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金樽雪上市(第2页)

他发现,马匹市场的销量最高……怎么会呢,马匹市场又不参与过年赶集,人流量应该很少才对。梁庆百思不得其解,叫负责盯着马批市场的仆役去打探一下。

销量次高的书摊就是八方客栈和杏花村了,这倒也很好理解,客栈么,旅居无聊的人多,杏花村,买酒的人多,这两类人都挺爱听故事的,有钱又有时间,愿意慷慨解囊。

梁庆微一思索,吩咐盯八方客栈和杏花村的仆役去告诉老板,捆绑销售,和周围置办年货的看看能不能合作一下。

排兵布阵完毕,梁大将军又坐回了狐皮椅里,听着外面人声鼎沸,思量着万一这本书卖不到五千册,他的抽成能不能回本,真是亏大了,宋凌霄这个小狐狸,只给他抽一成,他当时怎么被忽悠的就同意了呢?

这卖书,比开青楼麻烦多了,青楼是定点卖服务,卖书却要涉及仓储物流,还有各个地段的铺货也要随时跟上,再加上卖点的提炼,宣传海报的绘制……半天一本书只卖一两五钱银子!真是吃力不讨好的辛苦活儿!

“报!辰时末(9:00),厨役市18册!”

厨役市是什么黑洞书摊啊!

“滚蛋,你下次晚点来,卖那么点还好意思第一个报!”梁庆忍不住踹翻了面前的小马扎。

仆役瑟瑟发抖,那能怪他么,厨役市离得最近,又没啥销售,闲得无聊,他可不就来得快么。

“报!辰时末,八方客栈87册!”

“报!辰时末,杏花村66册!”

“报!辰时末,马匹市场202册!”

……

这一次的销量有所升温,梁庆将马匹市场、八方客栈和杏花村这三个销售点的计数人员留下来,详细地询问了一番。八方客栈和杏花村两个书摊,按照梁庆的指示调整了策略,和年货捆绑销售,销量有所上涨。而马匹市场则是自动升温,将近翻倍,无他,在马批市场买书的人,都是一箱一箱买的,他们自带运输工具,也不是专程来置办年货的,看见有新奇玩意儿,手头又阔绰,就一箱一箱买回去,打算给周围的亲朋好友看个新鲜。

梁庆还没想到,竟然可以这样,他思路转进极快,在赚钱方面堪称举一反三,立刻想到,如果将来凌霄书坊再卖书,可以考虑和驿站舟马结合,一路沿着官道和运河,铺货铺到江南去,专打“伴旅”“夜航”之类的名头,一定能拓展出一条宽广的销售渠道来。

梁庆忍不住给自己点了个赞,梁庆,你真是个销售天才。只不过为了这三五千两银子的生意,如此卖命,实在是有点寒碜。

梁庆又在纸上记下了:辰时末(9:00)——465册。

中午吃饭的时候,梁庆出去兜了一圈,在老李水面铺子吃了个饭,看了一眼厨役市的书摊,这地方选的着实不好,两边挂着血糊糊的死猪,地下是一笼一笼乱扑腾的肉鸡,任谁也不会在这种环境下产生阅读言情小说的欲望吧。梁庆皱了皱眉头,招呼书摊摊主过来,给他点钱,叫他挪走,去马匹市场帮忙。

梁庆吃完水面,沿着厨役市前面的路散步,散到午时末(13:00),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回去面对上半场的销售情况。

午时末(13:00)——566册。

上半场销量总计:2587册。

梁庆算完账,心中一阵乱跳,按照这个速度,一天加起来,约莫能有5000册!

早上第一场听报数的时候,梁庆还以为自己凉了,没想到只是市场还没热起来!

而且,这《金樽雪》毕竟是新鲜货,大家刚看见,未必就想买,一大早来的人,肯定还是冲着置办常规年货去的,等他们置办的差不多了,这才有闲心来看点新鲜的东西,于是,《金樽雪》的销量也在午时达到了巅峰。

只是不知道下午的情况会怎么样,下午,很多集市摊点都撤摊了,人流量也会快速下降,等到申时末收摊的那半个时辰,准保销量要砍半。

梁庆不觉又忧心起来,绕着桌子踱起步来。

这时,一个仆役前来通报:“老爷,宋老板来了。”

梁庆精神一振,叫快把人请进来,不一会儿,便有个熟悉的身影撩起帘子进来,是宋凌霄。

宋凌霄的心情似乎很不错,面颊被外面的风吹得红扑扑的,看见梁庆时,黑溜溜的眼睛一亮,兴冲冲走上来,满是期待地问道:“梁老板,情况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