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凤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部分(第1页)

“哐啷”一声,茶碗失手摔在了地上,杨学宗瞪大了眼睛、张大着嘴,已经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好了!

那日水笙与皇帝的密议,本应是非常机密的,除了他们两人再无人知晓。然而不知为何,就在隔日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宫廷,顿时朝廷之上阴云密布,人心惶惶,两个皇子的心腹为各自的主子着急的同时。更多人采取了观望的态度,静待事情地发展。

杨学宗好半天才能有效组织起自己的思维,回想起今日官衙中各官员的异样表现。不由恍然大悟,暗自懊恼自己对政治实在太不敏感。

“大人。若能成为禁军统领,又身兼左丞相,以后大人便可一跃登天了!这是好事啊!”余翔热心地说。

杨学宗却毫无喜色,皱紧了眉头道:“禁军统领是何等重要地职务,又怎会轮到我这外人来担当?这流言怕是有人要对付我。试想,如今二皇子一手把持京城军力,若是知道我有取其而代之之心,还不用尽方法来对付我?”

余翔的笑容一凝,僵在当场。

杨学宗叹了口气,续道:“其实最令我担心地,还不是这个。这条流言牵扯到两位皇子的储位之争,只希望不要是真的,否则朝廷必将大乱啊!”

余翔道:“大人。您回绝了那么多次二皇子的延揽,他一向将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以后让他继承大统。大人您可就麻烦了!以属下看,还是支持太子殿下来得好。毕竟他为人仁厚。又在多方面需仰仗大人。”

杨学宗看了看他,心中叹息。对政治不敏感并不代表他对其中的曲折不明白。

“小余。为何你一直在帮太子说话呢?”

余翔一惊,脸色一红,“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属下该死!今日太子府地洪先生对属下说了这些,属下觉着这样对大人确实好,才冒昧说了出来,望大人恕罪!”

杨学宗看着他年轻的脸,有着不正常的臊红和紧张,知道他并未全说实话。这京师的花红柳绿确实是个腐蚀人心的好地方,稍微一个把持不住,便是余翔这样战场上勇猛无铸的勇士也难以抵挡。然而他毕竟心地还算踏实,并未真的有什么歪念邪想,否则也不会在自己面前坦言此事。想了想,终究是没有点穿他。

“罢了,罢了。你也是一片好心。不过既然洪先生都出面了,那恐怕这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太子一党已经在行动了啊!洪英乃是太子的头号智囊,他都动起来了,看来此次怕是真的要动真格了!太子明显想要拉拢自己。

离开北疆,一来是无法抗拒皇帝地命令,二来也曾希望通过任职左丞相,至少给北疆的将士们争取一点好的待遇。要知道朝廷多年来忙于内斗,由于他地不肯妥协,执掌兵部的方凡没少给他苦头吃。镇守北疆地官兵,打着朝廷最难打地仗,却拿着朝廷最次的补给,要不是自给自足和北疆百姓地支援,缺衣少粮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打下那么多的胜仗。只是,每次看着手下儿郎因为缺少医药、粮食而受苦的时候,他的心中就如刀绞一般的疼。

原本以为就算入主朝堂,仍可作个不偏不倚的中间人,没想到还没上任就发生了这种事情,逼得他不得不作出一个明确的选择。

其实他的选择余地也有限不是么?两个皇子中,二皇子与他一向不睦,如今又盛传他将取其而代之,就算有心投靠,怕也不会被接受吧?

况且他本就不喜欢二皇子拥兵自重,且不顾长幼有序,谋夺太子之位的举动。长叹一声,他挥了挥手,对余翔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余翔不敢多言,施了一礼,转身走出去。

虽然洪先生要他劝说大人的举动未能完全成功,但他并不着急。大人也是聪明人,当知如何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日后有机会再加把劲,不难达成目标。

而此时,给杨学宗带来无尽烦恼的洪英,却在东宫中忙得不亦乐乎。

不知从何处、何时传来那诡异的谣言,他和太子都是大吃一惊。首先的反应就是有人故意作乱,然而这个谣言的目的却不明。但跟其他人不同,东宫接近后宫宫掖,发生在栖凤宫中的事情迅速传了过来,当下两人判断,怕是这事八九不离十了!

李荃更是想到水笙和李峮的关系,唯恐也被人抖露出来,更是希望此事当真,父皇快快传位于他,才能保护得了她的安全。

当下太子的人马全面动了起来,加强了对后宫的注意,以及对李峮人马的监视,同时大力招揽那些还没有投向己方的官员。

洪英拿着一个小包走进来,李荃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中抬起头来,欣喜地看着他。

“如何?”

“贵妃娘娘差人送了这个来。”

洪英将包袱放在桌上,打开来,却是八朵绢花。

“这……”两人都有些愣怔。

李荃派人去问水笙实情,她位居贵妃之位,栖凤宫又在她的隔壁,当是最清楚此事的人。

“娘娘这花……是否预示着什么?”洪英盯着那八朵花,似乎看久了就能看出妖魔鬼怪的真身来。

一句话却提醒了李荃,想起初识时水笙对他说过的话。

顿时兴奋起来:“是真的!”

“什么?”

“水笙已经告诉我了,此事千真万确!”

“殿下如何得知?”洪英彻底迷糊了。

李荃小心翼翼捧起那八朵绢花,笑着说:“八朵花的花语,兴旺发达,吉祥如意。”他看着洪英仍有些不明的眼神,“八及意味着发。”

“原来如此!”洪英抚掌叹妙,“娘娘果然聪颖过人!以数目拟音,便是被人发现了也无法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