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先秦凶猛:三皇五帝的植物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黄帝蚩尤九(第1页)

黄帝南下抵达中原,与榆罔一族纠合一起,在一阵火力准备之后,向东夷族发起猛攻。作为游牧色彩的部族,黄帝远程武器优良,他那猛烈的石球轰击、弓箭攒射,给蚩尤一个下马威。而东夷族历来更是以射箭见长,古代拆字先生把东夷的“夷”拆成“大”和“弓”,弓就是他们善射的写照。蚩尤和东夷战士一样,身上都蒙着整张牛皮,牛犄角戴在头上,远远望去牛首人身。这一形象被记录在许多古代石刻上(包括南美洲出土的一些),蚩尤被画成“四目八肱八趾”:四个眼睛,牛有两个眼睛,人有两个眼睛;“八肱八趾”,牛皮垂着牛腿四个,加人的四肢。于是,蚩尤成为我国最早的牛皮甲胄使用,面对黄帝穿透力有限的石箭头,几乎刀枪不入。从画面上看,蚩尤手上还握着青铜长矛和剑、戟,占尽进攻和防护的绝对优势。但就像我们前文说过的,这一时期到底有没有青铜,还缺乏考古上的证据支持。

蚩尤身先士卒,率领弟兄八十一人,进如锋矢,战如雷霆。他们以头顶的牛角集结成十数人一组,身披牛皮,猛冲黄帝,煞是历害,简直是古代坦克。黄帝之卒人自为战,没有编队,与坦克相撞,纷纷披靡。(现在河北省还有牛角相抵的摔跤运动,号作“蚩尤戏”)。

在近距离搏斗中,东夷族含铜量很高的武器装备(虽然我们要打个问号)开始发挥优势,挥舞石斧和木棒的黄帝行伍大乱,纷纷披靡。虎背熊腰、血胆鹰扬的东夷战士,在呼啸冲杀之中,生死相搏,奋厉逞强,狠剁黄帝族人头。到处是哀嚎,到处是流血。黄帝落花流水,认识到自己所发动的是一场山猫对老虎的进攻。正在惶急,盟友榆罔看看形式不好,早就怕死了蚩尤,干脆率先撤出战斗,带头溃退。黄帝被卷着奔命而去,抛弃了几百具肢体不全者在原处挣扎呻吟。

蚩尤乘胜追击,攻势雄劲,不断给黄帝、榆罔以重创。黄帝在中原大跌面子,冥思苦想之后,决定主动后退,诱敌深入,待蚩尤实力削弱后再寻找战机。

根据这一构想,黄帝离开中原,主动向北撤退,把战争引向他所熟悉的老窝河北省北部的涿鹿。蚩尤率部跟踪追击。当时的物力水平和运输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持远程运动作战,蚩尤为了除恶务尽,做了他那个时代所难以做成的事。

黄帝退至涿鹿大本营,凭借着一个带有土围子的城固守,叫做黄帝城,用以消耗蚩尤,位置在北京官厅水库以西七十里,涿鹿县地区。遗址显示,黄帝城五百米见方,有三五米高的夯土城围。如果你去那里的话,还可以拣到石斧,也许是黄帝抡过的。这是中国最早的城邑之一,比两河流域、埃及地区晚一两千年。

这时应龙向黄帝献策。应龙说:“我们筑堤蓄水,再决堤放水,足以把蚩尤的营地没为汪洋!”

黄帝觉得这个馊主意很好,就让应龙带领一拨工程队在灵山河谷施工,垒石为坝。应龙具有驱动地面流水的神力,他截取灵山河水,秘密蓄积水位。可是他的蓄水工程做了一半,却赶上天降暴雨,大坝一下子绝堤了,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飞崩,裂岩荡崖,直冲应龙,顺势淹向了黄帝大本营。

