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道缘儒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叶昊天接笛在手,那笛竟是平生仅见,真的是极品秀玉做成,色呈纯白,入手温润不凉。

女子端坐扶琴,轻拢慢捻,奏出一曲“妆台秋思”。

叶昊天将笛凑进唇边,随意吹奏,曲调莫名,然而笛音美妙,琴笛相合,流畅自然,如同两人曾经合作了很久一般。

琴笛之音渐高,忽然女子随琴而歌“今夕何夕兮,蹇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于公子同舟…”声音曼妙婉转,如闻天籁。

良久良久,琴笛歌声归于平息。

叶昊天静坐不动,耳边还回荡着美妙的歌声。那歌声透出无尽的幽怨,女子的眼神里也有着太多的哀思。他开口道“不知小姐有何不平之事,但请开口,小生或可相助一臂之力。”

女子努力展颜一笑道“今日与君相逢,琴笛和鸣,平生之愿足已。愿公子保重,鹏程万里,万事如意。”

说完面上隐隐有送客之意,双目迷朦又似乎希望叶昊天多留一刻。

叶昊天见对方不肯开口,只好一揖作别。

出门之际,身后传来声音“公子且慢”,回头看时,佳人递过来那只玉笛。

“此笛送于公子,只有公子才配拥有”。

叶昊天接在手中,探手如怀,满囊宝剑,却找不到适合相赠之物。

“就把你的柳笛送给贱妾巴。”那女子柔声道:“我会好好保存着它。”

走了很久,叶昊天心里还充满了迷惘,满头迷雾,无法释怀。回头看时,兰舟尤在,依稀看见女子美妙的身影,似乎还在目送他离去。

此后的几天他每天在西湖徘徊,断桥残雪、双峰插云、吴山天风、三潭印月、南屏晚钟、曲院风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然而再也没见到那个女子。

二月十五日,他离开杭州,缓缓向长安进发。他要回到终南山下的太一镇。

因为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过后就是秀才的科考了。

他要从童生到秀才直到进士,步入仕途。这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探查苏家灭门源由的途经。

纵然成了仙人,他也要按步就班地解决好这件事。

第十八章 孤坟

叶昊天途经长沙,决定进城看看。古城依然如旧,城墙高耸,旌旗猎猎。有几个少年正在空地上放着纸鸳,五颜六色,高高地飞在天上。

沿着大街前行,叶昊天发现原来繁华的路段冷清了很多。街道的尽头只有几个老人摆弄着小摊,过往的行人非常少。再远处就是苏府。苏府原来的高宅大院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断垣残瓦,满地狼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几只乌鸦在“呱呱”地叫着,似乎在告诉人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叶昊天在一个卖糕点的小摊前停下来。看摊老人招呼着:“小哥,坐下歇会儿阿!”

叶昊天翻身下马,找了个小凳子作下,要了几块糕点。

“老人家,前面什么地方,怎么那么荒凉”,他开口问道。

老人瞄了一眼,摇了摇头“唉,那是顶顶有名的苏家阿,长沙城谁不知道?谁想到两年前一场大火,没一个人逃出来。大火过了半个月,有人进去看了一眼,结果回家就倒下,第二天就死了。只到半年以后,才由官府出面进去收拾。满地白骨呀,分不出人来,最后只好葬在一齐了阿。”

叶昊天强忍悲痛,接着问“葬在哪里了?”

老人用手一指“那儿,就在原来苏府的中间。”

叶昊天满脑子都是森森白骨的样子。他随手给了老人几两银子,让老人将糕点每样用纸包了些。然后转身离开。走到远处,又买了些香烛火纸。

夜半时分,天边挂着半轮残月,天不算很黑。叶昊天来到苏府遗址,在杂草丛中走了一会儿,找到一个大大的坟冢。土坟三尺,蒿棘满布。他将杂草蒿棘拔掉,在坟前摆上糕点,洒了一圈水酒,点燃了香火纸张,禁不住双膝跪地,泪流满面。

过了良久,他取出阴阳宝镜,运功察看,想找一下有没有孤魂野鬼尚留在此。然而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鬼影。想是一家满门早已超生了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