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光荣岁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部分(第1页)

志豪瞬间做了判断,他劈头盖脸骂了那胖干部:“蹾了一下?你这个蠢货!这不是工程师的错,我命令立即开箱测试!这个责任我来负!”

他又果断地部署,命令全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火速赶到指定岗位,争分夺秒干。他下令:“实在来不及,改成飞机空运,我们还要抢时间测试,力争按时到达前方!”等他布置完毕,那干部吸了一口冷气,全部设备运回车间,重新技术检测,时间、人力,将是难以想象的复杂。他问:“主任您这也太苛刻了吧?您当领导也不看看实际情况?”

志豪吼道:“我不苛刻行吗?在科学上,失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所有心血都会付之东流!”此时的志豪,好似杀伐决断的将军,亲临现场指挥,不断与北京和基地电话协调,他不能容忍侥幸心理,一切都要按科学办事!

专列,在这个站台上,未能准时发车。每个零件,每个螺丝钉,一一重检。八个小时后,总工老金跑来,对他竖起大拇指。经过八小时激战,终于抢时间做了重新测试,问题排除了。志豪依旧不放心,紧张地追问:“你确认?”

老金道:“我确认!”

老金与小戴以及此项目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很佩服志豪的决断。志豪道:“一正压百邪,干事业不狠还行!”那胖干部又惊又怕地啜泣起来。志豪拍打着他的肩膀,没再提责任的问题,只是说了一句毛主席的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目送专列远去,他一屁股坐在箱子上,发现嗓音喑哑,完全失声。此时,东方泛白,已是又一个微曦黎明。1988年的新年就在“战斗中”迎来了。

也就是在1988年的一个秋天。志豪与香茗夫妻去北京见老战友,可苏眼镜的夙愿还是没实现。大伦不能同去。

进门,见夏天庚戴着围裙,在厨房做饭。志豪指指稽素真笑问,“你敢抢这火头军的权?”老夏苦涩地说,“我早早提前离休了。”

志豪纳闷地问:“国防事业也正用人,为什么?”夏天庚用铲子扒拉倒出菜,说:“你还用问,怪咱没文化,所以在大事上糊涂啦。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不理解,开会我问,是谁瞎提的口号?工人阶级才是第一生产力,将工人阶级放到哪里去了?”

志豪忍不住大笑,老夏接着说,“唉,你别笑,我当初学政治经济学,里面没这一条呀。为此,有人报告到中央军委领导,没几年我便靠边站了。”

一时大家沉默了。

老刘也退休了,不同的是他是年龄到点。老夏对志豪感慨:“当初我如鱼得水,非你错,如今我处处赶不上趟儿,非我错,命运也。当初你打仗捡古书,我捡鞋子和绸褂子,那打根子上,你就是文化人,如今改革开放搞建设,当然要委以重任。我羡慕志豪你还在发挥余热,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文化人啊!国家要维持安定,我比你有用,国家要发展,你比我有用!”

志豪也有一点沮丧地说,“我也快了,我这次到北京开会是最后一次,也该退啦。”

老稽告诉香茗,“如今老夏和老刘不光迷京戏,还逛古董店,都是让你家志豪给拐带坏啦!”

老夏拿下围裙,问邹大伦怎么样,说完,大声招呼吃饭吃饭。一抬头,看见客厅电视机上,正上演着著名“丑角”活轴子的戏。老夏故意说,“说曹操曹操到,这不是大伦演的吗?不赖不赖!”志豪夫妻都没说话。

刘队长一脸神秘地说,“我今天来,一是聚会,二是取经的。”说完,他拿出个砚台,让志豪大师鉴宝。志豪半开玩笑地说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大老粗变文雅啦?老刘让他好好看看,“咋样?古砚,人家说绝对是老的!”志豪拿放大镜一看,断定是赝品。老刘受到打击,志豪笑他,“你吃药,交学费吧。你舞枪弄棒半辈子,何来雅兴?”

