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林大幸的异界幸福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2页)

利益之争

林大幸觉得有必要回报一下教廷。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谁疯狂。与三王子协商后,初步拟订了一个彻底腐化计划。

第一,先让教廷有钱,有了钱人们才会开始奢侈。一旦奢侈成了习惯,再想简朴就难了。由先富带动后富,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的前赴后继的腐败,基本上教廷从根就烂了。

第二,生产大量让人上瘾的奢侈品,奢侈成了习惯,入不敷出就成了必然。腐败几乎成了上层唯一维持奢侈的选择,这种自上而下腐烂速度惊人,让教廷的人习惯不正之风,最终腐化。

第三,对腐化推波助澜。林大幸决定扶植一个或者几个和绅,这种腐败典型的力量,比上万个正面榜样更有力量,毕竟,学坏容易学好难。

精神上腐化

打倒一个民族,首先打到他的精神,林大幸决定让教廷的精神支柱倒塌。

首先是立神运动,首先得成立一个教会,以教会对付教会,搞几个神迹,连李宏志那种傻兮兮的神棍都能忽悠一亿人,林大幸怎么都觉得自己强过那初中生。

不择手段打击教廷的好人,这些好人是教廷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对于教廷的幻想所在,只有这些人倒了,教廷才会彻底的失去希望。

军事上摧毁敌人。

武力始终是根本。林大幸明白,所谓的和平,只能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所谓止戈为武,按照他的理解,首先要有止戈的实力。止戈有两种方式,一种当自己的武力足够强大时,直接命令对方止戈。另外是要通过战争,打得对方再也拿不起武器。

林大幸将自己的三个方针定义为三毁主义。一方面,他希望自己所有的从事这项革命事业的人都能够充分理解并且记得自己所做一切的目的。另外,却是要提醒自己,将来如果自己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机构,警惕来自这些方面的腐蚀。

首先得给教廷足够数量的钱,没钱是腐败不起来的。

世界上纯粹捞钱的生意多了去了,林大幸随便都可以找出个几十种,关键是这个生意,必须一方面能够给教廷赚到足够数量的金币,另外一个方面,必须看上去对教廷更有利。长远的恶劣影响必须藏得够深,即使有人能够想到不利因素但也不能确定,只有这样的策划,才能真正让教廷心悦诚服。

林大幸想了很久,终于想到教育产业化。

有人问了,这个教育真能赚到钱么?我靠,什么智商,如果你活在中国,不知道中国教育产业化赚钱的速度,你一定是没读过大学,就算读过了,也没有了解过大学。

(某高校租赁了一大片的场地,大约有一千亩,租金每年一千万。招生两万人,学费以三千计算(现在还有这学费么?)住宿费以一千二计算。则住宿费已经可以抵消全部的租赁费用,学费六千万,花一千万来请老师就足够了。其余利润我们可以稍微简单点核算,假设每个学生每月消费六百元,假设校属所有企业的利润率是15%(这算相当有良心的了),每年十个月有一亿两千万的营业额,约一千八百万的纯盈利。这些支付日常开销也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最纯粹的赢利,至少可以达到五千万。假设学费提高到八千(现在一般学校都这收费,则一年可以赚到人民币至少一亿五千万。最要命的是,投入的成本还不高,全部投入有开始的广告费用。天下还有比这更暴利的生意么?细心的人核算成本就会发现,除了广告费用,所有的费用都是后续发生的,也就是说,玩空手套白狼,比房地产还狠。也就需要五百多万的广告开销,一年一亿五,也就到手了。并且这收入相当稳定,保持个几十年不是问题。可见教育产业化给某些人带来了多大的收益。)

教育产业化有着相当大的副作用,即使是当代中国,都没法彻底解决,林大幸一个半调子更没办法,好在他需要的也是产品的副作用,副作用越大,对于他就越有利。

按照这片大陆五十亿的人口计算,其中有10%为贵族,也就说有五亿,五亿中比较富有的贵族占10%,林大幸估计有五千万,而适合上学的人口,至少有五百万之多,而且这数字源源不断。

大陆上没有高等教育之说,估计每年可以招生大约一百万。学费至少定个万把金币。林大幸核算了一下,吓了一大跳,每年收入可达一百亿金币,且这个生意独门独家,和教廷做对跟自杀没什么区别。魔法师协会的四大学院,他们会找这些没用的贵族子弟就怪了,这些人除了花钱,难道你还指望他们能够学到点别的东西?

