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血色商王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就在大家都在欢呼雀跃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在愁眉苦脸,他就是司法局宣传科科长兼《滨山法制报》社总编靳玉平。

“三改善”发展战略确实得民心,可这需要巨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而司法局只有一个地方能创收,那就是由他们宣传科具体负责承办的那份《滨山法制报》。新局长在提出“三改善”发展战略之前,已经给靳玉平通过气了。靳玉平本想给新局长算算帐,看看报社最大的创收能力有多少。可话还没説完,新局长就把他的话拦住了:“我不是説你能创收多少,现在的问题是我需要多少。我需要四百万才能实现我们的‘三改善’发展战略,这就是你的任务,一分也不能少。”

新局长板上钉钉,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靳玉平苦思冥想想了两天,决定马上召开全报社创收动员大会。

动员会上,靳玉平宣布了两项改革方案。一是机构改革方案,将原来的编辑部一分为二,改成编辑一部和编辑二部。因为《滨山法制报》是周二刊,每周二、周五出报。编辑一部负责周二版,编辑二部负责周五版。这叫划小核算单位,形成竞争局面。二是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全体人员实行零工资,按绩效考核,上不封项,下不保底。考核主要分两项,一是创收任务的考核,也就是看谁广告拉得多,完成任务发全工资,完不成任务按比例扣罚,超额任务重奖。二是考核销售指标。销售指标主要是指零售指标,因为预订户都是年初发行部做的工作,和每期报纸版面质量没多大关系。零售指标最能反映报纸受读者欢迎的程度。

动员会后,整个《滨山法制报》社的人都像打了兴奋剂的苍蝇,到处乱闯乱撞。见了大门就钻,看到单位就进。不管你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不管你是大的还是小的,不管你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也不管你是欢迎还是不欢迎,只管进。进去就是一个话题,拉广告。弄得许多单位的领导一看见法制报社的记者,就像躲瘟疫一样,赶快躲开。

不过,今天吴风到博物馆来,还真的不是拉广告,他是专门来看那把青铜钺的。他是在收集写作长篇通讯的素材。

为了提高报纸销售量,报社编辑部经过研究认为,要想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就得吸引读者的眼球。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每期报纸上就得有一篇有份量的案件侦破通讯。而且通讯要有故事性,故事要曲折、离奇,甚至有点恐怖,最好能让读者看了晚上做几个恶梦。因此,编辑部要求每个记者每月要写出一篇长篇侦破通讯。当期报纸的发行量与通讯作者的报酬挂钩。发行量越多,报酬越高。所以,法制报社的记者们除了找单位拉广告以外,就是跑法院,跑公安局,跑刑警队找案件素材。

姬成听説他是来看青铜钺的,马上来了兴趣。也许是在这么一个小单位被人冷落久了,姬成渴望受到人们的关注。吴风的到来,虽然是一个不被他看好的人,但也象一块石头投到一潭死水当中,激活了他特别想炫耀的**。姬成对吴风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很热情地把吴领到青铜钺的展柜前。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姬成故意卖弄关子。

“当然知道,这是青铜器。”吴风是学中文的,对一些历史知识还是比较了解的。

姬成説:“我是説这是件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这是件古代兵器,名子好象叫‘钺’。”

“你知道这是谁使用的兵器吗?”

吴风很老实地摇摇头。

“这是商王用的兵器。”

“商王?哪个商王?”

“商王你都不知道,就是那个把夏桀打败建立了商朝的那个商王。”

“那个商王?你是説这是件商代的青铜器?”

“那当然了。”姬成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要真是商代青铜器,那可是件宝贝。你这是真的吗?”吴风的语气中带着怀疑。

“当然是真的了,我们都请北京的专家来鉴定过了,不信你问问你嫂子。”説着向陶玲使了个眼色。

陶玲只好支支吾吾地应付:“哦,是,是。”

姬成装模作样地指着上面的花纹説:“你看这花纹,这是兽面纹,这是焦叶纹,这都是商代青铜器的特征。”

“是吗?姬叔,你懂得不少呀。”吴风已经被姬成忽悠得开始有点晕了。

其实,姬成哪里懂什么文物知识,这几句行话是从老教授那里听来的。姬成原来只是文化局给局长开车的一个司机,后来局长看他年龄大了,才给他安排到这儿来,让他养老。不过,听了吴风的夸奖,他心里美滋滋的,于是,他继续给吴风显示起自己的知识来。他指着青铜钺上的那个象形文字:“特别是这个字,这是个象形文字,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字吗?”

吴风又摇摇头:“不知道。”

“这是个‘履’字。”

“哪个‘吕’字?”

“就是那个,一个尸体的‘尸’,下面一个双立人,再加上一个‘复杂’的‘复’字。”

“你是説那个‘履’字,就是表示鞋的意思的那个‘履’?”

“对,对,就是那个,就是那个。”

“这上面刻上这么个字是什么意思?”

“这是商王的名字呀。”

听到姬成这句话,吴风抬起头:“不对吧,那个商王不是叫‘汤’吗?历史上説‘商汤灭夏商汤灭夏’,怎么会叫‘履’呢?”

“看看,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别看你是学中文的”姬成更加得意了,“我给你説,史称‘汤有七名’,就是説商汤有七个名字,除了‘汤’以外,还有六个名字,其中就有这个名字。哎呀,亏你还是学中文的,连这点历史知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