蚩尤则灵活转移,不受大害。黄帝之人却泡在水里,自相践踏,哭天叫地,多成水下之鬼。后人却把这场暴雨的产生安在蚩尤头上,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风伯嗡嗯嗡嗯,气息如云,从东海搬来水蒸气,移动到河北省涿鹿上空。雨师则把东海的食盐捻成氯化钙粉末,洒向云端,增加空气中冰晶和水滴密度,实行人工降雨。于是晴天一声霹雳,暴雨如注,把黄帝淹坏了。这种说法是为了衬托蚩尤的妖术。

大雨月久不息,黄帝泡得受不了了,也赶紧动用自己的神异功能,从天上下载了一位很危险的神祇——女魃。女魃长得外陋内慧,穿着青色衣服,眼睛水汪汪,牙齿不是很暴,身高1。85米,跑得有点快,脑袋顶是秃的(因为被烈日烤的缘故)。因为长得丑,老找不到对象,脾气变得火爆,所到之处立刻大旱(所以她又叫旱魃)。女魃从天上一跑下来,雨水顿时止住,积水很快蒸发,把黄帝的人从泽国打捞出来。女魃完成使命之后,却因为能量消耗巨大,上不去天了,从此留在人间为虐,成为旱魃。她跑到哪儿哪儿就土地龟裂,庄稼渴死。人们只好修庙求她,让她搬家走开。她如果不开恩,人们就表演“斩旱魃”的戏吓唬她,方才奏效。后来女魃在人们劝说下去了河西走廊一带定居,导致当地沙漠化严重,此外她依旧时常跑回北方捣乱。

黄帝请外援请上了瘾,西王母也跑来教他引兵布阵,以取代无组织的械斗。黄帝经过西王母面授,非常有体会,知道打仗不是他所理解的揪头发挖眼睛使劲拿脚踹了。另一个漂亮女神——玄女,也跟黄帝相好,给黄帝讲课,讲课稿就是后代有名的《黄帝问玄女战法》。她还有一本《阴符经》也给了黄帝,这本书苏秦也学习揣摩过,明白了以后就纵横诸侯,运动王公,大大地发迹。除了教学辅导,玄女还给了黄帝“兵信神符”,可以调动天兵天将的。这些传说表现了黄帝在其北方大本营不断得到当地部族补充支持的事实,缺胳膊少腿者被精干壮年替代。

面对斗志弥高的黄帝一族,蚩尤明显转为劣势,在黄帝的地盘落得四面楚歌。他的伤亡无法补充,行动逐渐困难。当时华北平原森林蔽野,鸟兽横行,蚩尤孤军深入,北上一千里,远离山东、河南的基地组织,失去了补给接应。但蚩尤当初仍然坚持从中原北上追击黄帝,长途跋涉,一路多次击破对方。根据黄帝后来自己承认,他总计九战九败,蚩尤九战九胜。

但蚩尤最终被黄帝固守“黄帝城”的消耗战折磨得狼狈异常。环境生疏、气候不适、语言不通、敌情不明、粮食缺乏、武器残损,蚩尤陷入被动与疲劳。蚩尤站在异乡一处高坡之上,旷野涌起于他的脚下,茂密而耿介的粗木深林,燃烧着孤独耀眼的火光。

最后的决战在一个狂风大作黄沙天进行,山谷迷雾使得蚩尤不辨东西。黄帝则熟悉地形,而且还有传说中的指南车帮助分辨方向。按照司马迁等人的说法,黄帝放出虎、豹、狼、熊、罴(马熊)、貔貅(一种豹子)为前驱,配合几千名战士,以压倒优势的兵力,伴着夔鼓的轰鸣,向蚩尤的残疲之兵发动猛烈冲击,势若狂风骤雨,一举将其击溃。人熊、马熊闻着味儿,把疲惫已极的东夷人追着乱咬。蚩尤力竭,被一举擒住。

蚩尤被押到到黄帝军中夔鼓下,这是行刑杀人的地方了(后代军队里杀人都在鼓下,因为鼓声传递信号,是军士最瞩目的地方)。蚩尤被杀于夔鼓下,为了预防他变成妖精,黄帝就把蚩尤body肢解,分处安葬,以防他在地下造反。所以今天山东郓城、山东巨鹿县、河北成安、山西运城都有蚩尤冢。一般习俗,男性的棺材里,要放刀、匕首、弓箭、矛,使其在另一个世界中也常备不懈。黄帝肯定没让蚩尤坟里放这个。

