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漫漫仙凡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部分(第1页)

“没事,不知者不为罪!”水寒见鲁夫服软,也就不为己甚。

“那么,各位,在下就告辞了!”

水寒双脚在地上一点,身形如大鹏展翅般地弹起,几个起落间就只剩下一个黑点,转眼间没入密林中,完全失去了踪影。

……

三山峡一个不知名的山谷内。水寒嘴里念念有词:混沌分阴阳,阴阳化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灭而归混沌,此为道之循环也。阴阳者,天地之二气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何为金,金曰从革;何为木,木曰曲直;何为水,水曰润下;何为土,土爰稼穑。五行相生相克,相冲相和,故识五行,借五行,天地无物可阻矣……

水寒一边念着这些口诀一边掐土灵诀,只见脚下的泥土好像变得柔若无物般,承受不住水寒的重量,水寒的身体慢慢地融入泥土中,消失不见。过了一会儿,只见水寒的身形突然又从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中冒出,乍一看,还以为水寒是一个已经能够凝形的植物妖怪,可以凝出真实的形体,脱离本体而出。

水寒身体一晃,又消失在大树中,不久,又从旁边的水潭中跃出。简直是神出鬼没的,如果现在的水寒被凡人看见,一定以为是碰到了妖怪。

其实,水寒是在修炼《五行遁法》。

自从跟彭芳她们分开之后,水寒就一个人在森林里闯荡。以水寒现在的修为,只要不是碰到三阶以上的妖兽,就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他一路漫无目的的在森林里走了一个多月。采摘到了很多灵药,也遇到了很多一阶、二阶的妖兽,但只要不是三五头呆在一起的,都被水寒轻易地收拾掉。总的来说,也算是小有收获。不过,却再也没有遇见如圣灵果这般珍贵的灵药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闯荡,水寒终于知道了这里明明地域十分宽广,群峰林立,为什么却叫三山峡了。原来是因为这里是邛崃山、大蒙山和贡嘎山等三座大山的交汇之处。但是却没有找到任何的古遗迹。

水寒来到这个山谷之后,发现这个山谷的灵气十分浓郁,便在这里停留了下来,一直静心修炼《五行遁法》,这门法诀是水寒在正一教的藏经阁第二层发现的。按理来说,五行遁属于一种基础遁法,应该放到藏经阁第一层才对,但不知为什么正一教却将这门法诀放在第二层。藏经阁第二层,只有筑基期弟子才能进入,水寒也是因为这次选拔赛中取得了前三十名的成绩,才有机会踏入第二层,并得到了这门他心仪已久却一直寻觅不到的功法。

水寒在修炼这门遁法之前,碰到敌人,基本上除了正面对敌之外,没有其他手段可以选择,更遑论其他保命的手段了。所以如果碰到不能力敌的的对手,就十分危险。

因此这门五行遁法对他而言十分重要,是最后的保命手段之一。关键时刻可以用来躲避那些不能力敌的敌人。比如用土遁之法潜入地底,一般修仙者在战斗的时候都会使用神识来搜索敌人,但神识遇到有形的物体时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一般筑基期修仙者的神识只能探查到地下数十丈的距离,和水寒现在差不多。而且用神识探查有形物体对神识的损耗十分厉害,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非用不可的时候,修仙者都不会去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五行遁分为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和土遁,要修炼五行遁法,首先就是要能够感受到天地五行灵气与物质之中的五行之气,才能调集身体中的五行之气与之呼应融合,从而假物而行,做到身在物中仿若无物,穿梭万物。一句话就是:万物丛中过,片物不加身。

在这方面,水寒这个身具五行灵根的废物终于有可以骄傲的地方了。这五行遁法好像是为他这种五行灵根的修仙者量身打造的一门功法,金、木、水、火、土五气他都能够很容地感受到,因此这门遁法他修炼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在这门法术上,像彭芳这些单灵根修仙者反而不容易全部练成。当然,如果只修炼火遁的话,彭芳或许会很容易就能练成,但其他的金遁、木遁、水遁和土遁恐怕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都不知道是否能够修炼有成了。