林大幸仔细筹划了一遍,觉得没什么缺陷,他知道这里有多少钱是可以弄到自己手里的。这个学校得建得尽量奢侈,为奢侈品打开销路,而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钱都会到他手上。

林策划因为传送门而变得轻松。在圣山,有通往各个城市的传送门。虽然传送的费用不低,但只要能读得起这个学校的人,还会在乎每次十几个金币的传送费用么?

林大幸反复筹算了半个月,觉得计划已无懈可击,才去求见教皇。

(资料:中国那么多教育家经济学家研究了N年都最终还是实施了方案,自然有其可行性。实际上,教育产业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须。05年,全国招生达到五百万之巨,这还不包括计划外的高等教育招生,至少也有三百万人。每个学生每年消费一万五千,每年至少有1200亿的花消,而形形色色在校的大学生有三千万之多,足足有4500亿的内需被扩大出来,至少给当年的国民经济带来一个多点经济增长。而且,这些学生是纯粹的消费群体,由此带来的其他的收益,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如何把人民币从银行里拿出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反作用同样明显,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经越来越难,每年毕业学生五百万,可是社会那里来得那么多的岗位?眼见着就业率一年年的下降,社会问题会日益凸现,但这些倒不是主人公所要考虑的问题。)

教皇是个精明人物。每个以为他傻的人都吃了不少亏。表面看象猪,实质是老虎与狐狸的结合体。

但教皇没发现任何问题。

象华夏国一个国家,只能每年提供给教廷2000万的税收,好家伙,这一个学校就顶得上500个国家的税收,如何不让教皇心惊肉跳?项目里每个数据都合乎逻辑,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教皇却知道,这里一定有一些事情是他没有发现的,如此庞大的计划,一点的问题都可以变成一个大问题。

方案的核心点有三个。

首先,毕业学生,自动成为荣誉骑士,比原先贵族的等级提高一级。教皇知道单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很多贵族了。毕竟原先同等的贵族,突然高了一小级,本来的同等贵族不需行礼,这会要行礼了。一般人心理都会难受,何况死要面子的贵族?名誉骑士不疼不痒,又不需要教廷发薪水,完全没有成本嘛。

其次,学生在校时接受包含大光明魔法导师在内的众多高手调教。教皇做名誉校长,每年两次授课。谁又有机会接受神的指引?反正这些家伙也听不懂高深的魔法,只需要教皇阁下能够进行简单的教义宣传就好。万一有几个真能听懂的,对于教廷来说也是有生力量嘛。宣扬主的福音,教皇义不容辞。

第三,学生毕业以后,优秀骑士留用到守护圣骑士团,得到独角圣兽的认可,即成为守护圣骑士。好家伙,单守护圣骑士这几个字,在大陆上就可以横着走了。除了见国王王子,非教廷人士都得致敬。教皇心里明白,要想得到独角兽的认可,没有高级骑士顶峰是完全达不到的。以那些大贵族的子弟们,怕是没有几个能够。得到独角兽的认可很难,否则教廷也不至于只有三千的守护圣骑士了。

教皇一遍遍的思考,却始终没有发现问题。他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方案中没有任何痕迹可寻。

可是教皇为什么感觉不对呢?难道说是林大幸这个人?

第一个疑点是来历不明,最早的关于林大幸的来历是他是一个乞丐,后来进了基础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