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繁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部分(第1页)

,如果把芯片切割机现行运去,就需要派出一部分人去运输和看守,如果等所有的设备都包装好一起运输的话,就可以省下这些人力更快地完成任务。不过既然马昆仑低声下气地说这些,而且还是在卢家兄弟在场的情况下,岳琪也不好不给他这个面子。

利用吊车把装有芯片切割机的集装箱吊上卡车,在马昆仑一声令下,在岳琪担忧的目光之下,司机发动起油门,向着火车站的方向驶去。而马昆仑看到在这里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随即跟着告辞,自告奋勇地驾车为设备保驾护航去了。

一边跟着前面的运输车开着,马昆仑一边担心地看着天。现在已经快到中午了,可天空却根本看不到一丝晴朗的感觉,整个滨城的天空好像被一个极大的罩子罩住了似的,充满了压抑的死气沉沉的感觉。不会今天就变天吧?可千万别变天啊!马昆仑心里面不停地打着鼓,思虑着万一天气真的突然变化了该怎么办。虽说滨城是北方城市,可由于被海洋三面包围,再加上其本身是一个不冻港,海水本身调节气温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使它每年的冬天并不怎么冷。这虽然是好事,但在现在的情况看来却未必是好事了,现在还有很多工人和官兵没有离开,他们负责着大型机械的拆卸和边疆的防护,一旦滨城的气候真的发生突变的话,已经适应了温暖冬天的他们能够渡过急剧到来的严寒吗?

似乎是为了回应马昆仑的遐想,天空的雪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而且伴随着越来越强烈的风声。熟悉北方气候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大风降温天气。而如果伴随着降温的是大雪的话,那么这场严寒必将是十分残酷的。

仰望着天空中越来越密的雪花,不只是马昆仑一个人开始锁紧了眉头,视觉屏生产基地的岳琪也出于同样的忧虑之中。据丽娜之前偷偷透露给自己的消息,一旦天气发生突然的变化,很可能就意味着气候的异变已经开始,到了那时候,太原、石家庄沿线以北地区都将变为高危区域。如果天气变化后还没有尽快撤出的话,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的阴影。依据往年的常识,滨城在国庆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下雪的,对滨城人来说,国庆的时候下雪那是哈尔滨的专利,这个时候一些健壮的滨城人只穿着一件衬衣就足够了。可今年的气候真的不正常啊,难道……,难道真的这么快就要到来吗?

伸出手来接住一片冰晶玉洁般的雪花,岳琪心里面在默默地祷告着,雪花啊,雪花,请你告诉我,真的就要变天了吗?我真的很想早点赶到阿飞的身边,有他那宽厚的胸膛依靠,我什么都不怕,可我现在必须留在这里,毕竟我是这里的老总啊,这里还有这么多设备需要包装和运输,我真的离不开啊。小雪花,请你帮帮我,帮帮我好吗?多给我一点时间好吗?

不知道美丽的雪花是否听懂了岳琪的心语,只见它在岳琪那小巧的手心中慢慢地、慢慢地收缩着,渐渐地化成了一滴根本看不出来的水渍。

滨城火车站的站长常远彬急躁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根据他的经验,如果下大雪的话,那么火车的出行将非常困难和危险,而如果不出行留在这里的话,那么等待人们的也只能是死亡。就在刚才,中国气象中心的专家给他打了个电话,因为找不到马昆仑,手机也没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气象专家只好把电话打到常远彬这里,毕竟他这里是目前整个滨城最关键的地方,他一定可以想办法找到马昆仑的。

在电话里专家告诉了他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北极突然形成了一股极强的冷空气流,不,按照该专家的话来说,应该是一片冷空气团,正在全速向南下。根据中华1号航天站传回来的卫星云图,整个俄罗斯已经基本上被该冷空气云团覆盖,由于云团过厚,具体情况不明。不过估计如果没有事先作充分准备的话,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无法活着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了。该专家沉重地说道。

另外,该专家还传达了来自中央西迁小组的命令:由于该云团已经快速侵入我国境内,并且以日益加快的速度南移,目前已该冷空气云团主体已经抵达哈尔滨,中央特命令在东北地区的所有人必须立即撤离,不得延误!

听到这个消息,常远彬顿时惊呆了。如果不是马昆仑不在办公室,又因为疏忽而没有带手机的话,自己一定不会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知者不惧”,之前自己这个生于齐齐哈尔的东北人还以为这次全球性气候异变最多不过是将降温而已,自己在老家那么冷的地方都没在乎过,在滨城就更加不会在乎了,更何况习惯冬泳的他自认为身体是很棒的。

不过就算常远彬又傻又笨,他也能明确地知道专家话里说的“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无法活着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是什么意思。也正是因为如此,受到如此剧烈信息冲击的他根本无法平静下来,现在的他已经发动了所有可以支配的人去寻找马昆仑,时间不等人啊!

