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漂泊家传奇--漂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部分(第1页)

正史的评价,总是“历史的必然”,这个也必须承认,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老是这么打下去,杀下去,老百姓也受不了。人们当然期盼和平安宁、富足祥和的生活,于是“市场需求”产生了,“政治魔王”也因此诞生。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之后,山川河流天下一统,城镇集市货币一统,至此,焚书坑儒恶滔天,百家争鸣烟消尽,百花齐放云散去。

而“高考取材”无非就是更为温柔的“焚书坑儒”,乃封建主义思想幽灵数千年历程的一个延续。如此这般,肖骁霄感觉到,在三秦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过“政治文明”这样的概念,政治就是尔虞我诈,亦是战争杀戮,更是谎言愚民,因此也就可以推测开来,政治是文明的天敌,硬是将其剥离开来的,还是这个“封建主义之冥冥幽灵”。

肖骁霄的脸色相当凝重,甚至有点沉郁,曾子中当然想像不出来肖骁霄为什么看到这些“奇迹”而鲜有笑容,唯一能够揣测的就是高考对他的打击可能太大了吧,可是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该说的,想到能够安慰的,早就饕空了大脑的容量了。

不久,三人就坐在旁边的一个地方休息,徐剑宏对肖骁霄说:“我想还有这样一个办法,如果你实在不想去复课,还可以去成|人学院学习,拿到的文凭国家都是承认的。”

肖骁霄没有太在意,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何为成|人学院,自己是成|人了么?于是说道:“成|人学院,是什么样的?”

徐剑宏解释说:“其实就是为了某些人追求文凭而存在的,一般都是正规大学的附属部分,但是还要参加每年的成|人高考。”

一听说是跟正规大学纠缠在一起的,肖骁霄就有了兴趣,连忙问入学方式和学费,文凭有没有效果。徐剑宏一一解释清楚。肖骁霄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心中好象有了一点点的放松,因为他觉得自己好象就缺一张文凭。

徐剑宏继续说道:“如果高考考不上,又想学点东西,还要有一个文凭,还可以参加自学考试。”

肖骁霄自然也不明白自学考试为何物,问徐剑宏:“自学考试又是什么样的方式呢?”

徐剑宏说:“原先一般都是一些在职人员在自己家里学习,也不耽误工作,获取文凭的一种方式。但是近年来,很多高考落榜的学生也参加这种考试,于是很多大学就开了培训班,有些学校的自学考试班都是跟正规大学生一起上课的,效果很好,文凭的含金量要比成|人学院的高的多,社会认可的程度比较高。我觉得你读读这个也是不错的。”

肖骁霄关心入学条件,就问:“怎么入学呢?”徐剑宏说:“很简单,参加过高考的都可以报名,录取也很容易,只要你交学费就可以的。”

肖骁霄想了想,说:“你们学校有自学考试么?”徐剑宏说:“有,但是最好能够找牌子响一点的学校,我们学校的牌子不响。自学考试的话,牌子越响越好。”

肖骁霄“噢”了一声,就说:“那就再考虑考虑其它地方的了。”

曾子中说道:“确实可以找找看,这样能够减称很多压力了。”

于是,肖骁霄决定,回去以后就跟父母商量,去读自学考试。其实肖骁霄实在是怕复课的时候无颜面对过去的老师和同学,他想逃离长河,逃离雪峰山。

这样一来,曾子中觉得肖骁霄的心情好象轻松了一点,脸色也不象开始那么难看了,于是就提出来,去华清池玩。肖骁霄和徐剑宏自是听从他的安排,一行三人租了一个三轮摩托车,往前赶去。

这个华清池,也叫华清宫,有很多文人骚客在这里流连,留下了不少带有哀怨色彩但是意境深远的诗歌。从华清宫看远处就是骊山,学文科的当然并不陌生这个地方,大体上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的是让一个叫褒姒的妃子笑一笑,点燃了只有到了国家危机时刻才能够点燃的烽火台。反正诸侯上当,周幽王最终丧命,东周和西周以此为一个分界岭。后来数百年以后,又来了一个李隆基皇帝,叫唐明皇,就在这骊山的脚下,为了让自己“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妃子杨玉环吃上新鲜的荔枝,于是调动国防力量,以六、七日时间快马飞驰数千里的速度,从蜀中、南海之地运送荔枝,“飞”往华清宫。悲呼,为了一个女人,举国家之力和国防运输之交通,劳民伤财之恶行,罄竹难书。

诗人杜牧,用蕴含深广的角度写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荒诞的皇室统治和畸形的情爱故事,进行了深刻有力但又沉重无奈的揭露。后人评价这首诗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思想境界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也正是从这个号称中国发展史上最为强大时代,产生了“八股取士”的制度。这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小鬼政治”对华夏璀璨文化的再一次无耻的强暴。如果说“焚书坑儒”是中国封建社会初始阶段最为强大时期“小鬼政治”对文化的残暴摧残,那么“八股取士”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小鬼政治”对文化的温柔摧残!

“八股取士”制度从这个大唐开始完备,到晚清的“百日维新”运动为止,不知道多少书生成为“小鬼政治”的牺牲品。而看看《儒林外史》,我们在对“八股取士”吃人不吐骨头的丰功伟绩表示强烈愤慨的时刻,也知道“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的内涵,原来,今日的高考,谁能不说是“八股取士”之鬼魂不散的再一次延续呢?

是的,人们一方面会谴责“一朝功成万骨枯”,另一方面又痴迷于“一朝功成”的荣耀尊贵和万千宠爱,那管来年芸芸众生的“万骨枯”。这就是人类阴暗心理最为真是的写照。试看华清宫,浓缩了多少封建文化的虚伪嘴脸。

就象这里的温泉,还是当年那个杨贵妃在这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无论是什么才子的诗文,都对这个女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作为男人,人们是羡慕李隆基的,只是作为小民,人们是痛恨李隆基的。

殊不知,臣民并不否认帝王不可以拥有爱情,但是“血缘政治”和“裙带政治”的杂交,终将产生畸形的“小鬼政治”,又以这样的“幸福爱情”终于建立在因为“小鬼政治”造成臣民痛苦的身上,终于“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