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洪荒:东皇钟在手但不敢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圣旨帝旨(第1页)

烛箭的记性不错,接了装铜锡的戒指,说起后羿弓的事。他们吃完早饭时,好多人围在家门口,也都说后羿弓的事。

这在先知城竟是一件大事。

从家去传送阵的路上,好多人扶老携幼地来围观,跟看大象逛街似的。不是看桑天子,他平时进出,没这待遇;也不是看烛箭,他来回转悠多次,也没这待遇。大家围观的是这件事——又有人要拉开神狩弓……

他们压根忽略桑天子拉不开弓的可能性。给人徒增压力。

同时他们也忽略了,桑天子始终没碰过几次弓箭。如果认真地阐述规则,桑天子根本没有资格去尝试神狩弓。那是拉弓,不是表演力量,最起码得有一个神弓手的名头吧?哪怕是一个部落的神弓手,他也不沾边。

但先知的名号可以代表一切。

进了传送阵才好一些。因为大家虽然想看热闹,但不愿意花传送费。何况就算他们愿意花钱,负责传送的巫师和大祭司们,也忙不过来。

羿部落倒没有那么见怪。

虽然有人宣传,但人口密度在那摆着,来也来不了多少人。

再加上这里的人见多识广,拉开神狩弓,不是没见过,就算这次是先知,又有什么稀奇?更让人觉得稀奇的反而是八卦:

“先知吃那么好,还那么瘦?”

“听说先知是大巫转世呢。”

“后羿大人已经回归娘娘怀抱,我听说,只要是大德之巫,便能让后羿弓震动。不知道这传说会不会应在先知身上?”

“先知这身板,一天能吃一头猪吗?”

“先知喜欢吃猪,还是地凤?”

“听说先知城还有第八座传送阵。”

……

乱七八糟的,吃饱了撑的……

进了烛箭的家,里面有不少人,学习制作弓箭,打铁,当然也少不了端茶倒水。院子里种着一棵大树,遮住了很多秘密,屋子里摆着许多木头,后院里搭了一个高高的棚,里面放着一个巨大的、堪称法宝的炉子。

那火炉与大地相接,取天地灵气,形成一缕美妙的火焰。

它虽然很小,但比火井还纯粹。

烛箭可以用这火炼出风铜!

桑天子很欣赏这里的摆设,问:“你的神狩弓,是哪一把?”

烛箭说:“先知,稍等片刻。”

神狩弓不在外面,被藏了起来,要取出它,必须得经过一些仪式。老人们对这仪式很熟悉,年轻人也了解过程,孩子们跟在后面,高声吟唱他们并不理解的声调,做他们并不熟悉的动作,但比划着,就汇聚成齐舞。

舞到了最高潮,才把弓请出来。

抬弓的是四个学徒,都还是孩子,用木棍挑着一张比人还高的大弓。他们背后还跟着两个人。一个人扛着箭矢,另有人把一块铁木的截面当靶子,他要把他放在指定位置上。然后测量步数,回来转告大家。

他们要根据自己对拉弓人实力的判断,设一个为难人的步数。

若是让人第一箭就射中,人们会嘲笑他的,说他不懂事。若是碰到难缠的人物,还会找茬,说他看不起人,那就不好看了。

桑天子试弓,难办又不难办。

难办,是说他没有个参考。因为桑天子压根没有射箭记录。

好办,只看他大步飞跑就知道了,他只是在之前射中的记录上多加几步。

所以抗靶子的人从后门跑出去,往山上跑,跑到一块石头前,又走了六步,刚好凑成了三千两百步。跑个来回都要不少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烛箭为大家普及神狩弓的历史,和后羿射日的传说。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桑天子挺麻木。

射个箭而已,还有那么多前戏?

这大概就是法不轻传的现实表现吧——只有把一切庄重化,复杂化,让人不能轻易得到,大家才会珍惜。就像桑天子拿出的那些食物,如果每次只拿出一点,拿出来之前,先庄重地祭祀一番,请后土娘娘尝尝,一定会引起细水长流的轰动。而他偏偏要简化,直接在食堂开伙,短短时间便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