这种遁法单单只会一种的话用处不是很大,必须要在相关的环境下才能使用。假如只会土遁,那么就只能在泥土之中行走,但天地五行相生,土生金,土又养木,一般地底之下都有各种矿石,和树根等杂物,如果只会土遁,就有可能一头撞进矿石里再也出不来。只会水遁,就只能在水里施展。

水寒一开始练习的时候遭遇过这种情况,他在山谷里练习土遁,土灵法诀一捏,身形一动就出现在数十丈深的地底,看到自己身体处于泥土之中却没收遭受到任何挤压,也没有气闷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跟周围的泥土融合在一起了一般,没有了身体,走到哪里,哪里的泥土就变得柔软,将水寒融合进去。兴奋之余,便在地底游走起来,没想到却一头撞上一棵大树的树根上,直撞得水寒眼冒金星,差点直接在地底晕过去。

后来,水寒慢慢有了经验,在练习的时候将神识散开,实时观察前方的物体是何种属性,便可以更换为相应的遁法。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要时常更换不同的遁法,让水寒很不习惯,但为了以后在修仙界历练的时候多一些保命的手段,能够活得长一些,还是努力练习着。经过近两个多月的修炼,他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做到心神如一,随发随收,在金、木、水、土四种遁法之间任意转换,在神识发现前面物质的属性的时候,就就会很自然地施展出相应的遁法,不会和刚练习的时候一样,要停下来转换遁法才能继续往前。

至于火遁,由于现在没有相应的修炼环境,水寒无法修炼,只能经口诀和印决记熟。等有机会了再进行修炼。

………【第九十七章 噬 灵 鼠(上)】………

“我的五行遁法已经修炼的差不多,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现在再到森林里去闯荡一番,三山峡这么大,我才走了很小的一个角落。应该到处看看,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水寒思忖着,身形一动,转眼间就没入土中,失去了踪影。

这是水寒第一次用五行遁法赶路,发现地底的世界跟地面上的不一样,地底缺少万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显得死气沉沉的。神识能够查探到的范围内,除了泥土,石头,树根和一些零星的矿石之外再无他物。

水寒的法力还浅,只能深入到地底数百丈深,再往下就会感到压力陡增,身体无法承受;还有,施展五行遁法的时候要调用身体的五行之气跟身体所处之地的物质相融,对体内灵力的消耗也不小,水寒现在无法使用五行遁法长时间赶路;再有,在地底行走的速度跟在空中御剑而行,速度只慢简直是不可以道里计,更不用说跟使用专门的飞行法器赶路相比了。

水寒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地,因此也不强求速度,就这样一会儿土遁,一会儿木遁,一会儿水遁地赶路,虽然速度慢点,但也可以继续修炼五行遁法。

……

地底的一个幽深漆黑的山洞里,“吱吱吱,吱吱吱……”一群群的老鼠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打洞,有的嘴里叼着一些野兽的血肉,甚至有的嘴里还衔着一些散发这淡淡灵气的药材。显得十分繁忙但有序。

“噗!”一声轻响,水寒的身影从石壁里现出。原来,水寒在用五行遁法赶路的时候,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便从土里钻出。刚现出身形,水寒耳朵里便充满了“吱吱吱,吱吱吱!……”的声音。

“难道是进了一个老鼠窝?”水寒心想,随后取出一颗夜明珠,就着夜明珠所发出大光芒环顾四周,发现山洞里到处都是老鼠,密密麻麻的,不知有多少只。这些老鼠一见水寒进来,都“吱吱吱”地叫着四散而逃,转眼间就全部逃入那些被它们打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像蜂窝一样密集的老鼠洞里。

“还真是进了一个老鼠窝了!”水寒转身便要离去,突然发现这个山洞好像不是天然形成的。整个洞壁坑坑洼洼的,有很明显人为挖掘过的痕迹,地面上到处都是一堆堆的石头,这些石头显然就是从洞壁上挖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