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99章 武举考试(第2页)

六十步外的精彩射门激起了满场欢呼,高潮迭起,金吾卫也奋力反击,比赛进入了白热化。

……

右武卫校场的看台上坐着十几高官,中间是大唐皇帝李隆基,两边是几名相国和七八名各卫的大将军,无数侍卫拱卫在两旁,此时李隆基面沉如水,或许今年他接触边军较多的缘故,无形之中他对武者的要求也高了,而今年来参加武举考试的武者着实令他失望,其实武举的要求并不高,平射三石弓,骑射两石弓,五十步外十箭七中者便可通过弓考,然后是骑术和马上枪法,只要三项完成便可算通过武举了,至于身高七尺,目光是否有神,这些都是次要。

可就算这么低的要求,今天还是有一大半的参考者失败,尤其是江淮地区推荐的武生,更是只有十之一二通过,当然,这和皇帝亲临考场给考生造成了压力有关,李隆基心里也清楚,可是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起,将来还怎么上阵打仗?李隆基更加生气了,他重重哼了一声,回头问新任礼部尚书裴宽道:“裴爱卿,你以为今天武举如何?”

裴宽身材高大,满头银发,他曾任范阳节度使,十分精于骑射,见圣上问他,他连忙道:“陛下,臣的感觉十分失望。”

“朕也是同感啊!”李隆基轻轻叹了口气,道“同样是江淮地区,朕还记得前年有人能开七石弓,去年有人能开六石弓,可今年却没有一个能拉开五石弓,再说射箭,前年有人十发十中,朕印象十分深刻,可今年连十发七中都很少了,哎!一年不如一年,一叶知秋,江淮府兵堪忧啊!”

“陛下,臣以为这是府兵衰败的先兆,各地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导致兵源不足。”

裴宽趁机说出了他的担忧,李隆基默然了。

这时,左相兼兵部尚书陈希烈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这和府兵衰败的无关,裴尚书有点草木皆兵了。”

“哦?陈相国说说看!”李隆基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陛下,臣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是府兵衰败,那也应该是所有地区都出问题才能,可河南道的考武者成绩并没有下滑,岭南道也是一样,成绩和去年前年持平,成绩下滑的只是江南道和淮南道,臣以为,这两年江淮地区武备松弛是有自己的原因,一是江淮地区物产富饶,民众普遍家境殷实,享受之风盛行,文盛武衰,也影响到了府兵,致使训练不足,其次是将官大多老化,臣手中有统计,江淮各兵府的都尉年龄大多在四十五岁以上,果毅亦然,将官本身能力不足,下面军士又如何能提高,所以臣认为归根到底,江淮地区推荐的考武者成绩不高,还是一个训练问题。”

“陈相国,连陛下都认为这是府兵衰败的必然结果,你是兵部尚书,难道还不清楚这其中的问题吗?却避实就轻,说什么训练不足,陈相国,你这是误国!”

裴宽心中十分恼怒,身为相国,不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举轻避重,误导圣上。

陈希烈冷冷一笑,反驳道:“裴尚书,我是兵部尚书,我所言皆有根有据,我可以拿江淮各军府的文书给圣上,而你不过才上任两天,请问你又有什么依据?”

“好了,两位爱卿不要争吵了。”

李隆基笑着打了个圆场,又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林甫道:“李相国,你兼是扬州大都督,你以为呢?”

李林甫微微一笑,躬身道:“陛下,臣认为两者都有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实地试验一下,看看究竟是陈相国说得对,还是裴尚书说得有理。”

“那相国说说看,用什么办法试验呢?”

“这个……臣还没有想好。”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陈希烈接口笑道。

“陈相国请说,朕听着。”

陈希烈轻捋一下他的山羊胡,笑道:“现在长安中有许多边军悍将,臣建议把他们任命为团练使,调到江淮地区统兵半年,用边军的方式来训练江淮地区的府兵,半年后,是土地问题,还是训练问题,便一眼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