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第2页)

两年前乌雀山的地震之后,项目开始停滞不前,他们这些经历过众多建设工程项目的老员工,隐隐约约能够感受到它的结局。

如今一场“乌雀山大桥研究会”把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就像点燃了希望的小火苗。

哪怕在乌雀山上建盘山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也不介意陪着桥梁分院再次重新开始。

毕竟,这是国家的任务,意义重大。

没有人愿意付出心血,面对一场轰轰烈烈的无疾而终。

因此,当律风走进报告厅的时候,完全感受不到报告厅该有的严肃寂静。

聊天的声音热闹喧嚣,还有几声关于地震带裂层的争吵。

吴赢启跟这群人相交多年,清楚现在是什么状态。

他说:“他们能够聊成这样,说明心里还没放下乌雀山大桥。你等着看,我马上让他们安静下来。”

律风觉得新鲜,以为吴赢启要拿过话筒,来一次“同志们安静了”。

谁知,吴赢启只是招呼着抱着今天会议资料的人,催促道:“你们赶紧把资料发了,”

于是,在律风困惑的视线里,桥梁分院负责发放会议资料的工作人员动了起来。

他们仅仅只是公事公办的把资料放在桌面,连多余的问候、解释都没有,整个吵杂热闹的报告厅,竟然慢慢安静下来。

气氛变得太快,律风觉得无比诧异。

他习惯了大家聚在一起就会变得吵吵闹闹的会议气氛,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默契的安静。

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根本不需要工作人员招呼,便自顾自地拿起身边的资料。

同伴若是还想聊,他摆一摆手,翻一翻手上厚重的打印稿,对方就跟他似的,赶紧回到座位,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来。

工作人员一边发,律风和冯主任一边准备讲解用的PPT。

刚才还喧闹得像有无数人吵架的报告厅,瞬间回归了会议该有的肃静,只剩下纸页翻动的声响。

律风觉得不可思议。

等他准备就绪,再抬头,便见到了无数专注的视线,汇聚而来。

建设集团、工程学院、研究所、勘察院……

他们身前一块块桌牌,写上的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他们代表的单位。

那一瞬间,律风觉得自己面对的不再是报告厅上百人,而是面对这上百人背后所有集体。

也是乌雀山大桥项目成立以来,参与研究的全部人员。

律风定了定神,点开了准备已久资料,声音平静克制的说道:“这次邀请大家到场,是为了一起研究乌雀山大桥是否可以采用盘山结构设计的问题——”

随着他的话音,报告厅宽大清晰的幕布,投影出了盘山大桥的概念图。

巍峨连绵的乌雀山中,盘亘着一条银色巨龙般的桥梁结构,在渲染的阳光之下熠熠生辉。

这张盘山大桥概念图一出现,律风就听到了回声阵阵的感叹。

它从乌雀山脚下开始攀升,沿着山体走势,弯曲成了柔和的弧度,然后在最为合适的地方,飞跃地震带断层,完成了桥梁横跨两岸的任务。

律风说:“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概念构想,从乌雀山大桥现有方案选点开始,规避方案一的高峰、陡坡,在方案三、方案四的地点,自行建设高架桥,逾越地震造成的裂隙和断层。”

他的讲述,伴随着精心绘制的黑白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