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少年维特的烦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注释(第1页)

[1]美露西娜是法国民间传说中的美人鱼。她的故事后来流传到德国,收进了民间故事书中。——译者注(若无特别说明,均为译者注。)

[2]荷马,相传为公元前八世纪前后的希腊盲诗人,他的作品为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维特读的是后者。

[3]巴托(AbbéCharlesBatteux,1713—1780),法国美学家,法国艺术哲学的奠基人。

[4]伍德(RobertWood,1716—1771),英国著名荷马研究家。

[5]德·俾勒(RogerdePiles,1635—1709),法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6]温克尔曼(JohannJoachimWinkelmann,1717—1768),德国考古学家和古代艺术史家。

[7]苏尔泽(JohannGeorgSulzer,1720—1779),瑞士美学家。

[8]海纳(ChristianGottlobHeyne,1729—1812),德国古典语言学家和古希腊文学研究家。

[9]读者不必劳神去查考书里这些地名。编者出于无奈,已将原信中的真地名改掉了。——作者注

[10]为了不给谁发怨言的机会,编者被迫删去了一段。尽管从根本上讲,任何作家都不会在乎这个姑娘和那个青年对他是如何评论的。——作者注

[11]燕妮姑娘是一部当时流行的感伤主义小说的女主人公。

[12]《威克菲牧师传》(TheVicarofWakefield,1766)是英国著名作家哥尔斯密(OliverGoldsmith,1728—1774)的一部小说,歌颂朴实自然的田园生活,在当时的德国很受欢迎。

[13]此处也删去了几位本国作家的名字。因为谁能得到绿蒂的赞赏,他一读这段话心中便自有所感,而局外人则谁也无须知道。——作者注

[14]法语:舞伴。

[15]克洛卜施托克(FriedrichGottliebKlopstock,1724—1803),歌德之前最杰出的德国抒情诗人。“壮丽颂歌”指他的《春祭颂歌》(DieFrühlingsfeier,1759)。

[16]珀涅罗珀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主人公俄底修斯的妻子,她美丽聪明,以计谋战胜了无耻的追求者,一直等到丈夫归来。

[17]指耶稣。事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十八章,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

[18]关于这个题目,我们听拉瓦特尔*神父作过一次出色的布道,他顺便还谈到了《约拿书》**。——作者注

*拉瓦特尔(JohannKasparLavater,1741—1801),瑞士神学家和哲学家,歌德的好友。作者注指的是他题名为《克服不满和乖僻之方法》的布道文。

**《约拿书》是基督教圣经《旧约》的一部分。

[19]当时西方有一种迷信,认为处女被青年男子吻了,嘴上便会长出胡须。

[20]莪相(Ossian),相传为爱尔兰盖尔人古歌者。1762年至1763年间,苏格兰诗人麦克菲生(JamesMecpherson,1736—1796)发表了两组假称是“莪相的歌”的“英译”,一时风行于世。歌德一度也被迷惑,并译过“莪相的歌”。

[21]古尔盾:德国古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