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你的平凡并不平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示弱(第1页)

人要被打到谷底,才能触底而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走着,一路前行着,其实有时候伤害你的未必是陌生人,而是你熟悉的人,他们往往用你最熟悉的状态,在释放你最伤人的信号,也许他们毫无意识,但收到这些话的你就像有无数藤条在锁死你,让你痛苦让人难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任何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话,要么击倒你,让你难过,要不就是打击不到你,让你成长。而打倒打不倒取决于你自己,想不想被打倒。

人活一口气,应该好好活着,而不是活得懦弱,活得无能,活得平庸,活得不像你自己。如果你递给对方一根藤条,对方给你的也是一根藤条,两个人就能互相打起来。但是如果递给对方一个微笑和鼓励,对方也会给你一份安慰。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建立的,暴露能让人更信任你,但信任并不能让你成事。

想成事,你得学会找自己的跳板,找自己的资源。

想成事,你得有自己的规划,并且立刻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在努力往前走着,有时候没有力气,有时候没有干劲,那就一点点蓄力,让自己能成功地往下走,朝着梦想地状态走下去。加油!晓晓,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任何大困难,拆分成小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你能度过去,你能找到突破的方法,你就能鼓励更多地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下去,继续加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要相信每一份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蜕变之前都要经历无数个痛苦。谁都走在一步一步雕刻自己的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自信,是你最应该做的,而不是这样沉沦下去。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加油!你能完成你未来想要的,你一定行!

晓晓还是忍不住给向望打了电话,她让他把在京郊的隐形带给她,其实她只是找个理由听听他的声音罢了,听着对方冷漠的声音,“就这点事,挂了吧。”

挂断电话的晓晓,心里就像吃了超辣的四川火锅,干疼,不知道怎么缓解。我们学习时有老师,工作时有领导,但失恋时却没人给予指导,晓晓到底该如何度过这段时光。

晓晓一个人蜷缩在床上,突然听到大门响动,窸窸窣窣,走近自己的卧室门,却一拐到了另一个门,晓晓多希望那就是他,但又明白那不可能是他。晓晓浑身没有力气,看着时针一点一点向12点的方向走动,手机也提醒着自己,要休息。可是晓晓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刷着快乐的视频,眼泪却不自觉顺着眼角流下来。看到别的情侣甜蜜地在一起,羡慕而想到当时的两个人多快乐。看到别人分手时发的感慨,只要一句话,眼泪就忍不住落下来。

向望的妹妹向美之前借了晓晓钱,现在还了。晓晓当时跟向望说了这个事后,向望马上把钱转了过来。晓晓这次还是把钱转给了向望,但是向望没有及时收。

昨天定的目标,听了钱钟书的《围城》,学了单词,不过晚上加班没有看电影,同时自己又忍不住刷了一个小时的抖音,护了肤。在码字,在努力生存。

今天晓晓对吴大志越发冷淡起来,这个男人不值得,做朋友挺好。晓晓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关心,反而得来的是她太娇气的评价,晓晓一顿子气。吴大志继续补刀,“我跟你什么关系,早就把你设为免打扰,为什么要关心你,去找该关心你的人关心你”。晓晓本来还抱着一丝幻想,现在堵得够死。

随后,吴大志又继续,“到时一起滑雪?”

晓晓直接来一句,“不去,我跟你什么关系”。

吴大志更加直接,“不去拉倒,我去找别人”。

晓晓更气了。

过了一会,吴大志又跟晓晓说,“自己差不多定好了房子,到时请晓晓和王豪去吃饭”。

唉呀呀,晓晓就更纳闷了,这吴大志到底什么意思。这时的晓晓内心坦荡荡,确实不会多想。吴大志更是一怼一个准,把晓晓的心思一片一片切碎,不自觉又想到向望的好来。

从前向望嘴也特别碎,总是说晓晓长得丑,但是当晓晓自己也承认自己丑时,向望却反过来安慰晓晓,长相都是爹妈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和你相同的人。在他眼里,普通的晓晓原来这么独特,即使那只是晓晓帮他填补出来的空白。

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是孤独的。晓晓拖着疲惫,卸妆,却在门口鞋盒里看到向望的鞋子,马上想到向望,马上冬天了,今天天气又这么冷,她没带走棉鞋,会不会冻脚?两个人只有分开之后,才会感到缺失,想要去珍惜吗?

晓晓渐渐想到向望为自己做的那些事,那些晓晓想不到的一个个小细节,向望在替晓晓想着。但放在从前,这种小细节,晓晓觉得不值一提。原来有些事,只有拉开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晓晓接受不了两个人分开的事实,又不知道事情的转机在哪里。到底转向哪个路口呢?晓晓是否要对向望说抱歉,还是心软复合呢?

向望应该也渐渐接受了两个人分开的事实,他并没有晚上送东西,而是下午直接把东西送来,拿走了那个坏的筋击枪去换新的,两人没有见面。向望也真的失望了,晓晓这么冷的态度,换做谁也顶不住的。她拒绝了他的周六邀约,又拒绝了第二天晚上想过来的向望,又拒绝了收留无处可去的向望。三番两次的拒绝,向望的心渐渐凉了。向望明白,晓晓这次应该是真的不想跟他在一起了。

是的,晓晓选择无条件保护了家庭,她头头是道得分析着,你、我,你父母和我姑姑,这四方势力,谁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伤害更大?其实是我姑姑,你我在bJ,没有人能伤害得了我们。穷乡僻壤出刁民,这句话却着着实实用在了农家埝这个小村子里,虽然这是两个人的事,却变成七嘴八舌的村里人的事,这里的八婆能把人气死。姑姑性子急,她是那种点火就着的人,有什么事必须当天解决,不解决睡不着觉,不仅她睡不着觉,和这事相关的人也甭想睡得着。她就像一团火,走到哪烧到哪。姑姑说得对,大家都在看晓晓的笑话,希望晓晓嫁得比自己差,这样一辈子也翻不了身。或是晓晓一辈子都嫁不出去才好。晓晓也在努力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希望能够给家庭带去荣耀,但是,那样晓晓就真的活得好了吗?

晓晓不明白什么算是活得好,难道非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才算好么?中国的家长就是这样,学习和工作在比较,嫁人在比较,什么都要比,口口声声说着只要你快乐就好,但实际对你期待比谁都高。

晓晓什么时候能够想到自己呢,问问自己,到底是否真的开心,是否真的愿意。晓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还是自己开心就好。大家都在冠冕堂皇地说着希望你开心,但实际是希望你成功,希望你有钱,希望你能有能力,带大家一起致富。

大人总在用自己的视角看着这个世界,希望你能扬眉吐气,希望你嫁得好,希望你能有大出息,但却让晓晓野蛮生长,没有人知道晓晓的苦涩,也没有人真正替晓晓分担,一个也没有,搞破坏的倒是一堆。他们自知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说孩子长大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可偏偏要在婚恋上插一手。

这么多年,晓晓一个人在这座城市,逐渐不再跟家里分享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是慢慢学会自己解决每天遇到的难题。曾经以为可以依靠向望,总是幼稚地想着想要一个人去养自己,她不是真的想要他想,只是好像背后有个后盾,可以让自己有个港湾,停靠一下,可以有个短暂的避风港,遮挡着呼啸的寒风。第二天,又可以当作没事人一样,蹦蹦跳跳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