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基建]我儿秦始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第2页)

赵馨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每年冬天,就算是权贵士族之家,也有不少老人孩子因为过冬艰难而丧命。

她弄出来的毛衣毛毯等物虽然让许多人冬天好过了不少,但一件毛衣需要羊毛数量实在太多,一般人还真做不了,等到毛衣保暖人尽皆知后,一些有钱人开始竞价,导致羊毛价格居高不下,能穿得起毛衣的人久更少了。

反倒是灰炉,一个陶制的容器,一个会竹编的匠人就可以做出来,木炭可以自己烧,木屑可以自己做,就算去买价格也不高(碎木炭价格不高),一大口袋也不过一两钱,一次只要一小把……

取暖的代价太低,几乎没有限制,如何不让人激动?

谁家还没个老人孩子呢?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咸阳城内便几乎人手一个灰炉了。

灰炉的做法很快从咸阳城传开,没多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甚至传到了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的百姓都有了更便宜的取暖办法。

一日难得天晴,赵馨从街上走过,竟看到几个老人在太阳底下,优哉游哉地坐在凳子上踩着灰炉取暖,同时与旁边的同伴说话聊天,脸上的笑容让人看了不仅会心一笑。

这样的画面,在之前几年可很难见到——

为了取暖,只要是手上没活儿的人,大多会乖乖待在床上,轻易不会下床。

虽然也有布匹昂贵,很多百姓并没有那么多布匹做衣服,只能一家人共穿一件衣服或裤子,许多人不得不留在床上的缘故,但冬天无处取暖的原因更大。

赵馨不免动容,又让人将手炉与汤婆子都做了出来。

但因为手炉与汤婆子都是金属制作,价格昂贵,即便生产出来很长一段时间后,也不曾如灰炉一般引起轰动。

手炉还好,小小一个放在手上,既能取暖还美观,倒是引起了不少有钱的权贵士族的追捧——

毕竟灰炉又大又笨重,提在手上不够美观,也与自己身份不符。

但汤婆子,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

汤婆子的主要作用是睡觉的时候用来暖脚和暖床的,但这东西价格昂贵,又是睡觉的时候使用,不存在美观与否的问题,除了确实有钱的人家,其他人根本就对其不感兴趣。

赵馨发现之后也不气馁,正好这时候,秦国的墨家子弟已经通过她送去的火炕图纸,成功做出来了一个火炕,并让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馨。

与此同时,手下也从咸阳城附近收罗了几十斤鸭绒。

火炕这东西几乎没有太多技术难度,只要成功做出了第一个,找到了诀窍,之后随便找个人跟着做上一两次,便可以独立掌握火炕的技巧。

所以秦墨那群黑科技大佬们在吃透火炕的构造后,很快就对这东西厌倦了,转头就开始研究起其他东西。

赵馨怎会轻易放过这群大佬?

她直接将此事报给秦王嬴稷,让他自己去感受了一次火炕的取暖效果。之后都不用赵馨说,秦王嬴稷便直接下令让这群秦墨带几个做火炕的徒弟——

带徒弟的办法,也只能是亲自带着造火炕。

而他们要造的第一个火炕,自然势在秦王嬴稷的宫殿。

赵馨在火炕研究到一半的时候,其实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取暖办法——

地暖。

并非现代那种在地面上铺设管道的地暖,而是故宫那种类似火炕的,在宫殿前面与地面齐平的地方建一个炉灶,让烟气从宫殿地面建的烟道流过,然后进入宫殿那面火墙(有夹层),从而达到取暖效果的地暖。

地暖建成后,整个宫殿都会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