从中华1号空间站看去,整个地球的云层表现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这不是由于地球污染状况下降的结果,也不是通过超高倍相机拍下来的放大图像。整个地球的云层分布现在变得异常简单,这似乎和洛仑兹的混沌理论不符,毕竟根据一般人理解的《混沌学》看来,大气中任何一处的微小变化都会引发巨大的气候变数。不过在中华1号上的宇航员却不这么认为,在赵一飞维度理论的熏陶下,宇航员们认识到了复杂本身也可以通过简单来转译自身。

在赵一飞分析出地球可能发生气候突变之后,他就通过远程航天公司的“后羿2号”和中华1号空间站取得了联系,当然,这种联系是在各方人士默许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的太空中,中华1号空间站主要负责观测北极以南的云层状况,而“后羿2号”则主要负责观测南极以北的云层状况,两者的观测范围在赤道发生交叉,这样也便于更好地确定这次全球性灾变的基本情况,从而尽可能地保障人类在地球上的继续生存。

而根据赵一飞维度理论的研究,作为复杂系统的地球气候一旦发生剧变的话,其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维度衰减期,而这一维度衰减一方面表现在新的气候状况下闪电模式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作为气候主要影响因素的云层简单化,这种简单化正是其维度衰减,或者称之为降维的主要表现,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很可能已经难以逆转,至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赵一飞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他也只能根据维度理论推测地球气候维度的这一衰减过程可能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也可能只经历几年就能完成。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完成,这就需要观测气候基本因素的维度演化情况和整体的维度变换情况。

不过在赵一飞看来,如果现在的气候剧变来的越猛烈,那么其恢复较为稳定气候状况的时间可能就越短,毕竟维度的衰减不是无限的,一旦超过了气候作为复杂系统本身能够容忍的程度,那么该系统会自然地把它拉回一个适当的稳定区。

在宇航员杨震中的眼中,从太空中望去,现在的北极已经完全被一股巨大的云团覆盖,无论是借助肉眼还是一般的光学照相机,都无法对其穿透。而更可怕的是,这一巨大的云团好像魔鬼一样不断地吞噬了周围的一切,就算是以肉眼来看,其吞噬的速度都快得足以让人惊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在这一超常的云团形成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气象卫星都作了充分的观察,但由于无法合理的计算其扩张速度,他们只是根据一般的云团发展推断其在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会由于自身旋动能力的不足而渐渐扩散,最终形成几股强冷空气流而已。

而中国由于赵一飞等人新的气象模型的建立,中华1号空间站的宇航员通过计算整个地丢表层云团的分维值马上得出了该云团不同于以往的结论,从而做了继续的跟踪。也正是因为持续的跟踪,中国气象中心才能够准确地估算出该云团的影响能力和对我国北方的威胁状况。而俄罗斯和加拿大、冰岛等国则错失了这样的良机。虽然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及时通知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可惜的是这一善意的警告却没有引起对方足够的注意。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气象中心的专家才会沉重地告诉常远彬俄罗斯人民很可能不会度过今年的冬天。

现在的滨城到处是一片寂静,由于孩子们已经被提前送到了西部,没有了小孩子的城市又怎能喧闹得起来呢?岳琪轻轻地往手中哈了口气,虽然穿着薄羊毛衫,可一阵阵的寒气还是从四面八方的裹来,看来自己还是真的要回去加件衣服才好呢。岳琪心里想着,不过却不好意思这样做,毕竟自己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如果表现得那么弱不禁风的话,会让下属怎么看自己呢。

不过在她旁边正在帮着捆绑包装带的卢氏兄弟倒是发现了岳琪的秘密,两兄弟悄悄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都把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向岳琪递去。

看到他们的动作,岳琪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热流,多好的两兄弟啊。不过她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谢谢你们。我不冷,你们穿着吧。”

为了怕他们误会自己嫌弃他们的衣服,岳琪接着道:“我办公室里衣服还多得很,你们的衣服少,还是自己穿着吧。免得到时候赵叔叔见到我的时候埋怨我没照顾好你们。”

听到岳琪这么说,两兄弟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在他们正在视觉屏生产基地紧张而温馨地工作着的时候,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刹车声,马昆仑已经随着集装箱运输车到了火车站。现在的他,正在向站长室走去。

第五章救援

目瞪口呆地盯着眼前的屏幕,杨震中不知所措了。就在昨天的时候,赤道附近还没有发现强烈的气旋存在,可在刚才的一次扫描中,却发现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几个巨大气旋体在赤道附近形成。天哪!急剧动荡的气候变化太快了,以至于杨震中发现自己已经再也不能用过去的气象学眼光来看待地球现在的气候演化状况。

