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繁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部分(第1页)

放军已经通报要尽量避免双方的伤亡,但是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之下,想要不伤亡也不是可能的。

高高盘旋在台湾上空的大型预警机密切地注意着台湾沿海一线驻军的动态,由于主动性立体扫描雷达的使用,不论是运动中还是静止的敌对目标都巨细无遗地显示在飞机内部的立体雷达屏上。在经过分析处理之后,具有一定威胁性的目标被自动筛选出来并经过加密后传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集团军的指挥部内,经过作战信息系统自动分解后相关信息直接转送到了处于前线的125师的师部内。在125坦克师师长庄克强身边的作战参谋用鼠标轻轻一点之后,作战指挥系统自动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解,然后及时地传送到下层各作战单位。

7914团第3营营长曹黎光正兴奋地从坦克内的信息系统屏幕上读取要攻击的作战目标和自身参数,作为第6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对台陆战的第一炮就是曹黎光放的,这是一件令他非常自豪的事情。

由于视觉屏电脑大量装配到部队,所以现在的坦克内部信息系统所占空间要比以前小很多,而这些剩下的空间可以用来增加装甲厚度,以便于增强坦克自身的防御能力;也可以改装成油舱,以便于增强远程能力;还可以用来增加弹药,以增加对敌打击能力。而且由于根据维度理论开发的能源缓释技术也在部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在的坦克同样油料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原来行程的7—9倍左右。所有的这一切都决定了这将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由于来自预警机的信息支持非常的充分和准确,曹李光所率领的先遣部队在精确打击的情况下很快就把台军的防线撕开了一条巨大的口子。现在的他们正在挥军直入,以便于尽快地占领目的地——台北。至于如何收拾后面的那些溃散的台军,那就是后续部队的事情了,曹黎光根本不会去操心那些事的,事实上从作战信息系统显示出来的信息也是如此,后续地面部队在125师撕破对方防线后马上就进入了战斗,并且很快把防御台军的有生力量紧紧地压缩到了一个非常狭窄的地带。

一边命令3营和6营的士兵尽快把投降和逃跑的台军归拢起来,王晚年团长一边命令包围台军179团和132团的1营、2营、4营和5营最后一遍对台军喊话,如果再不投降的话,就必须使用雷霆手段了。毕竟时间非常的紧迫,又不能对他们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这种时候只好使用大范围麻醉弹了。

由于后续部队和先遣部队不同,他们主要是对残余台军进行包围和收编工作,中央军委为了减少多部门协作间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特意对队伍进行了整编,每个后续师由6个团构成,而每个团由6个营构成,这样每个后续师的队伍规模就扩大了一倍。虽然这样带来了人数增加的管理困难,不过由于作战信息系统的普及使用,再加上官兵的素质整体较高,所以最终的结果倒是减少了管理分支,大大提高了战场管理效率。

听到1营营长报告自己说这股台军死活不肯投降,王晚年愤愤地挠了挠自己的光头,骂了声“妈了个巴子”。在他看来自己真的够点背的,同样是团长,别的团遇到的都是软柿子,基本上一包围之后只要喊喊话,再假装性的冲锋两次,被包围的台军马上就会投降。可自己到好,遇到的净是硬骨头,在刚刚撕破台军海岸防线的时候就遭到了132团的拼死抵抗,本来就快把对手完全打垮的时候,台179团又顶着空军的轰炸硬生生加入到了防御之中。

把手中的搪瓷缸子重重地摔到战地指挥车的地板上,王晚年命令各营在冲锋一次,这次一定要把对手的士气冲垮,最好逼他们举白旗投降。在王晚年看来,别的兄弟部队到目前还没有人大规模使用麻醉弹,如果自己用了的话,那可真的丢脸丢到家了,那叫自己还怎么回去见人。

看到团长仍然命令强攻,旁边的作战参谋小吴实在忍不下去了,“团长,我们不能这样。从战场简报来看,我们面对的这两个团是台军的王牌团,难打是正常的。而且我们的兄弟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300多名,这已经超过了上面指定的300名的标准了。不能再打了!”

