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活一世:废物皇子君临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实战练兵(第1页)

戚正青原来是赵勤麾下的一员大将,可惜被卫宿给惦记上了,于是使奸计离间赵勤跟戚正青,致使戚正青家破人亡,要不是卫宿的“搭救”,戚正青早被赵勤砍了脑袋。

也因为这个原因,戚正青才会加入到卫宿的叛军中,甚至还率兵打败过赵勤的军队,但至始至终戚正青还是为自己的身份而耿耿于怀。

此番前来围攻赵麟,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卫谭将戚正青带在身边,而戚正青知道赵麟的身边是猛将如云,所以打算死在赵麟的手上,也不算辱没了他的名声。

“原来是戚将军,请坐。”赵麟道。

有赵麟开口,唐云解开戚正青身上的绳索,有唐云在戚正青身边,他也不怕戚正青突然暴起,对赵麟发动攻击。

何况唐云知道,就算自己反应不及,赵麟身后的裴安跟尉迟豪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戚正青要是敢乱来,绝对是必死无疑。

“谢蒙王。”戚正青也干脆,在椅子上是正襟危坐。

“如今卫谭等人均已授首,戚将军可愿随孤征战天下?”赵麟问道。

戚正青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摇头道:“罪民助纣为虐,更是曾经率兵击退过良王的军队,良王身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跟罪民有关,罪民不敢再奢望其他,只愿速死。”

赵麟心中暗叹,这戚正青为人过于光明磊落,不识官场险恶,先后被赵勤跟卫宿坑了一遍,如今孑然一身,生无可恋,自然是一心求死。

虽然戚正青的武艺还达不到赵麟麾下武将的第一梯队中,但在第二梯队里也算是顶尖的,加上骑兵第三营几经扩充后达到一万人,也需要戚正青这样的人来协助唐云。

于是赵麟开口道:“戚将军之事,孤亦有所耳闻,如今将军仇人只剩卫宿一人,为何将军甘愿就此死去?”

“启禀蒙王,罪民先是良王之将,后改投卫宿,虽非亲自动手,但良王或多或少也是因我而死,若是再为您效命,杀死卫宿,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何况在蒙王面前,卫宿也是时日无多,等到了阴曹地府,罪民再找他讨个公道吧!”

赵麟笑了一声道:“你不愿因私怨为孤效力,那孤问你,戚将军你可还记得……令尊的遗愿?”

戚正青闻言一愣,随即想起多年之前,他的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戚正青的手道:“为父命不久矣,只望在九泉之下能见你征战沙场,夺回柳、石二州,一雪国耻!”

看到戚正青陷入沉思,赵麟趁热打铁道:“攘外必先安内,孤已布置好一切,只待平定大楚乱局,接下来就要跟狼图国还有金狐国开战了。”

“戚正青!你的理想是什么?”

赵麟突然抬高音量的质问,犹如当头棒喝,让戚正青回过神来,他跪倒在地道:“征战沙场,驱逐蛮夷,护我大楚大好河山!”

“罪民愚钝!请蒙王恕罪!罪民愿为蒙王效犬马之劳!”

赵麟看向唐云,唐云会意,立即将戚正青扶起来,赵麟笑着道:“以后你就是唐将军的副将,协助唐将军统率骑兵第三营。”

“谢蒙王!”

唐云对于戚正青的本事是十分满意的,见赵麟将戚正青命为他的副将,帮他减轻负担,他也是高兴地向赵麟道谢。

收下戚正青后,赵麟命林广跟鲁奚开始劝降阳州各座城池的守将,并告诉他们赵虞身死的消息很快就会传过来。

果真,一开始有的守将还对于投降这件事情徘徊不定,而在收到赵虞战死的消息后纷纷打开城门,投降了赵麟。

当然也有一些死忠分子,固守城池打算顽抗到底,不过他们兵力少,加上不管是手下的士兵还是城中的百姓都不向着他们,所以赵麟大军一到,这些守将就被手下的人给杀了。

而茗州方面,由于经历过田明跟赵虞的长期互相攻伐,导致不少城池有些破败,周伯瑾的大军可以说是长驱直入,根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就将茗州纳入囊中。

如今整个大楚,赵麟的敌人只剩下占据京都的南宫晟,占据庆州的卫宿,还有占据泰州跟灵州的赵鑫。

大楚历513年,赵麟命二十万大军攻入灵州,赵鑫亲率大军抵抗,却是节节败退,根本挡不住赵麟大军的脚步,最后被赵麟的大军赶出灵州。

同年,赵麟大军兵围霸城山,与乔涵暝的大军展开拉锯战,由于早就计划攻打霸城山,所以赵麟的大军对于山地作战并不陌生,甚至比乔涵暝手下的人还要熟练几分。

双方拉开架势是打得有来有往,大战了三个多月依旧是不分胜负,只是乔涵暝很快就发现,赵麟的大军似乎有一些异样。

霸城山,乔涵暝山寨的大堂中。

“你说什么?赵麟在拿我们练兵?”东方钰大吃一惊道。

乔涵暝点点头,苦笑着说道:“经过弟兄们的探查,赵麟军队的数量虽然没有变化,但总能够看到成批的生面孔,后来还是晏兄弟拼死打探才得知其中缘由。”

按照晏智兴探知的情报,是赵麟在将茗州、阳州收入囊中后兵力大增,即便经过一轮精挑细选还有高强度的训练,但整体的战斗力依旧有些下降。

所以赵麟以这些新兵为大部队进攻灵州,打算通过实战进行练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新兵变成老兵。

然而赵鑫在灵州的军队实在有些不够打,赵麟都没有怎么运用计谋,正面硬刚的情况下都能够把赵鑫赶出灵州。

只是这样一来就尴尬了,赵麟的兵力又有所增加,但是预期中军队的战斗力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反倒比之前还要不如。

无奈的赵麟只能够“就地取材”,将枪口对准乔涵暝一行人,让新兵轮着上战场,跟乔涵暝他们打起了拉锯战。

总的来说效果不错,乔涵暝的大军战斗力比赵新的要高一些,配合上地利的优势,恰好达到给赵麟新军练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