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后妈女主的垫脚石她不干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买不起就别看(第1页)

实际上,这时候的人们并不怎么过周末,也没有休息日这一说。

毕竟乡下种田只看天色不看星期几,城镇厂区基本全年无休,除非是某些固定岗位,以及必须隔段时间就调休的夜班岗和全天轮换岗。

金城是个小城,除了县城和城内几个区都有的供销社和国营饭店,百货大楼只在位于红星区的市中心有一栋,距离许白棉他们住的工人家属区相当之远。如果纯走路,最少俩小时。

这也是他们今天下午的目标地点。

所幸,纺织厂家属院出来就有去往百货大楼的公交车,一人两分钱。这还是因为许白棉他们上车的位置已经算是“城区”,据说,更远的煤场家属院那边,光是坐车就得一人四分!

挤挤挨挨地上了车,四个人根本不需要主动靠近,就被人给挤得被动聚成一团。

还是贺钧川人高腿长,双手一拦,就让许白棉和小贺瑜安稳地待在“包围圈”内。许白杨就站在贺钧川旁边,也帮着挡住其他乘客的拥挤。他俩一个冷脸一个凶悍,的确有效地“震慑”了一些不该有的行为,直到下车,许白棉都没感受到被迫随波逐流的痛苦。

就是人还是有点多。

许白棉不自觉地长吐一口气,感觉自己还是有点晕车,哪怕在城里呢,这公交车也晃荡的厉害。她已经不敢想去县城的那些车该是啥感觉了,这么一想,许白棉突然转头问许白杨:“二哥,你去下乡坐车得几个小时啊?”

之前许白杨一直不提,许白棉也就没多问。她只能从其他人家里有下乡的来推测,但毕竟没见过。

许白杨表情不变,走到许白棉右侧,平淡道:“我下乡的的地方是距离公社得走一个小时,到县里是四个小时,骑自行车应该会快点,不过大队只有一辆车,很少外借。”

许白棉“哦”了声,已经脑补出来交通不便、生活艰难的知青生活,走在最左侧、和许白棉中间还隔着一个贺瑜的贺钧川,突然也开口说道:“蓉城内的交通比这边好些,但军区家属院不在城里,平时交换生活物资都是到镇上去。”军队所在驻地自然要远离城区,军区家属院当初就在附近修建的,只能说是稍微靠近城镇,但还是比不上城里头的便利。

或许是不想让许白棉担忧,也可能只是单纯想要提前透个底,贺钧川又简短地说了几句,将家属院到镇上、到城里,又或是去附近的村子距离,他都一一讲了遍。

听到这些,许白棉算是喜忧参半。

忧的自然是去哪都不太方便,所幸驻地附近本来也有相应的生态圈,不至于生活不便。喜的是那边够远,肯定能够远离女主,至于男主韩磊?也不知道韩磊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以后不会再为了女主而帮亲不帮理吧?而且,韩磊和贺钧川不是一个团,住的应该不算近?许白棉心想着,谨慎地没有提及这方面的事。

她不是许小玲,不会把什么事都挂在嘴边,以至于随时想要吐出去。许白棉深谙沉默是金的道理,这也是她这么多年还能安安稳稳混个好名声的缘故。

听贺钧川说完了蓉城相关的事情,几人也差不多来到了百货楼外面。

即便是星期天,百货楼的人也不是很多,还大多数处于只看不买的状态。

不过,叫许白棉没想到的是,不少都是同龄的年轻人在逛,多数是单人,偶尔才会去哪个柜台问上一句。

“也是准备结婚的?”许白棉心里猜测着。

贺钧川看了看周围,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票,扭头问许白棉:“我这边有工业票,你看你想买点啥?收音机?”

“手表票我也有一张,”这张纯粹是拿错了,当时出门比较急,他妈又担忧着大哥的独女,随手就给塞到了票夹里,“你要不要看看?还是等到蓉城再买?”

“收音机?手表?”许白棉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贺钧川说得应该是“聘礼”的一部分,除了钱,只有少部分人家才凑的齐三转一响和三十六条腿。她倒是没想到,贺钧川带着她来还有这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