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木兰花(新版花木兰)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部分(第1页)

这下奚斤却真恼了,掀了那案上的舆图站起来,大力跺脚搞得尘土四起,嚷嚷开,“好你木兰,今儿咱兄弟割袍断义!”

这时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早跟你说她是我老婆,难为你今天才想清楚!”

李亮!两人同时转身,又惊又喜。

“盱眙拿下来了?”奚斤问。

木兰却道,“皇上命你们撤军了?”

李亮的视线对上木兰,苦笑不答,两人心照不宣。再后知后觉如奚斤也明白过来,喃喃道,“什么样的硬骨头,会连你李亮也啃不下来?”

那两人闻言齐齐望向他,眸中一点相同的悲悯,她低声说了声“大个儿!”他则拍了拍他的肩膀。

奚斤摸不到头脑,却也知他二人阵前重逢必有体己话要讲,便辞了出来,又吩咐外面守着的亲兵毋要去打扰两位将军。

“木兰,这南朝军民,果然比我所想要顽强多了。”李亮坐下来,难掩脸色的惨淡。

木兰沉默不语,给他斟杯酒,“来,解解乏。”

他也不推辞,一饮即尽。“我们有强大的攻城器,钓车、冲车,甚至异族士兵以人身为肉盾掩护后面的精锐,可仍旧不能使他们后退一步。”到最后那些死尸几乎堆得与城墙等高,饶是他自少年起征战沙场,看了也不禁心生寒意。

她沉吟良久,“皇上是看久持不下,特命你回师来助渡江?”

“嗯。我带了数万精兵过来,余下的交给李翔,继续死围盱眙。”

“李翔?”她有点担心,“那臧质沉稳多谋,我怕他耐不得激。”

李亮又是一杯酒,“木兰,他是个男人不是孩子,总得有独当一面的一天。”

她叹口气,“也只有这样了。”

……

我是蜗牛蜗牛慢慢爬……

(四十九)

刘宋王朝在江南建国,水军力量极为强大,同时在建康城不远设有两大水军基地,共同拱卫王都的安全。魏军则以骑兵为主,其水师新组建未久,是否能在渡江作战中对抗训练有素的南朝战舰,尚未可知。

可皇帝意志坚定,并不因难而退。他已将数十万攻南大军全部集结在长江边,那营寨绵延开来竟达3000余里。

这一日阳光普照,晴天万里,广阔的江面泛着粼粼波光,更衬得景色如画。魏军终于对建康城发起了总攻,放眼皆是舟舻被江,鲜艳的旌旗随风飘扬,兵士们明晃晃的甲胄几可曜日。他们的新式战船还是第一次亮相,有仿照南朝拍舰建造的“五牙”,舱分五层,在舰只的前后左右设置6架抛石机,全舰可容纳800名士兵;还有可容纳百名士兵的“黄龙”,以及“平乘”、“ 舴艋”等。由此见皇帝对南攻绝非兴之所至,实蓄谋已久。

那刘宋水师已有数十年历史,战船众多,装备精良,原不惧北魏这支只上过训练场的水军,也开出来,列成一线横江拦截。这样的阵形可以护住舷侧,便于集中正面火力,并大大减少己舰被命中概率,伺机还可利用舰艏撞角来攻击对方。其为首开道的是百艘大战船,其余小船稍后作为配合。这时的刘宋正值元嘉盛世,给水军已普遍装备了“拍舰”,使用大型抛石机进行水面战斗,威力极大,中者人倾船沉。

开阔的江面登时热闹起来,船只多如过江之鲫,端见大战船攻的轰轰烈烈,小船则打得纠纠缠缠。士兵们在喊杀声中矛钩齐出,船帮相排处更是激烈,纷纷挥刀举枪相互砍杀……混战中一片胶着状态。

皇帝亲自指挥。战斗备极惨烈,矢石呼啸中,左右死伤相继,而他甚至并不服甲立在船头,神色自若,威风凛凛堪比江神。于是将士咸服,更尽死力。连与之对敌的刘宋军队也看出了这个帝王不简单,恨恨地唱出了“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的歌谣,盼着拓跋焘被流矢射中,魏军失了主心骨而退兵。

如此一月之内强攻了三次,却始终无法突破南朝水军的封锁线,双方伤亡均很惨重。便有大臣建议退兵,皇帝闻言大怒,唤亲兵来拉了他出去斩首示众。这一来杀鸡儆猴,合军上下,没一个再敢存退保之心。

皇帝头脑很清楚,这时候撤退便等于前功尽弃。水军受挫他并不气馁,因未伤及大军元气,他的陆上铁骑仍旧无可匹敌。只待一渡过长江,立刻便可踏平南朝。

问题就在这渡江上。

他沉吟难决,索性下令暂停水军攻击,让他们开进附近河湖继续训练,休养生息。一面又急召众将研究对策。

水战里面更看重的是风向和水向,这两点才是影响战争的主要因素。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看准了风作和潮汐。而魏军将领长于陆战,对此所知寥寥。转眼已到春夏之交,大好战机稍纵即逝,可现在却上哪儿去找这么一位通晓天文地理的大儒呢?

崔浩!

木兰与李亮同一时间都想到了这位学究天人的智者,可崔浩上了年纪抱恙在身,今次并没有随军南下。

连日来会议均没有什么结果,皇帝心火上升,头疼的宿疾又犯了,面色十分憔悴。而那隔江可见的石头城,近在咫尺,却始终难以攻克。

木兰暗暗着急。她虽熟知历史进程,佛狸这次注定要无功而返,但他那样骄傲一个人,不做出点什么来,势难下这个台阶命令撤军。她细细苦思,办法也不是没有,只太过冒险,刚提出来就被李亮驳回。可她想了想,还是决定试试。

在离开前,就当她为他再做最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