“什么?”听到小吴的话,王晚年不由得一怔,“这么快就超标了?”

不相信的他亲自察看了作战信息系统上的数据,是的,自己的6517团名已经变成了红色标志,那表明自己所在的团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军委定的每次战役上限。奶奶的,心里面暗暗地骂着,王晚年只好收回刚才的命令,重新向所属各营下达了新的指令,“马上停止攻击,带好防护面罩,等待空军投弹。”

另一方面,小吴也帮王晚年通过作战信息系统向空军发出了投递麻醉弹的请求,并将准确的地标位置同时传了过去。

台军132团代理团长黄东源从临时壕沟里偷偷地抬起头来,听到解放军的炮火突然间稀疏了很多,敏感的他知道下面很可能面临的是更加猛烈的冲击。透过望远镜看去,解放军的兵力“好好地”把自己和179团给包在了里面。

“该死的!”狠狠地骂了一句,黄东源拍了拍被刚才那密集的炮声震得头脑发晕的传令兵小顾。看着小顾茫然的目光,黄东源只好轻轻地给了他几个耳光,为的是让他能够赶快从刚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看到小顾的状态略有好转,黄东源马上命令道:“给我通知179团团长宋元丰,告诉他共军可能要发动总攻了,我这里的人基本上打光了,这轮攻击肯定是撑不住了。让他们尽快自行突围吧。”

顿了一下,黄东源接着说道:“小顾,你这次去了后就留到179团,别回来了。”

“是!”小顾敬了个礼就沿着坑道走去,可刚出去没有几步就突然跑了回来。原来他被炮火震得晕了头,直到现在才明白过来代团长的话是什么意思。

一把抓住黄东源的胳膊,小顾哭道:“黄哥,你不要这样。我们要死一块死好吗?”

听到小顾的哭声,黄东源也有些动情了,略略环顾了一下周围,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兵,稀稀拉拉的几个完好的士兵正在那里默默地抽着烟,空洞的眼睛望着天空,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看到这些,黄东源知道,自己接手的这个团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战斗力了。

由于团长所在的指挥部在战斗一打响的时候就被共军端了饺子,几十发炮弹把整个指挥部炸得片甲不留,自己这个副团长如果不是正好在兵营中巡视的话,一样会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还好手下的弟兄们够拼命,再加上179兄弟团的几十救援,采样自己挣了这么久。

唉!想到这两个台湾最精锐的陆军团居然被打成这个样子,黄东源的心里就一阵心寒。这仗真的没法打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所有的弟兄都回不去了。现在的他想起了大陆经常宣传的一句话“都是一家人,自家人不打自家人。”

可能不打吗?一方面大陆一定要收复台湾的,另一方面台湾的政客们又偏偏要闹独立。对于两方来说,只要有一方能够放手,这仗就根本打不起来。可为什么哪一方都不肯放手呢?黄东源实在想不通这些,在他看来,大陆不应该出兵,毕竟都是中国人。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如果台湾独立的话,那么台湾人就不再是中国人,既然自己都不承认是中国人了,那么大陆出兵也就不算是自家人不打自家人了。

把心头这些烦乱的思绪压下去,黄东源对这小顾瞪起了眼睛,大声骂道:“怎么?你敢不听老子的话?别忘了你还欠我的30多万的赌债呢,想死?没那么容易!给老子好好的活着,等我突围出去了我还要找你还钱呢。快滚!”一边说着,一个大耳光跟着就打了过去。

大概是被黄东源的这个大耳光打晕了,也可能是被凶狠的语气吓坏了,小顾迷迷糊糊地掉头向通往179团阵地的巷道走去。

等到黄东源目送着小顾走过弯道再也看不到背影的时候,绝望的他重重地坐在了地上。却没有提防旁边围上来几个弟兄。

看着他们每个人不善的面色,黄东源心里暗到不好,难道他们要闹兵变?

事情还真让他猜对了。看到黄东源对小顾的态度,这些台军士兵知道在下一次共军的冲锋中一定是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这本来没有什么,仗打到这个份上,作为代团长的黄东源能够和自己生死与共,就算是一起死了谁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可黄东源错不该把小顾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