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面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资格验证第四节我们仨(第1页)

第四节我们仨

市局看守所没有劳动任务,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所谓的“上学习”,其实就是干坐着,地方又小得转不开个,只好一部分人在板儿上坐(人多盘不开,只好降低技术含量),一部分人到板儿下轮流“睡觉”,有的一睡就是一天,睡得小一脸跟菜瓜似的。

市局不让写日记,倒是可以看书,我每个月都叫家里送几本小说,白天坐板儿时就可以看,在市局,我几乎把上学时知道的那些作家的代表作整个一温一一习一了一遍,很爽的。

号房里另一个书痴是常博,不过人家基本上不看中国字的,大部分都是英文原版书,影印本的,营销管理的居多,倍儿唬人。

常博是山西人,胖乎乎的,戴副黑边眼镜,笨拙沉稳,像个熊猫,人也不狡猾。常博所在的公司叫“九州”,因为跟“远华”的走私案挂上了,批里扑隆折进来十几个,常博只是个虾米级的小跑儿,属于“大拨哄”给带上来的小尾巴,估计下场不会太糟糕,所以心情似乎也没看出有多恶劣。只是进来前他刚完成MBA的论文答辩,这一弄,不知道辛苦熬成的学业还能不能拿下文凭,偶尔提起,有点烦。

常博的女朋友是W市委的小秘,叫梅丽,跟他似乎挺铁的,一直写信来,一温一暖他的心。每次来信,梅丽都在诉说衷情后,附上一个小笑话,给常博当开心丸。

常博的来信也是号里最频繁的,基本保持每周一歌。这样的来信,让常博感觉幸福得不行,眼镜都笑到鼻子尖上去了。我们这些结了婚的,就显得实际很多,每次的家信,很少玩虚的,传阅率也就低得多了,人气不行。

对于家信,W看守所只收不发,只有每月的10号前后,给号里发一摞“案犯家属送物单”,谁需要什么东西,一一列单,由管教寄走。上面是一句人话不让写的。可能市局都是大案,怕结案前走露风声吧,人家考虑得也对,没人性没得有理有据。

在笼子里闷着,不论人与兽,都会郁闷、烦躁,意志消沉,乃至变一态。记得读过克里尔一首叫《笼中豹》的诗,对失去自一由的豹子的精神刻画很到位。不过克里尔显然是在象征所谓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写来给监狱里的人“明志”的。我也没脸把自己比拟成那只跳着“孔武有力的舞蹈”的豹子,但豹子的感觉还是可以有一点点吧。

唉,怎么表述呢,这里每天都很……靠!每天都一个一操一行,互相吹牛,侃女人和黄笑话,骂警察吗检察院骂法院骂他们效率慢慢慢,压抑,寂寞,烦躁,不知所终,自己熬着不说,还得陪几个准备去死的人一天天消耗苟活的残生,谨小慎微的,彷徨之后又不敢呐喊,靠,靠!!

一次梅丽给常博摘录了一段话,多少改变了一点舒和我们三个臭知识分子的感受。

那段话是从俄国作家赫尔芩的《囚徒生活》里抄袭来的:“一个人倘使有一点内心的养料,他不久就会习惯于监狱生活。他很快就会习惯笼子里的宁静和充分自一由——没有一点烦恼,也没有一点消遣。”虽然我们三个都觉得自己是内心有点“养料”的人,但一下子就上层次,还真有些困难,况且,我们呆的那个笼子里,也实在缺乏赫老所说的“宁静和自一由”,估计赫老前辈关的是独居吧。

舒和小声说:“不过,有知识的人和那帮白痴比起来,环境虽然一样,感受还是有差别的,至少我们懂得超越那种苦闷。”常博以为然也。我说可能吧,你慢慢超越着吧,我不打消你积极一性一。

舒和笑起来,说我也就是给你俩提一供一个可能一性一,我自己还真不能超越了,我还得给自己加压,压力越大,产生精神病的基础越雄厚,我撞出去的几率也就越大。

和常博比起来,舒和其实真的很不愉快,案子只是一个不愉快的基础,还有一些是感情上的。从我到市局以后,从没见过舒和老婆的来信,只是每个月来给他上800块钱的帐,也不用舒和寄单子回去,自觉一性一很强。在看守所里,800块钱可以让舒和在物质上获得极大满足了,但他很郁闷,说老婆肯定变心了,给他送钱其实是走个过场,打掩护,一旦他被槍毙了,她心里也不觉得慢待他,不需要自责了。

丰哥听见了就破口骂他混蛋,丰哥说我老婆就是给我开一个绿帽子店,就是在外面卖,只要月月给我盯,月月帐上见钱,我就一百个知足,还得感激她。你拍屁一股进来了,还要老婆在外面给你守节,给你挣钱“托屉”,你给人家什么啦,这世道里,谁欠谁什么?