本来赤道附近一向是热带气旋的高发地区,在气象研究出身的杨震中看来这本来没有什么,但是从来没有发现现在的气旋居然能够迅速地合并形成巨大的气旋体,从这一点看来,赵一飞对地球气候所作的基于维度的分析是正确的,是的,现在就算是根据杨震中的目测都可以知道,对于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气旋流来说,由于气旋数量的急剧下降,其分数维度发生了很大的衰减,而这一衰减却是同时伴随着少量恐怖的大型气旋的生成,这就是作为复杂系统的气候在维度衰减中的一种自适应表现。

担忧地凝望着从赤道缓慢地移动的几个巨大的气旋体,杨震中知道虽然在太空中它们看起来不算什么,可对于地球上的国家来说,相应地区已经处在了巨大的龙卷风影响之下。显然,来自地心的地磁异常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地球的整个大气层,从而也影响到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气候。看来,人类真的要面对剧变的气候了!幸好赵一飞提前发现了这一点,幸好中国已经作了最大的准备。想到这里,杨震中的心里不由得一阵庆幸。

与杨震中在太空中暗自庆幸的同时,地球另一面的美国总统却正在对美国空天联合部队的负责人,三星上将斯卢卡博格大发雷霆。懊恼的福罗在听到里奥斯汇报说美国在太空中的武装和侦察卫星在短短的不到几分钟时间就被不明国籍的武装卫星全部摧毁,他的第一反应是今天一定是愚人节。可他随即马上就想到了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根本不可能是什么愚人节。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美国的科技始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他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为了转移众人盯着自己脸上的那种目光,福罗急中生智把矛盾转向了斯卢卡博格。

其实在福罗看来,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即使不用调查,即使没有之前唐纳给自己提供中国科技发展报告,福罗也能够猜测出来这一定是中国捣的鬼。可是,现在的他需要时间思考,而争取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别人解释,那么自己就可以尽可能全面地权衡后果,而不是在匆忙中做出决策,毕竟在这个时候,一旦做出什么决策,其结果很可能对某个国家或民族具有灾难性的结果。这不同于那些小国,美国可以有把握全面控制,实在不行可以采用灭族的政策,只要美国的国力不受大的损伤,其他国家也只能是敢怒不敢动。

可中国不一样,它同样是一个核大国。这样的国家拥有和美国同等对抗的能力,那么,对中国动武就需要考虑更多的后续影响,比如一旦发生双方无法控制的情况,两国一旦大面积使用核武器,那么整个世界将被毁灭,而如果不使用核武器打消耗战,那么其它国家一定会借这个时机崛起,就像当年美国借两次世界大战崛起一样。到时候得不偿失啊!

心里反复地考量着这些,在福罗琢磨不定的时候,斯卢卡博格上将的话语引起了福罗的注意。

带着愤怒而又无奈的表情,斯卢卡博格不无沮丧地解说着卫星被毁的后果:“可惜的是,由于高空侦察卫星被摧毁,我国的远程核打击能力将会大大下降,没有了高空侦察卫星的指引,当洲际核导弹位于太空中的时候,他就像失去了眼睛的盲人一样,不能够对原有的初始打击目标设置进行修改,而如果要强行修改的话,由于无法进行新坐标的有效确认,再加上来自高空侦察卫星的路线校正,那么我国的核打击精度将会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还想对对手进行有效核打击的话,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全面核覆盖,而不再是以前的经济覆盖。而在打击后,我们也无法进行打击效果估计。”

听到斯卢卡博格这么说,福罗不由得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说来,如果真的要和中国开战的话,那么美国的核威慑的作用显然下降了。

斯卢卡博格上将的话并没有完,黯然地看了众人一点,他继续说道:“更可怕的是,如果对手在太空中的武装卫星没有被我方武装卫星摧毁的话,那么我国的洲际导弹很可能根本就无法到达对方的国土。根据我国掌握的情报来看,和我国一样,对手的天网系统也是比较完善的,他的武装卫星所载有的激光系统完全可以做到在太空中拦截我国的洲际导弹。”虽然没有明说,但斯卢卡博格上将话中所暗示的对手是哪个国家,对在座众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而如果真的要对这样的对手实施核打击的话,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只能是全面发射,只有这样对手的武装卫星才‘可能’无法摧毁我国全部的洲际导弹,以较大的损失换取部分导弹抵达对方境内。”斯卢卡博格上将继续解释道。

最后,不放心的斯卢卡博格上将又补充了一句更让在座众人情绪低落的话,“即使突破了对方的防御网,到底对手还有多少手段可以对付打过去的洲际导弹,我们并不知道。”

听了斯卢卡博格上将的解释,在座众人高涨的愤怒情绪好像被倾盆大雨兜头浇过一样,沮丧和失望的情绪一下子弥漫到会场之中。

为了缓解这样的气氛,同时也为了让低落的士气能够重新找回来,里奥斯用眼神暗示福罗应该说两句鼓舞人心的话。

“先生们。”稍稍清了清嗓子,福罗用自己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把这种衰败的气氛赶走。“听到了斯卢卡博格上将的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