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断臂方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大周京城内外万人空巷,官兵百姓十里守望,翘首以待。

待王公几番亲自交驰飞报,众人终于看到了皇后的行殿遥遥隐现于远处。这边,只 听鼓乐登时齐发,笙笳箫笛、金钹琴瑟齐声高奏《百鸟朝凤》,欢乐而喜庆的旋律直入云霄 。于仙乐萦回、彩旌如林里,一身明黄衮绣、金珠冕旒的阿史那公主,在一群中夏宫人女官 和碧眼凸鼻、胡人着扮的突厥送亲者的搀扶簇拥下,缓缓步下辇车。沿着一条长长的红花地 毯,十八岁的阿史那公主在左右扶持下,缓缓地朝大周皇帝的龙辇走去,她身上的曳地裙裾 和七彩罗袂与羽仪彩旌交映,长长的大红罗纱披巾在明丽的朝阳和微风中曳曳飘扬。

大周百官黎民朝拜之后,武帝亲自搀扶着阿史那公主一同登上了饰满凤羽流苏、缀 满珠玑锦绣的八宝龙辇,在两排荷戟扶钺的卫士和彩旄旌旗列成的仪仗长阵中隆隆驶过。朱 轮伴着鼓乐笙箫一路碾过皇城的青石大道,一路受到都城万民的瞻仰朝贺。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34节:第十章(3)

仪仗来到皇宫正门时,武帝和皇后改乘紫金溢彩、盘龙绣锦的大御轿,穿彩廊越宫 门,末了,由武帝亲自携着手儿,扶下大轿,搀入天元宫。最后颁旨下诏:册为掌管六宫的大 周皇后,同时诏布大赦天下,减免境内百姓当年所有赋税四成。大宴群臣和各国使臣,朝野 共庆,喜气洋洋。

突厥一向是中夏北部的大患,如今大周天子娶回突厥公主,两国和亲,朝廷百姓俱 都满心欢喜,祈愿两国从此永结和好,再无边扰。

大婚之后,武帝紧接着便召集大臣朝议册定大周储君。这样,当他亲率六军东征之 时,太子就可以留守京师,在大臣的辅弼下实习掌朝理政了。

在议定太子之事上,朝中大臣们发生了意料不到的激烈争议——以齐王、王轨为首的 一势,与来和、窦恭为首的两帮朝臣各自据理力争,分毫不让。

尉迟迥家族几位主要成员却是各有各的打算。大司空尉迟纲表面倒显得格外超然,他起 初不大说话,只是冷眼观看武帝的意思。后来因见两帮朝臣争执太过激烈,齐王一势对鲁王 的攻击已令陛下明显感到难堪时,便出面为鲁王辩白了几句:“鲁王虽系陛下长子,可年龄 毕竟还不大。这些年来一直坚持文武功课的修习,十几岁的孩子每天竟和众臣一样 风雪无阻地上朝下朝,除了病痛,极少有过缺席,委实不易了。” 王轨奏道:“立储不是一般的晋升。鲁王生母系南朝罪俘之后,系朝廷立储之忌, 此其一;鲁王本人虽为长子,但行为轻浮、亲昵小人。而大周江山重如泰山,非天纵英明、雄 才大略之辈恐难克承重任,此其二。据此两点,臣以为不可轻言立之。” 大将军长孙览据理争辩:“李妃娘娘虽系罪俘之后,却是前朝之事。而且,阿史那 皇后未归中夏以前,李娘娘也已实际掌管后宫多年,懿范可敬,从未闻知有过任何些微 的失德之处。” 孝伯启奏:“陛下正当壮年,谨行高德,万民率范,必得天运久长。国母阿史那皇 后既已迎回中夏,母仪天下,大德厚福,终不负天下期望。立储之事关乎大周江山百代传承 ,臣请陛下还是从长而计,方不失稳妥。” 于翼反驳说:“鲁王虽非嫡出,却系陛下长子。鲁王年纪尚小,为人行事虽有小过 ,却并无大差,不应过于苛咎。太祖当年立幼不立长,给奸相造成擅国专权的可乘之机,使 我两位大周国主先后被弑,陷大周朝政多年混乱,民情凋零。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臣请陛 下以国事为重,不应以嫡庶为念。” 武帝的七弟赵王奏道:“自诛除奸相,大周国气象万新。陛下既志在九州一统,又 拟明春黄河开化之时,亲率六军讨伐伪齐。国不可一日无主,及早立储,陛下亲征之时便可 使太子留国理政。臣以为,鲁王少年聪敏,眼下虽无功绩,但上有陛下为之表率,下辅以德 高望重之辈教导,必能与日俱进, 不负众望。” 王轨道:“赵王差矣!有志不在年少。陛下嗣位时也不过十几岁少年,而太祖生前 便有‘成吾志者,必此儿’的断言。若非陛下天纵英明,少小大志,又怎能在漫长的十几年 里藏韬略晦,终得天开日耀、诛除奸相,大周江山又岂有今日之宏大?鲁王才智平平,年近 加冠却举止轻率,不知进取,臣以为圣质懿德不足以担当江山朝廷万机之大任!” 见两帮朝臣因鲁王而争议如此激烈,武帝坐在御座上沉着脸一语不发。

