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盛唐风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4部分(第2页)

“诺!”

武后既已发了话,自有边上侍候着的一名宦官紧赶着应了诺,急匆匆地奔出了殿外,不旋踵,便已陪着闻讯赶来的噶尔?引弓又转了回来。

“末将参见天后娘娘!”

噶尔?引弓虽不负责关城的防卫,然则宫外广场上声势闹得如此之大,他自不会听不到,这也正是其不待宣召便急忙赶来面见武后的根由之所在,只不过他并未因外头的声势浩大而惊恐,哪怕是见到了武后,也没急着言事,而是不慌不忙地行了个军礼,举止从容而又淡定。

“爱卿来得正好,事已至此,当何如之?”

眼瞅着噶尔?引弓如此从容,似胸有成竹一般,武后慌乱的心顿时稍安了些,只是担忧之色依旧溢于言表。

“娘娘明鉴,外头不过是些犬吠耳,实无须担心。”

噶尔?引弓自信地一笑,轻松自如地给出了个论断。

“哦,何以见得?”

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武后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赶忙接着往下追问道。

“启禀娘娘,裴行俭等人虽受太子蛊惑,但断然不会跟随太子冲击宫禁,反倒会竭力阻止其事,故此,只要宫禁不破,大势依旧在我,末将有三策可供娘娘抉择。”

噶尔?引弓在来觐见之前,便已盘算好了全局,此际回答起武后的问话来,自是显得信心满满。

“爱卿且说来与本宫听听。”

武后怕的是没有办法可用,这一听噶尔?引弓竟然有三策,紧绷着的心弦自是松下了不少,欣慰地点了点头,示意噶尔?引弓接着往下细说。

“诺,微臣以为当此形势混沌之际,娘娘若是亲上城墙,必可乱贼子之军心,圣旨一宣,敌势必颓败矣,而后挥军趁乱攻之,大胜可期也,此为上策;令李大将军出通训门,先破东宫,端了太子的老巢,以乱其军心,而后挥军进击,破敌可期,此为中策;紧守宫禁,以不变应万变之余,昭告天下,废黜太子,另立太子,以拖待变,此为下策;有此三策在,破贼易如反掌!”

噶尔?引弓混入大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除掉李显这个杀父灭国之仇人,至于大唐经此一劫之后,会有多大的动荡,却是不在其考虑之中,这会儿说起解决之道来,自是能有多血腥便有多血腥,当然了,事到如今,对峙的双方其实已没有妥协之可能,不到一方倒下,事情就不算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噶尔?引弓的三策虽狠毒,却也是必须之事。

“好,本宫便上城一行,来人,摆驾玄武门!”

武后乃是果敢之辈,这一听噶尔?引弓分析得如此透彻,自是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紧赶着便下了令,打算取上策而行之,至于聚集在广场上的诸多朝臣们的性命么,武后却是懒得理会那么许多了。

“诺!”

武后既已下了决心,闻讯赶来的大小宦官们自不敢稍有怠慢,齐声应了诺之后,纷乱地安排着软辇等仪仗,不多会,一行人便已浩浩荡荡地向不远处的玄武门赶了过去。

“止步,止步!”

丽水轩离玄武门并不算远,仅仅只有六十余丈之距罢了,只是中间隔着一座小广场而已,武后一行人走得又快,不过片刻功夫,便已行到了广场的正中央,堪堪便已要到了关城之下,胜利似乎已唾手可得,武后紧绷着的脸上都已微露出了丝欣慰之色,然则走在软辇边上的噶尔?引弓却突然站住了脚,面色狂变地一挥手,高声嘶吼了起来。

“爱卿这是何意!”

被噶尔?引弓这么一喊,整支队伍顿时一阵大乱,茫然不知所以的武后不由地便是一阵大怒,只是并未就此发作噶尔?引弓,而是不悦地喝问了一句道。

“娘娘,大事不妙,程务挺是内应,快,赶紧退回丽水轩!”

噶尔?引弓情急之下,也顾不得甚虚礼了,直接便要替武后下命令。

“什么?这,这……”

一听噶尔?引弓如此说法,武后顿时便慌了神,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是了的。

“娘娘,快走,程务挺那奸贼所部兵力部署前轻后重,分明是防内不防外,这是要陷娘娘于城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城墙周边的兵力配置之蹊跷,旁人看不出来,可噶尔?引弓乃是大将之才,自是一眼便看出了不对之处,他可不想平白就落入了圈套之中,这一见武后还在那儿发着傻,登时便急红了眼,真恨不得一把拽住武后便掉头向回跑,只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千万乱不得,否则的话,不等李显所部杀进宫来,四周布置着的伏兵只怕马上就会发动,没奈何,只好压低了声音,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回丽水轩,三思,尔即刻去调兵来援,快去!”

被噶尔?引弓这么一说,武后总算是醒过了神来,自是不敢再去关城,下令回辇的同时,也没忘了要武三思赶紧去调忠心于其的原羽林军官兵,至于那些老爷兵能不能顶事,武后已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大将军,快看,天后娘娘突然调转回丽水轩了。”

城门楼上,刚暗中将武三思手下的数名羽林军将领控制起来的程务挺正忙着准备彻底变更部署,却被急匆匆闯进了城门楼的一名亲卫所打断。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