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最强动画制作人[重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四十二章(第2页)

按理说,在以英文为第一语言的地区,其实是没有“修仙”这么一个过于东方化的概念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读者,在无意间通过网络,接触到了东方地区的修真小说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样的情况下,“修真世界”应运而生。

在“修真世界”中,有近九成的小说,均是由东方地区的网络小说翻译而来,无数读者每天守着电脑前,抓耳挠腮的等着翻译者更新。更有甚者,因为沉迷小说不可自拔,不知不觉连毒瘾都戒掉了。

他们甚至为其中的“术语”,做了专门的翻译教程。

比如看在我的面子上,一炷香的时间等等。

牧宿星翻了翻他们整理出来的教程,觉得还挺有趣,连带着心血来潮,在旅游的中途摸鱼,写了篇纯英文的修真小说,发表在了“修真世界”论坛上。

通常情况下,东西方文化之间,是存在相当的文化隔阂的。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这一边的读者,没有任何障碍的理解另一边的故事,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但牧宿星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他这些年制作各种动画,没少研究过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市场的接受程度。毫不客气的说,他比谁都明白,一部作品该如何写,才能在完美表达了东方文化的同时,使西方的读者轻而易举的接受。

也正因如此,这篇被他随手发表在“修真世界”上的小说,很快便一炮而红。

“这次翻译的作者好厉害!”

“确实,我同时在追十几本东方的修真小说,但这位翻译作者的文章读起来是最顺的,里面阐述的阴阳哲理和道家思想也很……生动?并没有说其他翻译作者不好的意思,但这篇在表达上似乎确实比其他翻译者好理解得多?”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接下来的情节了!”

要说只是在“修真世界”中大热,倒也没什么。

偏偏在西方读者对修真小说一头热的同时,也有不少东方的读者,对“修真世界”这个论坛拥有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人不定期逛“修真世界”,把西方读者们好玩的书评整理之后,翻译后转发回来给其他人看。

然后,就在某一天里。

当林有泽和往常一样点开“修真世界”,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值得搬运的评论时,他一眼就看到了牧宿星随手发布的这篇修仙小说。

“咦?他们这是又搬运了什么新书吗?看起来还挺火的……”

他一边嘀咕,一边好奇的点开了网页。

“这个名字怎么好像没见过?”林有泽有点纳闷。

作为书龄高达十年的老书虫,他看过的网文不要太多,各个网站排行榜前十的小说,即使不喜欢看,他也了然于胸。然而眼前这本在西方大受好评的修真小说,他却闻所未闻。难道是新作者的作品?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干脆翻墙回来,在网上直接输入小说的名字,搜索了一遍。

居然还是没有?

林有泽迷惑了。

等等,还有一种可能!

说起来,随着东方修真小说在西方大热,除了参与翻译小说的西方人增多以外,也有不少读者在研究了东方的道家思想、修真文化后,开始自己动笔创作修真小说,还像模像样的给主角起了中文名。

难道说,这本名为《白鹿青崖》的修真小说,并不是翻译过去的,而是由他们洋人自己创作的?

林有泽越想越觉得神奇,干脆又翻墙点开了“修真世界”,直接在论坛上看起了这部小说。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看这个“老外”写得怎么样,却不想从他点开第一章起,便是直接入了迷。等到他回过神来时,现有的更新已经被他看完了。

“草……”

作为老书虫,林有泽对于网文的审美自不必说,可是……

“这、这怎么可能啊?”他不可思议的对着论坛中的书页翻来覆去的看:“什么时候洋人也能写出这么对味的修真小说了?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居然比我还深?而且看起来居然还……挺好看的?”

的确是挺好看的。

虽然很不服气,但林有泽不得不承认,这本修真小说的确比他如今正在追更的,几个本土大神的修真小说还要好看得多,从作者的行文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位作者拥有相当高的东方文化素养。

对于东方某些文化思想的理解,甚至比他们还要深。

他在这边怀疑人生,那边熟悉书虫朋友在聊天群里问他:

“怎么样,老林,你不是翻墙去看‘修真世界’的读者评论了吗?最近那边有没有好玩的评论啊,发出来让大伙一起乐一乐呗。”

“现在最火的是哪篇啊?”

“我猜是木大的《生死门》,这本好像一直都挺受那边的读者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