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漂泊家传奇--漂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部分(第1页)

肖骁霄找到凌峰,两人之间已经很熟悉,没有什么隔阂的感觉了。而且凌峰也跟肖骁霄说过,他已经从江湖上“金盆洗手”、算是“改邪归正”啦!这点肖骁霄深信不疑,因为大家毕竟年青,没有什么高深的城府,相互之间是很容易真诚信任的。

凌峰一听肖骁霄要去大山深处探险,眼神里面立马闪现出活跃的光彩,他兴奋地说:“兄弟,我带你去!”

肖骁霄毫不客气地说:“那太好了,最好还能够住一个晚上。”

凌峰爽快地说:“没问题,包在兄弟我身上!”

凌峰这边没有问题了,肖骁霄就去告诉刘梅关于自己下一个行动方案。本来肖骁霄没有打算让女生随行,等多就是纠集周勿、杨思想、李辰钰几个人。没有想到,刘梅却吵着要和他们一起去。肖骁霄本来就有点舍不得离开刘梅,没两下子就答应了刘梅,为了给她找个伴,就让她说服袁丹凤和她同行。

他自己就去找周、杨、李三个。三人也是很赞同,不过,李辰钰提议,大家还是骑自行车去大山深处,因为抵达江口镇也才三十公里左右,不远。另外三人居然异口同声赞同这个提议。大家再约好时间,本周六早上八点出发。

肖骁霄反过来再找刘梅。刘梅说她也很赞同骑自行车进山的设想,并且再三保证袁丹凤也是支持的。

由于凌峰是住校生,没有自行车,他就在礼拜五晚上乘车先行赶回江口镇,在他舅妈家里住下,第二天十点左右就在进江口镇的马路上迎接他们。

第二天一大早,肖、李、杨、周、刘、袁一行六人,骑着自行车,挺进雪峰山余脉的群山深处。

沿着三二○国道(上海――昆明公路线)一直往南走,出了县城再往前走三公里左右,就是雪峰山余脉的终点,也是传说中肖光鎏跳江殉道成仙的地方。也是从这里开始,三二○国道就开始跟平溪江做伴,相互偎依,情深至真。

这里有个美丽的名字:洞口塘。出了县城就下一个陡坡,再爬上一个陡坡,视界豁然开朗。远处是有点云雾缭绕的雪峰山,近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接着,再下陡坡,同时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再转弯一下破,就相对平缓,公路的右侧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悬崖削壁,左侧是向北流淌的平溪江。江边杨树片片,伴以徐徐习风,真是无比惬意。

但是六人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一路互相鼓励和提醒,疾驰往前。不一会儿,突然出现一个隧道,完全是从一整块石头上凿出来的,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的隧道,石壁上渗透着甜甜的山泉,真是一个清凉无比的别有洞天。

穿过这个隧道,就完全进入了山区,路边不时冒出一小座吊脚的木屋,墙壁是用小衫树一根根码起来的,屋顶是剥下大衫树的树皮晒干之后铺上去的。孤零零的,神秘秘的,让人浮想联翩。不知道里面住的是修道大师,或者还是害羞的苗家少女。总之,刘梅一路怂恿着肖骁霄到这里来找个羞答答的苗家少女作夫人。不过肖骁霄的回敬是除非刘梅幻化成苗家仙女,否则,他才不进山寻美。

公路慢慢地爬高,不一会儿就比较平缓。这时候,平溪江已经彻底进入深山脚底,而公路则已经上升到半山腰。抬头仰望,山峰高耸直插云天。低头俯视,谷底江水轰鸣奔流。哇,大家惊呼起来,原来一座铁索吊桥直跨对岸,真是颤颤巍巍,而苗家人们则平平稳稳地悠然而过。倘若云雾浓厚,但见得是得道大仙腾云驾雾而来,迎接远道而来寻仙拜师的虔诚信徒。抑或是苗家少女,宛若仙子,迎接着世外桃源以外的慕名造访人。胜境虽妙,而前程更美,六人不能停留,说着、笑着、鼓励着,畅快前行。

