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珠光宝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部分(第2页)

席瑜桐像是察觉到什么,一回头,就看见褚凝那傻傻的表情。

没想到席瑜桐会突然看过来,褚凝脸色一红,忙继续泡茶。

席瑜桐眉头一皱,却没有说什么,反倒对钟掌柜道:“老钟,还是你去泡茶吧,反正我也习惯了你的手艺了。褚丫头,你过来,跟我一起看这幅字!”

钟掌柜知道席瑜桐这是要指点褚凝,笑着过去接手。

褚凝本想继续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可是她的心思早就已经放到了那幅字上面去,又哪里忍得了这样的诱惑?

低声向钟掌柜道了声谢,褚凝还是走到了席瑜桐身边。

“看你刚刚泡茶的手法,显然是有几分功力。”席瑜桐淡淡的道,“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下次你再泡茶给我喝就行了。至于现在,你给我说说,关于这幅字,你都看出了些什么?”

褚凝想了想,把自己对字的感悟说了。

席瑜桐点点头:“能看出这幅字的意境,说明你还有几分天分。不过,若是我让你鉴定这幅字,你会怎么鉴定?”

褚凝有些呆住了。

字画鉴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这一行的大师,也不敢说自己能鉴定出每一幅字画的真假!

要知道,因为赝品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假者的手段越老越多,从古至今,字画鉴定对收藏家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35章 纸和墨

字画鉴定的关键,在于纸张、颜料、墨迹和印章等年代上的鉴定,还有技法、笔法、史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等个人特色的鉴定。

这里头方方面面的鉴定,对学鉴定的人来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关卡。

褚凝对字画鉴定虽然有些心得,但她自己却是从未真正独立鉴定过一幅字画,可以说是毫无经验。

只是如今席瑜桐都已经开口相问了,听起来就跟考试似的,褚凝总不能不回答。

想了想,褚凝道:“我眼力有限,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席老师不要见怪。”

席瑜桐嗤笑一声,摆摆手道:“这么小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你看出多少就说多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席瑜桐这话,褚凝就放心多了。

她弯下腰,细心的看起了这幅字。

从古至今,我国的书法大家不计其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若是懂行的人,光凭字迹,就能确定写字人的大概身份。

当然,现在的褚凝还没有这个眼力。

书法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

懂行的人能够看懂,可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除了字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他的什么意境类的东西,完全就是玄乎其玄,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褚凝看的不是字,而是纸,还有墨。

眼前这幅字所用的纸,用的是非常有名气的宣纸。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诞于隋唐时期。

因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这才以此得名。

宣纸向来洁白稠密、纹理纯净,尤其润墨性还很强。所以,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宣纸都能为它们增彩不少。

书画家们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下笔时疾缓有度,就能让最终出来的作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就是所谓的“墨分五色”。

宣纸不但耐老化容易保存,而且还拥有不会褪色的特性,因此还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不过,虽然宣纸起于隋唐,但直到明清时代,宣纸的制造技术才达到巅峰时期。

褚凝面前摆着的这幅字,所用的宣纸,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那一类。

她可以肯定,这张纸应该产于清朝。

也就是说,写这幅字的人,是清朝,以及清朝之后出现的人。

确定了这一点,褚凝就开始看写字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