山西运城的蚩尤坟最值得一提,位置在黄河大拐弯处。这里有个大盐池,色泽殷红,被老乡们呼为“蚩尤血”,说是蚩尤颈血滴淌的。池盐的采盐和销售使得山西南部在后代两千年中富甲一方。后代此地还出来了另一个战神,就是关羽。

但蚩尤在老家山东地区一直保持了极大的认同,成为东夷人尚武精神、桀骜不逊的风格源头。一直到战国,齐国人心中的天神,一是天、二是地,三就是兵主蚩尤。蚩尤作战时常把几条花里胡哨的彩带和老虎尾巴绑在竿子上,首创了军旗。后人为了纪念蚩尤,就把一种天文现象“有赤气出亘天”称为蚩尤旗。其实是一种彗星,它一出现就预示着天下必动干戈。秦始皇、刘邦因此都曾祭战神蚩尤。蚩尤的影响甚至传到美洲,一些贝雕、石雕上的画像,被人理解成中国的蚩尤,说是他的后裔穿越白令海峡来到这里。

在收编了蚩尤的残部之后,黄帝成为了黄河中游平原上无可争议的最强者。他还画了蚩尤形象以威吓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给黄帝效力了,于是八方万邦,都拱服无二。蚩尤岂不伟哉!

黄帝很快向盟友——神农氏的嫡系后裔“榆罔”动手。他凭借自己战胜于涿鹿的声威,野心膨胀,同室操戈,与榆罔决战于阪泉,地点仍在涿鹿附近(河北怀来县)。榆罔不堪一击,三战三败之后逃遁到湖北省东部地区当赤脚医生,隐姓埋名度日。榆罔继承神农氏采药济民的遗业,得到当地人们爱戴,最后不小心误尝了“断肠草”而驾崩。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神农架。

神农架现在常有野人出没,1974年一个农民在大山里砍葛藤,不小心就遇上了一个红毛野人,过来要抱他。大约这农夫不很喜欢被毛乎乎的东西抱,就给了它一镰刀。后来目击野人的报告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家里还收集着野人的红毛(据说有治疗妇女崩露带下的神奇功效)——这些野人,不会是神农氏榆罔的遗民吧。

黄帝打跑了神农氏嫡系的后裔榆罔,随后派应龙渡过黄河,南下与神农氏其它支系争夺中原,主要针对共工一族。共工在一番混战后投降。但共工家族有一个壮男,非常知名,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当耳环,就是大名鼎鼎的夸父。夸父是个巨人,倔强不降,与应龙展开激战。应龙攻势凌厉,又具有半神性质,夸父被迫向西部黄土高原(华夏族老家)转移。一路浴血奋战,在进入黄土高原的咽喉地区函谷关地段时,被围追而来的应龙射杀。夸父长啸一声,仰面倒下,血溅巨石。夸父的部属,纷纷战死那里,血染三百里夸父山,使这一带长出了桃林,现称“桃林塞”(在黄河大拐弯进入中原处,河南灵宝县函谷关)。

应龙经过一番苦斗,也因为消耗能量太大,回不了天上了,于是后来去了南方定居,导致南方多雨。

在神话中,夸父转战而死的过程被委婉地表述成另一番样子:夸父喜欢在烈日下裸奔,是个疯子,爱朝着太阳狂跑,声称自己要追求光明。早上向东跑,迎着太阳,到了下午却发现太阳在西边,于是掉头往西。终于在函谷关一带一趴不起,喝干了渭水和黄河(两河在函谷关交汇),还想喝,却再没水了,结果累渴而死。临死把手杖插到地里,手杖吸取了他body所化的肥料,繁衍蔓延出三百里繁花似锦的桃林——“桃林塞”。在这里,血淋淋的战争行为被转述为体育竞赛(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