这两年里,他也闻听不少鲁王的劣迹。加之原知他天性软弱,因而对他的管束教 导比其余诸子格外严厉了些。只不曾料到,在议立他为太子一事上,朝臣们对他如此激烈贬 抑,以致他这个做父皇的面子上也有些架不住了。虽说情知鲁王自纳隋公之女为王妃以来,势力加大,但多了一帮力量的支持,势必也会遭致另一帮力量的坚决反对。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平素行为不知检点、不够自律,才会如此授人以柄的。想 到此,心下一时烦乱,也不想再听群臣的争执了,一挥袍袖说了声:“退朝!”丢下众臣竟 兀自退去了。

虹桥门户网。

第35节:第十章(4)

众人哪里料到,其实武帝早已有心立长为储,故而平时对鲁王的约束才格外 严厉苛刻。也因此才会命诸多内史官随时记录他的言语动作并按时奏闻,稍有过错即大 加鞭笞。可惜,竟无人能从中悟出他对鲁王的这种异常的严厉,恰恰正是他盼子成龙的缘故 。

也难怪武帝如此烦恼,原来另有一层谁也不肯说透的隐情在内—— 自鲜卑入主中夏以来,无论是东西两魏还是大周、北齐两国,皆有立弟为嗣的习惯 。这是因为中夏一向为大汉天下,自两晋以来,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四分五裂。胡人乘势逐鹿 中原而终得入主中夏北方,然而仍旧面临南北对峙、战事频繁的局势。为扩大疆域,鲜卑 皇室贵胄皆亲自征杀,随时都有沙场送命、马革裹尸的可能。逢此乱世,若立嗣幼子,一旦 薨崩,幼主肯定左右不了大局,只会酿成亡国灭族之灾。

武帝的皇位虽说是兄长按序相传,但武帝却是受命于险恶危难之中,独自一人忍辱 负重、韬光养晦十数年,终于铲除了把揽军国大权的奸相。亲政以来又多次亲率三军浴血奋 战、南征北伐,几番历险,大周的江山社稷,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艰辛。因而,一是不甘 心把它再交给兄弟诸王,二是按长幼之序当轮到五弟齐王。可是,齐王当年毕竟是奸相宇文 护的心腹,而六弟卫王虽是他一母胞弟,德性人品更不足担当社稷重任! 他只有选择立嗣于太子。

然而,朝中诸臣多次朝议上,竟连孝伯、王轨几位多年的心腹也不能理解他的苦 心,竟一味地反对立鲁王为储。

武帝不免猜疑:他们既然如此拼命贬抑鲁王,次子汉王比鲁王小了几岁,文经武纬 更不如鲁王。下面的几个儿子也都在幼年,他们当中更看不出还有哪个更具帝王禀质的 。那么,自己的九位兄弟诸王中,加上闵皇帝和明皇帝的诸子当中,按他们的意思,无论按 圣质懿德还是长幼之序,谁更合适呢? 不言而喻——肯定是齐王宇文宪! 武帝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匆匆冲出大德殿后,也不令左右跟随,径直来到李妃的紫 云殿。不及她开口问好,就劈头盖脑地把一通火气统统撒到了她头上,呵斥她教子无方 、放纵鲁王,致使皇子行为不检,在朝中失却臣心、难当大任,等等。

李妃仿如一个晴天霹雳炸在头顶,望着大发雷霆之后拂袖而去的陛下,一时惊得半 晌说不出话来。

事后一个多月,陛下天天临幸翠微宫郑姬的寝宫,却一次也不曾再到过紫云殿来。

思念小公主时,宁可派人把小公主接去团聚一会儿,也不肯过来一趟。

李妃的心腹宫人不时悄悄向她报说:这些日子来,翠微宫的郑姬一点儿也不掩饰自 己的开心。她每天在翠微宫又是鼓瑟作画又是裁剪新衣的,还为陛下献上从皇后那里学来的胡 旋舞。刚从夫人位置上被封了姬,又想着下一步如何讨陛下开心,让陛下早些答应封她为妃 。更有甚者,竟毫不掩饰她想要陛下立她所生的儿子宇文元为太子的想法…… 这还是其次。听说,她常常在陛下跟前说鲁王赟儿如何无德无行,如何在后宫嬉醺 无度等;还曾暗示陛下,说是李妃自陛下迎回皇后的日子以来,常在下人面前流露怨恨,云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