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繁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部分(第1页)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全身器官便全部坏死,强悍的“基维”人身体也无法抵御高能粒子的冲击。

“恒星透析罩”的调整并没有完全地消除影响,作为充满活力的恒星,那颗壮年期的恒星可不像衰老期的恒星那么稳定,那么容易欺负。不知道是为了报复“恒星透析罩”对它的骚扰或是蔑视,巨大的日珥不断地爆发着,一拨又一波热浪就这样洒向太空之中,整个“唐卡”星系充满了炙热的死亡威胁。

而受到恒星肆虐影响的“恒星透析罩”再度变得不稳定起来,它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旋转着,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方位。这些都是控制舱内机器的自动调整,因为呆在控制舱内的太白这个时候早已经被刚才扫过的高能粒子杀死,他已经没有能力影响透析罩的动作了。

更加不幸的是,太白在临死前根本没有来得及关闭“恒星透析罩”,以至于它始终在工作着,不断地从其所面对的恒星和行星上面透析着元素。而这种行为更是加剧了恒星的肆虐,也让恒星和行星的轨道变得更加的不稳定起来。

这个时候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作为自动滑向引力平衡区的“恒星透析罩”来说,其在太空中滑行的过程是非常恐怖的,不断引起恒星与行星的颤动。这种短距离的颤动虽然对恒星来说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但这种颤动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它预示着本来较为稳定的恒星轨道变得不稳定起来,这也就是说,这样下去恒星可能演变成为“彗恒星”。

所谓“彗恒星”,指的是非常罕见的恒星失去了本来的稳定性,反而像普通的彗星一样在太空中游荡,直到重新建立起来稳定的平衡为止。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要知道这种“彗恒星”的存在必然会引发宇宙中的局部甚至全局性的结构变化,其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太白当初考虑过这种情况,并且始终在极力避免着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不幸的是,它还是成为了现实。

恒星的颤动越来越强烈,它们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呆在星系中原来的稳定区域,就连来自遥远的其他恒星的万有引力现在也无法束缚它们运动的冲动。在不断的越来越强烈的颤动之中,三颗恒星都脱离了原来的轨道,相应地“唐卡”星系的行星也都离开了原来的轨道。

不幸之中也是有着幸运存在的,宇宙之母并不是不肯眷顾“基维”人。在如此巨大灾难的情况下,它还没有忘记给整个星系保留一颗恒星,只有那棵肆虐非常的壮年恒星和衰老的恒星甩了出去,向不知名的前路奔去。

同样幸运的是,由于强大的母星系引力,那颗壮年的恒星只跑了一光年左右便再次处于平衡点上,不过它还是倔强地带走了几颗“唐卡”星系的行星作为自己的伙伴。而新形成的这个星系就是后来蝗虫出现并进行重元素透析的那个星系。

另外一颗衰老的恒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逃离的方向没能够让他在短距离之内找到平衡点,就这样一直漂流了下去,形成了难得一见的真正的“彗恒星”。不过对于“基维”人来说幸运的是,由于引力平衡的改变,这颗“彗恒星”最终是被外在的强大引力场扯碎的,而没有变成一颗红巨星,而这可以说有着太白很大的功劳,是他改变了该恒星的内部结构。

如果让它在旅途之上爆发的话,那么恐怕所有的“基维”人还是会被其产生的高能射线杀死,毕竟就算是再强悍的“基维”人也还没有能力和高能宇宙射线相抗衡。

而对于“基维”人来说,这次天文灾难造成了行星空气失去大约一半,地壳发生剧烈变动,整个算起来,“基维”人的人口损失居然达到了70%左右。这和当初通过超距离航行迁移的数字居然正好巧合,这一巧合不能不让“基维”人常常感慨宇宙的公平性,虽然“基维”人通过这种方法度过了灾难,但却没能够改变只有30%人口逃脱的结局。

