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1处的特工皇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部分(第1页)

“那也不一定。”

多吉却摇了摇头,有些疑惑的说道:“三百年前,我们西蒙还没有大船,海疆之地,从无海战。可是现在,我们的商队却能驾船去很遥远的番人国家了。再说铁器,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是用青铜器打仗的,刀剑十分脆弱,那时的人哪里会想到我们今天能锻造出三尺长的铁剑?别的不说,就连纸张和布帛,以前的人是用石刻用竹签做书卷,用兽皮做衣物,可是现在呢?所以说,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也许再过几百年,几千年,真的会出现小姐所说的能飞上天的飞机,能一下就炸毁一间房子的大炮,也未可知。”

楚乔闻言顿时一喜,赞扬的看着多吉,笑着说道:“还是多吉想的深。”

多吉平日像个小大人一样,可是一面对楚乔,就有些腼腆了。他挠了挠后脑勺,憨憨一笑,说道:“小姐,有几个地方,我有点疑惑。”

楚乔感兴趣的看着他:“你说说看。”

“首先,我觉得那个大炮的原理,和姐姐你当年在燕北做出的流火弹有些相似,和我们市场上买的炮竹也很像。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楚乔越发感到惊喜了,她点了点头,微笑道:“多吉很有心啊,的确是有共同之处的,炮竹是最低等的火药装置,流火弹其实也一样只是借助了爆炸崩裂的碎冰的力量,威力才会更大些。而若是想要达到大炮的程度,还需要更高级更精密的技术才可以,以目前的铁器锻造技术,也是很难达到的

平安和菁菁似是而非的听着,明明听不懂,也跟着直点头。多吉却默默的想了一会,然后皱着眉说道:“小姐说的这些武器,我觉得不像是瞎编的故事,都应该是有理可循的,只是我暂时还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皱着眉,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像是个小老头。

突然又问道:“山姐,你昨天让我们回去想,蒋元帅和毛元帅失败和胜利的原因,我想了一些,也不知道对不对?”

楚乔鼓励他道:“你说出来给我听听。”

多吉默默想了很久,似乎很犹豫,鼓了好大的勇气,才开口说道:我觉得,毛元帅会胜利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人民的支持。”

话音刚落,平安立刚反对道不对不对,我觉得是那个蒋元帅太笨了,手下的人全都各怀心思,自己那么多的军队,搞得四分五裂,最后全都叛变了,要不也不会输。”

楚乔转头看着平安,静静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蒋元帅的手下为什么会叛变呢?”

因为“平安微微一愣,他本想说蒋元帅太笨了,可是想想又觉得不对,嘟囔了半天才说道:“因为毛元帅的力量大了,他们害怕了,才会叛变

那毛元帅的力量为什么会火起来了呢?要知道,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人数和军备比例是非常悬殊的。

平安顿时哑口无言,挠了半天脑袋,也支吾不出什么原因来。

多吉在一旁接。道:“我觉得,毛元帅有几件事,做的非常英明。

他很认真的分析道:“这个毛元帅的战斗思想是非常高明的。在战斗初期,他就放弃了城市,进入乡村,并且施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老百姓。这样做,百姓们自然拥护他了,都希望他能当皇帝,全都跑来参军,他的军队越打越多,蒋元帅的却越来越少,就算他的武器装备落后,但是人多力量大,时间长了,自然就占优势了。再说,毛元帅的军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不杞,军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反观蒋元帅的部下,都是大贪官的代表,军纪不严,治下混乱,内部争权夺势,人心动荡,他们这样的军队,也许会在战争初期,依靠先进的军备和军队数量占据一定优势,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他们早晚都是会失败的。”

多吉说完,见楚乔没有说话,顿时有些担心,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连忙又说道,我觉得,他们两只军队的对抗,是两种思想的对抗,也是两个势力的对抗,一种是贵族官员阶级,一种是普通百姓阶级,就和,就和大同行会与燕王陛下的战争一样。”

他刚一说完,顿时醒悟过来自己说错了话,梅香原本正在刷莲子,听了连忙转过头来暗示他一眼。

然而一旁的平安却没听出来,还接。问道:“那为什么乌先生他们还输了呢。”

楚乔看着多吉,略略有些愣神,她一直知道这个孩子聪明,可是却没想到他竟然聪明到这样的地步,她只是讲了一个故事给他,他却能一眼看穿战争的本质。她惊讶的点了点头,时着多吉说道:“虽然不全面但是你能一针见血的想到这一层,已然是很不容易了。”

她丝毫不以多吉提到燕询为意,反而认真的解释道各种不同的战术和战斗思想,也是要顺应当时的时势和生产力的。大同行会不比毛元帅的军队政权,大同没有坚定的领导组织,没有完善的内部制度,政治思想不明确,缺乏高超的军事手腕和战争策略。并且,燕北不同于华夏,生产力低下不说,也没有经历被异族完全侵略的战争,内部政权和社会制度没有完全瓦解,还处于原有的社会体制之下。兼且民智不开,百姓不知苹命为何物,也不懂得站起来反对头顶的压迫,自然也就不会对军队做出完全的支持了。多吉说的很好,故事里的那一场战争,表面上是两方为争取领导权的战役,而实际上,却是两种思想的对抗,试问燕北,自由的思想甚至没能传达到百姓的耳中,那么大同又如何借助百姓的力量对抗燕王呢?所以,失败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了。”

三人听得连连点头,虽然菁菁和平安可能根本就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多吉仔细想了半天,似乎要将楚乔的话全部记在心里一样。过了好久,他突然有些诅丧,小脸很颓然的说:“小姐,像你这么说,那种体制,是根本就不适合我们目前这个社会的了。”

是的。”

那我想的这些,就都是镜花水月了。”

见孩子沮丧的样子,楚乔微微笑起来,很温和的说道:“也不全是,思想的传递,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切都是需要一个引路人的,今天你可能无法动员全天下的人和你一起起来完成这件事,但是你可以试着去影响一部分人,将这种思想慢慢传递出去,就像是火种一样,一点点的散播,总有一天,会成燎原之势的。”

多吉微微一愣,突然说道:“小姐,你说的这些,可不可以写成书呢”

楚乔笑着拍了一下孩手的头,说道:孺子可教也。”

多吉开心的欢呼一声,他很少有这样孩子气的举动,很是激动的说道‘我明白了,彻底的战争是以思想为媒介的,苹命需要理论的土壤,社会要想进步,首先需要传递思想的人。”

梅香走上前来塞给他一碗酸梅汤,皱着眉说道:看你高兴的,满头大汗。先别忙着传递思想了,先把我的汤喝了,待会热了,白费我一番心血。

众人闻言齐齐笑出声来,多吉俊俏的脸蛋微微一红,很不好意思的坐下身体。

天色渐渐晚了,楚乔回了房,几个孩子闹腾了一阵,也都回去睡觉了。

夜里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楚乔趴在窗边,看着外面连绵的雨丝,只见多吉房间的灯还是亮着的,不由得微微一笑。

转眼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当日离开唐京之后,没走多远,就被这几个同样住在宓荷居的孩子给追上了,不得已下,不得不帝着他们一起走。

因为身边有孩子,楚乔就放弃了自己到处漂泊的梦想,而是到了卞唐南方,找了一个风景秀丽相对安静些的小城住下来,这里气候温和,生活静谧,因为距离卞唐皇陵梅山很近,所以治安也一向很好,少有盗匪。

并且此地是卞唐大儒沈默白先生的老家,沈先生的祖宅也在这里,是以学术气氛很浓郁,经常有将要参加举考的学子前来拜见沈先生,顺路游览这小城的山水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