一座座小村落留在了身后,一个个小乡镇也留在了身后,大约一个半小时,月溪镇到了。肖骁霄倍感亲切,仿佛能在这里闻到自己童年的气息。父亲说过,在他大约一岁多的时候,曾经在这里住过半年多的时间。但是,除了神会多年前的气息,肖骁霄实在是记不起什么来了。大家没有停留,继续向南前进。

李辰钰告诉大家,根据他的判断,大约四十分钟就能够抵达江口镇了。话说间,六人就出了月溪镇。远远地看见一个人从远处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肖骁霄正感觉似曾相识的时候,人已经到了跟前,居然是凌峰。凌峰告诉大家,他不想那样傻傻地死等着,待到差不多的时候就骑着舅妈家的自行车接他们来了。凌峰的这个迎接措施,让大家更加消除了“探险”的心里,更加轻松舒畅起来。大家听一边凌峰介绍沿路风水,一边由衷地发出赞叹之声。但是转眼间,拐了一个大弯,江口镇到了。

江口镇,通往雪峰山腹地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一个十字路口,沿着三二○国道继续往西南方向前进,往前走不远,就要翻越崇山峻岭、悬崖削壁的雪峰山公路,进入雪峰山的另一边的怀化境内。另外一个方向是到了这里拐离三二○国道往东南方向,穿过一片原始森林,提防着野猪的进攻,进入罗溪镇,也就是肖骁霄和凌峰童年的故乡。但是按照计划,大家的目的地就是这里,肖骁霄强忍心中的遗憾,和大家一起欢欢乐乐。

凌峰带着大家先去舅妈家里吃午饭。凌峰的舅妈一看上去就是一个随和亲切的人,大家没有陌生的感觉,就和凌峰一起称呼她为舅妈,乐得她心里开了花。来了七头“野猪”找食,把舅妈给忙坏了,但是她始终是心里乐呵呵的,把珍藏已久的野猪腊肉拿出来招待大家,吃的七人大呼小叫、风卷残云。尤其是刘梅和袁丹凤全无平常淑女的矜持,看来,唯有大山深处、森林之间才能够让她们彻底放松。肖骁霄和刘梅不时地相互偷看一眼,会意微笑。

饭毕,在舅妈招呼着大家早点回来午饭的声声叮咛中,七人开始游玩江口镇。说实话,镇子太小,尚且没有什么繁华之处,全是因为好奇才有兴趣所故。但是,肖骁霄最向往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由蒋中正这个中共的“运输大队长”亲笔题词的纪念碑处参观。这是肖骁霄自己收集资料研究多时的一个课题,雪峰山抗日史。这个连刘梅他也没有说起过,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无法释怀的疼!

凌峰带着大家穿过了几条小街道,就看到了一个紧靠镇子的小山包,上面赫然矗立着一个纪念塔。大家很快就登上去了,才看清上面写着:

雪峰山会战纪念碑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

七人没有了刚才的嬉戏欢笑,个个肃然起敬。

肖骁霄凝望着英雄纪念塔,眼角不禁有点微微湿润。爷爷,爷爷,爷爷,肖骁霄不禁喃喃自语,他无法平静兄中的波澜,此时此刻,他还不能确定爷爷到底是不是雪峰山抗日史上的无名英雄。刘梅自然感觉出来肖骁霄心中的不平静,她拉了拉他,并且关切地看着他,期待着他能够告诉她,也告诉大家他心中的感动。

肖骁霄清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缓缓地告诉大家他关注了很久的雪峰山抗战故事。这种心态,仿佛一个白花花胡子的老爷爷,正在给自己的孙儿孙女们讲一个英勇的抗战故事。

肖骁霄最初关注雪峰山抗战,主要来自父亲在工作之余寻找爷爷的坟墓。父亲告诉肖骁霄,爷爷是因为反抗日本人而被“日本猪”杀害的,至今没有找到安葬的地方。从此,肖骁霄就比较注意搜集雪峰山的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