这次事故引发的“唐卡”星系震荡持续了足有100万年,在这100万年的时间里,一个“唐卡”星系分裂成了两个星系:一个就是现在“基维”人所生存和居住的“太白星系”;另外那个则是由那颗壮年恒星带走的几颗行星构成了一个较小的星系。

而之所以“基维”人把自己所居住的星系命名为“太白星系”,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基维”人中不世出的天才,虽然因为他的失误让“基维”人的总人口损失了大约70%,整个“基维”人所载的生物圈中物种数量下降了50%以上。

但对“基维”人来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在他们看来,这种自然的选择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它要比“基维”人主观地确定哪些人可以迁移,那些人不可以迁移客观的多。也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挂念,才让“太白”不但没有被其后人忌恨,反而永久地记住了他。

太白所造成的星系崩溃也让整个“基维”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就拿星系本身来说,之前的“唐卡”星系包含着20多颗巨大的行星,这还不算那些规模较小的行星和大行星的卫星等等。但在灾难之后,可怜的“太白星系”只包含了不到6颗行星,以及一些较小的卫星。

当然,这些卫星原来多是别的行星的卫星,在灾难的过程中重新被俘获的,还有一些本来属于小行星,也在灾难之中改变了原有的属性,由行星的位置降到了卫星的地位。而一些较大的卫星则幸运地转换成了行星,它们应该算是大灾难中的受益者之一吧。

而在大灾难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基维”人了。虽然同样损失了巨大的人口,但毕竟此时的“基维”人还是“基维”人,是自然的“基维”人。在这种客观的筛选下,至少保障了“基维”人社会的公平性,这也让“基维”人原有的社会、经济、科研、政治等等体系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在“基维”人的演化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不过除了这些让他们心安的“好事”外,实际上“基维”人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人口总量的损失就不提了,除了这些损失之外,科研人员、战斗人员、社会人员等等方面也损失惨重,以至于在大灾难发生后整个“基维”人社会中科研人员的总数还不到150万,这和之前的将近700万之众显然是没法比的。

幸运的是,在科研人员的损失中绝大多数主要的科研骨干并没有损失掉,除了“太白”这样的天才外,其它领域的权威科研人员只损失了不到20%,这也让“基维”人能够在短短的几万年间慢慢地把大部分原有的科技发展捡起来,并且还继续进行着开创。

而太白提出的“恒星透析”技术则是一个特例,首先是基本上所有和该技术相关的科研人员基本上都死于大灾难之中,就连资料也基本上都留下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遗憾。但对于“基维”人来说,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遗憾,但这一技术总是容易让人回想起那场空前的灾难。

在“基维”人看来,虽然他们是一个好战的种族,但他们并不是一个喜欢毁灭的种族。“恒星透析”技术太恐怖了,如果继续发展它的话,恐怕可以很轻易地摧毁一个星系。如此恐怖的技术最好还是不要研究的好,这是“基维”人科研人员得出的一致结论。

也正是在这种信念的约束之下,“基维”人没有继续发展“恒星透析”技术,而是让时间的长河慢慢地把它那一丝一毫的痕迹都慢慢地抹杀掉了。当然,这里面应该除掉极少数的领袖人物,作为历史中无法忽视掉的一页,'奇·书·网…整。理提。供'他们还是了解这一技术的恐怖的。

显然,作为现在“基维”人领袖的崇永光还是略为了解一点这种技术的,虽然在他看来恐怕除了“基维”人中的天才——太白之外,应该没有任何种族、任何智慧生命能够提出这种可怕的构想。

不过在今天,在看到了“蝗虫”的资源掠夺方式后,崇永光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宇宙的发展并非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多样性让其它种族得以开发出了这种可怕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了资源掠夺方面。

在这个时候,崇永光的心头有那么一刻是如此的后悔,他后悔自己没能够冲出前辈的桎梏,为什么自己不让科研人员继续研究这种技术,哪怕只是破解它的技术也可以呀。

不行!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根据探测器所获得信息和分析,“蝗虫”们在发现“太白星系”蕴含的巨量重金属之后是绝对不会就此错过的,它们一定会像“基维”人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