一操一,你以为你和那个陈兆一就干净啊,谁信呀,别装一逼一了,知识分子怎么了?——你以为就我们流一氓会搞瞎扒挂破鞋?知识分子更他一妈一脏,当婊一子还立牌坊!

一面自己一胡一搞乱一操一,一面还道貌岸然,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在你们眼里,谁都丑恶,就他一妈一你们干净!

当时不知道丰哥对知识分子咋那么大仇恨,人家不就多念两天书么,至于嫉妒成那样?冲这劲头,要赶“文革”那会儿,舒和不叫他活活掐死才怪。

舒和后来和我们说,他很一爱一自己的老婆和六岁的女儿,他说他和老婆是大学同学,他老婆很漂亮,是公认的校花,当时很多实力派情敌和他竞争,他很精明,观察到老婆一爱一吃橘子,就经常让她发现自己的桌斗里多出几个神秘的橘子,在给了她足够的困惑和感动后,又适时地让她捉住,一个一温一柔的一陰一谋与爱情的缘分于是开始……

“越是高傲的女人,越抵挡不住小恩小惠的诱一惑,男人的感情投资,实际成本往往不需要很多,男人的智慧是最重要的。”舒和总结说。

舒和只能在回忆里捕捞一些散碎的欢乐。一回到现实中,他就开始对自己巧取来的爱情没有信心了,他说他一进来,那些觊觎已久的情敌肯定会打着关怀的幌子,抄他后路。

“我不死心啊,”舒和说:“我努力创造的财富,都有可能让那些当年的手下败将来一个不劳而获、财色兼收啊,我这一路拼命下来,图什么呢?只落个为人做嫁衣!”

所以舒和坚决要撞出去,坚决要把精神病伪装到底,只要检察院的一提他,他就马上通电似的来劲儿了,眼也直了,嘴唇也耷一拉了,要不就模仿新《笑傲江湖》的片尾曲,长长地“咦——呀!”一声,云步亮相,跨出牢门,或开唱流行歌曲,或“手持钢鞭我将你打”,惹的号筒里一阵小一騷一乱。

他第一次“咦——呀!”的时候,把在门口张望的丰哥给吓了一跳,笑着骂他还真“神经”。负责提押犯儿的管教只管笑。看守所的监规里没有不许押犯装疯的规定,管教也白落一个看乐儿。不管你疯不疯,你能撞出去是你小子的本事,只要不在所里“闹杂儿”就行

舒和是我们号筒里一个特色菜。大家都喜欢吃。

常博质疑舒和:“你一会儿装,一会儿不装,怕不灵吧。”

舒和说我是间歇一性一的,要不就不能解释我为什么可以在外企供职了,一精神病人家能用吗?

我说你欺负我们不懂法啊,间歇一性精神病也得看你作案时是不是发作,你要发作了,还能搞屁设计?还诈骗?再说,你那诈骗也不是一会儿就完成的,难道你能说服别人,让人相信你只有在发作时候才接茬作案?找乐哪!

舒和说我先不管那个,只要能通过专家鉴定,万里长征就走完第一步了,有了这个鉴定,下一步就是钱说话了,钱比嘴硬,比法也硬。

原来万里长征就第一步费劲,后面的就可以直接搭三叉戟了。

总体是郁闷的,但苦中作乐也是我们的看门工夫。

舒和和常博俩家伙英文都比我强,尤其是舒和,口语特牛。他们俩开始还时不时用口语一交一流,其实是常博想通过舒和提高技能,出去以后也以一新面貌示人,丰哥严厉制止了在号里说外国话,他说谁在我跟前说鸟语也不行,要说就得大家都懂,这样才好互相监督。我很幸灾乐祸,破,拽高档次的,不带我玩儿?

可我们还有其他的途径,给自己解压,使自己暂时忘记身陷何处。俩家伙最初都是学理的,就常拿那些趣味数学题做游戏,比如常博说有个题目,他们大学数学系的一个讲师鼓捣了小半天才弄出来,正适合咱消磨时间。

我们说你说吧,鼓捣俩月才好玩,天天有事干了。

常博说:“三个5,一个1,用任意运算符号把他们联系起来,最后让它等于24,你们来吧。”

我和舒和立刻折腾开了。当时纸和笔都由丰哥控制,只有写送物单才能用,舒和我们俩就只能各自心算。

常博在旁边炒做着解说:“这题目看起来简单,一做,就复杂了。”

大概过了3分钟吧,舒和还在那眯着眼往手上瞎比画呢,我释然一笑,宣布我已经算出来了。俩人都不信,我说:“5乘5,再减去1的5次幂不就得了嘛,你们学校的什么雞一巴师资水平,还算小半天,我一中文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