老刘说:“雅兴谈不上,咱离休不能傻待着,我上了老年大学中文写作。我还学着写诗呢。”

志豪不客气地揭老底,说:“您这回不嫌我爱看古书啦?觉得文化重要啦?”

香茗用脚踩丈夫,不让他尖刻地揭短。志豪继续哧哧地笑,刘队长拿出几张报纸,给他们看自己发表的几篇文章。志豪讥笑他,“你还美得不行,苍蝇拍、豆腐块文章。”老刘生气道:“你别小看人,就是一块邮票那么大,也是文章,发表啦!”呼啦将自己的东西都收拾了。香茗狠狠地瞪了丈夫一眼。

三个老军人到中国军事博物馆,他们首先来到“东风一号”火箭模型前仰望,祭奠苏眼镜,他是为它的诞生流汗出过力的人之一。他默默无闻,低调做人,不争荣誉,甚至连报纸缝里都找不到他的一个名字。他的骨灰撒到了戈壁滩上了。他就是茫茫戈壁上的一粒沙子,这,就是他的纪念碑!这,也是所有中国航天人永远的纪念碑。三人默哀。片刻,志豪说:“苏眼镜,我们来看你来了……”

三鞠躬之后,大家不禁悲哀哽咽,潸然泪下。

正当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回忆各自参加“东风一号”发射任务的往事之际,冷不丁,身后一个不知深浅的年轻人,冒泡胡咧咧说:“东风一号,太落后了,只能打600公里啊!”志豪回头一看,是个满脸青春疙瘩的小列兵,正与战友参观瞎发议论。另一个小兵说:“就是,真没劲。”志豪心绪翻腾,忍不住又动了大气,他粗声大气对小兵说,“落后?你再说一遍,你懂啥,‘东风一号’伟大!当时能打600公里,可这在咱们中国,是破天荒的,老祖宗几千年前火龙出水的梦想到当今,那是从无到有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第一个!我们有多少人,为它把命都豁出去啦!”几个小兵看着这几个凶巴巴的老兵,不敢动一步,光听着训话。

夏天庚也激动地说:“你们不懂历史!”转头向志豪说,“你还记得吗,1965年咱几个开完会,老苏就为这什么‘四块瓦’成天打电话催命!”他用手指了指“东风一号”底下的一个部件。

志豪毕竟内行,说:“这就是导弹燃气舵!他来电话说‘燃气舵’研究耽误了大事,1300度高温,材料热变形,一个部件不过关呀,他从来不骂人的,骂我骂得那个狠!”

老刘点头,说:“骂人,还想打人呢,兔子急了也咬人。”

走到“长征”系列火箭模型前。夏天庚说,“长征系列我也出了一把力,我小孙子起名就叫个长征。”志豪笑道:“我们系统出生的孩子,叫东风的能凑一个排!”

走到052型导弹驱逐舰模型前,老刘嚷嚷地骂志豪,“你的臭脾气,你还记得为这导弹驱逐舰上的电子系统,我跑你办公室,嗓子喊哑了,鞋都跑烂了?”志豪摆手说,“你鞋烂了算啥,我鼻子都气歪了。你也犟牛,定这个双10自动炮方案,乖乖,吵翻了天,那总工程师,也是个犟牛,他比咱俩还犟!”

夏天庚永远不依不饶,孩子气地回嘴说,“你最犟,还说谁呢?犟毛驴!”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就扯到抗战的几个事情上。老刘就当裁判,于是,他们恣意地吵,说,放声大笑,老人的笑声在博物馆巨大空间回荡。

步出军事博物馆后,志豪驻足回望,眼眶又湿了。没想到几个老战友还能在这里走一遭。这个博物馆可不仅是一所大厦,这是一座殿堂、一座丰碑,靠几代人、千万人的信念撑起来的大厦。这里面到底容纳的是什么?是一股子精气神,扑面而来、直入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