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聂小倩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部分(第1页)

只是陈父去世得早,梁氏娘家那边家道又早已中落,得不到无依靠,一家两口母子之间相依为命,生计极是艰难,温饱尚且勉强维持,如何有钱进学。

而梁氏自己,虽然读书识字,但一天到晚忙着活计,没有闲暇来教儿子,见儿子喜欢读书能上进,心里高兴,但也只能放任自流。

直到去年儿子意外得到一大笔赠银,她才在心里做着打算,预计着再过上一两年,等风头过去了,儿子年纪也大些,更懂事了,便送他进村里的私塾读上几年。

若是能读出个好歹,自然是极好的。若是没有那读书的天赋,也不至于目不识丁,在认字一事上受人欺负。

不过如今看来,自家儿子早已非吴下阿蒙。

不是亲眼所见,她无法相信,眼前这已具一分颜体气韵的字会是自家儿子所写。

如此看着想着,梁氏的眼眶不由有些湿润了。

做母亲的,又怎会没有一颗望子成才之心。

“娘,您什么时候来了?”

或许是梁氏在背后站得太久了,练完一篇字的平安感觉身后有阴影,回头便看到了她。

梁氏看到儿子双目清明郎朗,炯炯有神,没有一丝妖邪附体的妖异之色,顿时老怀大慰,笑着问道:“平安,娘寻你不着,便过来了,这字写得很不错,是谁教你写的?”

平安得到母亲的夸张,喜笑颜开,笑道:“聂姐姐教的。”

“聂姐姐?”梁氏愕然,方圆几里之内,她从未听闻过知书识礼,又姓聂的女子。

“是啊,聂姐姐不但字写得好,学问也很高,平安觉得书塾里的陆先生都比不上。”平安毫不犹豫的答道,“平安现在已经读完《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聂姐姐说平安读书读得好,很快就能学《论语》了。”

平安曾经在私塾那里偷偷听过私塾的先生教《论语》,但只是囫囵听过一些而已,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是哪位聂姐姐这般好学问?”梁氏连忙问道,她对自家儿子竟然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读完《百家姓》、《三字经》和《千字文》感到惊奇,但对那聂姐姐更加好奇。

“神仙姐姐啊,聂姐姐便是神仙姐姐。”平安答道。

听到自家儿子提及的又是神仙姐姐,梁氏已经不再像之前听到那几回那般惊慌得心惊肉跳了,她沉住气,往神像看去。

注意到母亲这个动作的平安,说道:“娘,聂姐姐不大愿意与旁人往来,如果聂姐姐不愿意,您是看不到她的。”

没有看到任何东西的梁氏点点头,这世上总有一些高人,行事非常人所能预料。从眼下的境况来看,这位聂姐姐对自家儿子无疑是极好的,救命赠银,又教导读书写字,怎么看都是是是福非祸的事。

这样想下来,梁氏想通了,在心下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平安,既然你聂姐姐对你好,你就要永远记得你聂姐姐的好处,以后多到庙里来上香,给你聂姐姐祈福,知道了吗?”

平安郑重点头答道:“娘,平安省得的。”(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祸不单行昨日行

(保底第三更来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北国傲雪会继续努力,争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保持住多更的更新节奏。)

有了梁氏的允许,平安走谷娘庙走得更勤了。

初一十五的那两个日子里,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村民到庙里上香,经常会瞧见平安坐在角落打瞌睡的身影。

这种时候,平安往往是在梦中,随聂小倩念书写字。

于是慢慢的,平安是谷娘庙小庙祝这样的一个戏称被传了开去。平日里,只要是认得平安的,见了都会笑着调侃上一句:“谷娘庙的小庙祝,又到庙里去吗?”

谷娘庙多了平安这样一位小庙祝,庙里的事物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也整洁干净了许多。

但这终究是一间不灵验的小庙,香火一如以往,并没能旺盛起来。

不过随着修炼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聂小倩汲取太阴之气和文气,纳入信仰念头,积少成多,不断进步,她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身形在一丝丝的凝炼结实起来。

因为身形的凝炼结实,原先还有被一阵大风吹散的危险,如今虽然也无法做到在风中闲庭信步,但至少能在风中维持住身形不变,不用担心再被吹散。而且身形由近似透明,渐渐真实起来。

这种聚沙成塔的修炼尽管很慢,但确实是看得见希望的修炼。

一天,聂小倩做完日常的修炼功课从神像里出来,飘飘然到了庙门口,眺望远方,但见天青日晴,远山如黛。山花烂漫,风光无限,心中的那一点郁闷尽去,心境开阔起来。

只是她总觉得身边少了些什么,呆在那里想了想,才想起来好像有好几天没有见到小平安了。

在往常里。只要不是刮大风下大雨的天气,平安即便是不读书写字,也一般都会到庙里来待上一会,扫扫地抹抹香案,上一炷香。

平安可能是有什么事忙着没空过来,聂小倩也没有多想,便转身回到庙里。

香案下面一块木板遮挡住的暗处,藏着平安放在这里的笔墨纸砚。

聂小倩无所事事,把目光落在那支躺在砚台旁。洗得很干净的小狼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