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冲出危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杨在望确实已经睡着,但他的耳朵仍在接收着外界的信息。大自然放大了的音响正源源不断地传入他的耳朵里。这些声音是无法用数学来统计的。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有夜蝉的鸣叫声、露珠滴在草叶上的声音、空气流动的声音、被云层反射回地面的各种辐射波的声音、甚至遥远的超星系爆发的声音……

这些声音共同组成了一支雄浑的暗夜交响曲。

这些声音在普通人的耳里听来并没有什么区别,最多只是一片嘁嘁却却、悉悉恕恕而已。

但杨在望却以他特有的警觉从这一片嘁嘁恕恕中听出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那是轻微的金属撞击地面又弹跳起来的声音:“当……”频率间隔的时间很长,但却有节奏感,明显是个正在移动的物体!而且正朝着杨在望他们宿营的这个方向赶来……

看来有不速之客光临了!

杨在望猛地睁开了眼睛,强制自己硬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但他并没有立即坐直身躯或者站立起来,那是军人的大忌。因为那样做等于是告诉了敌人自己在哪里。

正确的做法是趴在地上,尽量降低重心,眼睛贴近地面,一点一点地往上抬头观察敌情。这样才有利于保护自己同时又能发现敌人。

杨在望先是贴近地面观察了一下情况,确信目标尚在五百米以外,从方位上来判断,应该是在营地西南方向。

此时天色仍是墨黑墨黑,但是东方已经现出了鱼肚白,估计最多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天亮了,现在正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

杨在望“哗”地抖开保险,将枪管从掩体后伸了出去,调好标尺、准星,同时用微光瞄准镜仔细搜索着目标。

他并不打算叫醒其他的人,他想让大家多睡一会儿。因为他听出敌人只有一个。不管它有多么强大,也就一个而已。收拾一个,他一个人已绰绰有余。他有这个自信。他不信这个世界上还真有打不死的怪力乱神。只要是血肉之躯,它就会死!

四百米、三百五十米、三百米、二百五十米……那东西越来越近。极象是某一个人在用立定跳远走路,一跳最少有两、三米远,而且是匀速运动,每落一次地都要延迟数秒钟才发出第二声落地的声音!说明它跨动的幅度是很大的,速度也很快,眨眼间,它已经快来到面前。

最多只有五十米了!

但杨在望却仍然没有发现它。

不过这家伙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竟然不再往前走了——如果它那种运动方式也可以叫做“走”的话。它再往前靠近十米,就是杨在望他们布防在营地外围的雷区了。它即使是以跳跃的方式从空中掠过,也会触发地雷,杨在望他们埋设了一种叫做“超低空感应式防直升飞机地雷”,只要你从它的头上哪怕是一百米的空中飞过,都会被这种地雷感应到,从而飞上天空将它炸毁!

有这样一层防御,杨在望才显得很有信心。

但那个东西现在竟然不动了!杨在望屏住了呼吸。他也不敢动。因为一动说不定就会打草惊蛇。

他就这样和那个东西僵持着……

天色也然放亮。视物已经很清晰了。募地,他眼角的一点余光瞥见到了五十米开外草丛里趴着的一个东西!那东西全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伏在草丛中一动也不动,由于草丛太密,杨在望仅能透过草丛的缝隙见到它的一点点身影。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杨在望终于勾动了扳机:“达达达达……”

他打了一个长连射,他对自己的枪法完全自信。所以当别人都在研究怎样打点射以便更好地命中敌人时,他却坚持打连射。他认为,既然是突击步枪,就要充分展示它的突击特点,尽量发挥它的火力优势。

所以他一口气几乎打出了三十发子弹。

按理说,这三十发子弹打出去的面积应该是很散的,虽然九五式突击步枪采用无枪托设计,减少了枪身的震动以及后座力对命中的影响,但三十发子弹一下子全部发发射出去,散射面积最少也有十来米宽。

但杨在望却能做到将这三十发子弹集中射在靶标上七环以内!如果是打一个人,那就是全部密集地打在胸口上!

晨曦里,枪声显得是那样清脆,杨在望甚至能清楚地听到子弹击穿了那金属物体的声音。九五式突击步枪使用的是五点八毫米小口径步枪弹,这种子弹的穿透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轻易击穿四百米外三点五毫米厚的A3钢板,何况现在的距离只有五十米?

但杨在望不敢大意。

隔了几分钟,见对方没有反应,他又发射了二十发子弹过去:“达达达达……”

子弹壳乒乓从弹匣里跳出,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抛物线散落到杨在望的脚下。杨在望甚至还能听到子弹壳掉落到地上发出的一串串犹如风铃摇动的声音。最后传入耳中的才是子弹出膛的声音以及打在物体上的“啾啾”窜响声。

杨在望对这种立体音响效果无动于衷。

当兵的人可能对此都已经麻木。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作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