高原上的血腥杀戮之后,身上的血煞之气更是浓烈得惊人,这一拉下脸来,身周的空气立马像是凝固了一般,纵使是烈日当空,也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饶是李贤也算是胆大过人之辈,被这股子肃杀之气一冲,竟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惊讶万分地看了李显一眼,满腹的怨气瞬间便不知跑到哪去了,只剩下莫名的骇然之意。

“七、七弟,这从长计议么,唔,总得有个说头罢。”

寒战一打,李贤便已是从莫名的盛怒中清醒了过来,不免有些子讪讪然,可又不情愿向李显低头认错,这便悻悻地吭了一声道。

“六哥,且听小弟一言,如今朝局乱象已现,当以蛰伏为要,妄动无名恐有引火烧身之祸也,不独六哥如此,小弟也是一般无二。”李显虽对李贤的性子恼火在心,可毕竟不想与其闹出生分来,此际见李贤已有了低头之意,自是不为己甚,这便出言诚恳地劝说了一句道。

“朝局已乱?这,这是从何说起?”

一听李显此言,李贤是彻底懵了头了,茫然不知所谓地抬起了头来,狐疑地打量了李显一眼,疑惑地追问道。

“六哥,父皇此番回京不过月余便又临幸东都,走时随行者都有何人?”

对于李贤的迟钝,李显实在是有些子哭笑不得,没奈何,只好隐晦地出言点了一句道。

“啊,这,这……”

李贤仔细一想,这才惊觉此番高宗匆匆回京又匆匆离去的真意之所在——太子依旧得了监国的名号,然则六部尚书被带走了一半不说,侍郎、郎中令等各部有司的主要官吏也大半随驾去了东都,京师如今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罢了,很显然,高宗此举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隐隐有着提防太子之意思在内,之所以会如此,怕不仅仅是父子相忌的缘由,更有可能是出自武后的唆使,朝堂的重心很有可能将就此东移了的。

“呼……”李贤到底不是蠢人,惊讶了一阵之后便已是稳住了神,长出了口大气之后,面带惊喜之色地开口道:“七弟可是说父皇对某些人的跋扈已有所不满了么?”

“是母后。”

望着李贤那张满是期盼之色的脸,李显实在是不忍心出言点破,奈何形势如此,李显也只好残忍地打破了李贤的幻想。

“哦?”

一听此言,李贤脸上的惊喜之色瞬间便退了个干净,轻吭了一声之后,便即紧锁着眉头,一派沉思之状。

罢了,不给这厮看到点希望,保不准这家伙便会胡乱地铤而走险,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李显一看到李贤那副跟小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一般的丧气样子,忍不住便有种狂笑一番的冲动,奈何李显百般不愿过早地丢了李贤这具挡箭牌,也就只能是面色凝重地开口道:“六哥,此番太子哥哥行事过了些,朝局已是失了衡,不但父皇不满,更是犯了母后的忌,故,方有另以东都为中心之举措,此无他,告诫耳,想来此际太子哥哥正因之而懊丧不已中,值此微妙时分,六哥若能潜心为之,将来必有可待,倘若再起风云,则恰中太子哥哥之意也!”

“唔,七弟所言倒是有理,只是,唔,只是孤如今孤家寡人一个,又谈何将来耶?”

李贤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觉得李显的分析颇为有理,只是不甘心被太子压迫得如此悲惨,这便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六哥此言差矣,小弟倒以为此时正是六哥为将来着手准备之大好机会,此事便着落在‘科举’二字上,算时日,明岁便又该是大比之期了,六哥若能得主考之位,座下弟子自有无数,何愁无人可用耶,再者,依小弟看来,母后此等强迁朝堂之举已是超出太子哥哥所能容忍之极限,势必将有大争,太子哥哥若胜还好,若败……”李显细细地分析了一下朝局,可话说到半截子便停了下来,只是面色凝重地长叹了口气。

“嗯?”

一听李显将话挑得如此之明,李贤先是一喜,而后又是一惊——喜的是太子明显斗不过武后,极有可能就此遭黜,如此一来,他李贤的机会便到了,惊的是倘若将来他上了位,一样要面对武后那座大山,怕也难免遭到太子一般无二的命运,一念及此,李贤又哪还高兴得起来。

“六哥放心,无论何时何地,小弟定会鼎力支持六哥,值此时分,六哥只消稳稳地行了去,拿下了主考之位,其余诸事大可置之不理好了。”李显一眼便看出了李贤的顾虑所在,心中暗自感叹不已,可口中却是信誓旦旦地出言鼓励道。

“能得七弟帮衬,实是为兄之福分也,唉,前番为兄若是听了七弟之言,何至于此,罢了,罢了,一切便依七弟之言办去便是了。”一想起李显几次三番地为自己出谋划策,李贤自是感动万分,对李显的保证并无一丝一毫的怀疑,这便慎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同意了李显的建议。

“六哥保重,小弟还得赶往东都,就不多逗留了。”

李显此番之所以约李贤半道相谈,便是怕李贤乱了方寸之下胡乱出手,此际见李贤已是解开了心结,自不想再多啰嗦,这便出言告辞道。

“嗯,七弟此去不知何时能回?为兄孤身在京,心甚念之。”

李贤虽舍不得李显离去,可有着圣旨在,他也没得奈何,只能是眼巴巴地看着李显,惆怅地说了一句道。

何时能回?这个问题李显自己都答不出来,倒不是李显不想回京师,而是武后断不会轻易放李显回京师,怕的便是兄弟三人搅合着拧成了一股绳,尤其是在见识了李显军略上的能耐之后,自不可能轻易放李显离开,至少在太子倒台前,李显是别想走人的了,这道理李显心中有数,不过么,却不想说与李贤知晓,面对着李贤期盼的目光,李显也只好苦笑了一下道:“父皇圣明,当会有决断罢,六哥保重,小弟去了。”话音一落,也不给李贤再次出言挽留的机会,躬身行了个礼,大步便向等候在远处的车队行了去。

“七弟保重,为兄在京盼弟归来!”

李贤没想到李显说走便走了,不由地便呆愣了一下,待得醒过了神来,却见车队竟已缓缓地启动了,忙紧走了数步,又矜持地站住了脚,对着策马立于车队一侧的李显挥了挥手,语带哽咽地说了一句道。

“六哥,回罢,小弟走了。”李显在马背上略一欠身,拱手行了个礼,而后一挥手,高声下令道:“出发!”此言一出,车队即刻开始了加速,滚滚向东而去……

“何事?”

显德殿的书房中,一身明黄单袍的太子李弘端坐在几子后头,正与右相兼吏部尚书阎立本、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张文瓘低声地议着政务,却见显德殿主事王德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一派欲言又止之状,李弘的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语带不悦地吭了一声道。

“禀殿下,潞王殿下今日去了蓝田,据查,其与英王殿下私会了一番,所谈甚久,详情不知。”

这一见李弘不悦,王德全自是不敢怠慢,但并没有立马开口,而是偷眼看了看阎、张二人,见李弘没旁的表示,似乎并不忌讳二人在场,这才一躬身,紧赶着出言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