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阿杏(作者:shisanchun)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部分(第1页)

图案,明珠的腰带,碧绿的翡翠玉佩,鲜红色的璎珞穗子。一身华贵的装扮将他的风lu俊秀衬托得淋漓尽致。

看到巧莹进来,胡陵轩微微一笑,俊美的脸庞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浅浅的红,透出一种妖异的柔和。“总算是见到姑娘了。”胡陵轩声音轻轻的,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他13岁就有了通房丫头,很早他便知道怎样的笑容,怎样的语气会得女子的欢心,自然,一般的女子他还不屑于用此手段,可是对于美女,用些手段让对方臣服于自己,实在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他的家势,他俊朗无匹的外表也是他的利器之一,只要抛出这些利器,他看上的美人从来还没有逃过他的手掌心的,相信此女也是一样。

不,也不是每个女人都吃他这一套。就有个女子让他无计可施,每一次的交锋都让他灰头土脸。

此女除了阿杏还会有谁?

想起阿杏,胡陵轩灼热的心思就像是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顿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此时,巧莹已经盈盈地走过去,款步姗姗,秀美飘逸。

她走到离胡陵轩两米远的地方,敛衽为礼,声线柔美,就像一根羽毛轻轻骚动对方的心。

“巧莹特来面谢公子对小女子的一番厚意。公子的诚心,实在是让巧莹感动不已,巧莹无以为报,以后只有更加地精进自己的表演,来回报公子。”这自然是一番场面话,巧莹心知肚明,对方又怎会纯因为她的表演而打赏她呢?

说完后,巧莹缓缓抬头,一双妙目看向胡陵轩,眸如秋水,莹光流转,双颊生晕,如此娇羞柔媚的美色让胡陵轩为之一怔。

他双手虚扶起巧莹,笑着说道:“姑娘不必多礼,姑娘的芳名原来是叫巧莹,纤云弄巧,莹莹生光,好名字。还真是人如其名!”

巧莹微微一低头,一抹微红在脸上绽放,端的是艳丽无匹,“公子谬赞了,巧莹不过寻常姿容,哪能入公子的宝眼。”

“姑娘要是寻常之姿,那这世上就没有美人的存在了。”他的声音中有种使人窒息的温柔,让人不知不觉地沉醉在其中。

巧莹看着他那双亮如星辰的眼眸,年轻的心不知不觉地沦陷。

胡陵轩请巧莹在桌旁坐下,自己在另一边坐下来,翩翩公子,彬彬有礼,没有任何越礼的行为。这更是让巧莹心生爱慕。

两人聊了一会,巧莹尽量向对方展现自己的美,自己的知书识礼,显示出自己有别人寻常女子的另一面,展现在胡陵轩眼前的是她的清新脱俗,才貌双全,是她的兰心蕙性,娴静端庄。尽量要让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只有让对方的一颗心系在自己的身上,才能让对方将自己纳入门。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巧莹便起身告辞,如果急于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模样,只会让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掉价。胡陵轩也没有相留,风度翩翩地将对方送了出去。

巧莹走出去后,一直守在门外的永华的走了进来,他走到胡陵轩的身边,回头看了一眼巧莹里去的方向,说:“公子这位姑娘态度冷淡,似乎不是那么好收服的!”永华年纪虽轻,但跟在公子身边,见多了他的风流韵事,倒也瞧出些门道来。

胡陵轩轻轻一笑,重新在桌旁坐下,心思灵巧的永华立刻将茶恭敬地送入他的手中。胡陵轩喝了一口茶,满意地看了他一眼,便说:“如果真是冷淡,就不会这么急于地表现自己,她这是有所求,只要她有所求就好办!她面上的冷淡不过是她是一种策略罢了,手段也不见得高明!”胡陵轩的语气中透出些微的轻蔑。

怕就怕那种毫无所求的,那才是真正的冷淡,稍一靠近就能感觉到对方从内心深处冒出来的冷漠,让人无可奈何,无处着手,可是对她的迷恋与思念,却如跗骨之蛆,去之不得,还偏偏甘之如饴。

这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不可言喻的感觉。

胡陵轩脑海中浮现出阿杏犹如明珠美玉的面容。不禁轻轻地,长长地叹了口气。

正当巧莹一门心思想夺得胡陵轩的心的时候,戏院与流动戏班杏家班正式签了契约。杏家班每一个戏子都与戏院签了5年的时间。杏家班之所以肯归入听松,原因正如阿杏所料,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生活的他们实在是受够了颠沛流离的苦。能有一份稳定的生活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而他们通过对戏院的观察,也确定了这绝不是什么陷阱阴谋,所以很痛快地签了契约。老班主为戏子们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只是戏院的新戏种让他们有些不太适应,但为了一个月5两的月银,全班的戏子都在努力的适应中。

戏子已经确定下来,便开始排新戏了。第二个戏本依然是英雄豪杰的故事,毕竟是给男人看的,热血一点总是没错的。鉴于杏家班的戏子们没有什么经验,而听松有经验的戏子都在排老戏,抽不出空来,所以新戏便由阿杏和凌老板一起指导。

杏家班的台柱是一名叫高青莲的戏子。也是那种男身女相的,这便决定了他不能演主角的事实,哪个观众受得了心目中的英雄是个捏兰花指,眼波妖媚的人呢?所以主角便由戏班的一个武生来演。

高青莲自然不高兴,自己本来是戏班的台柱,以为签了新戏院可以再大展宏图一番,没想到却让自己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而主角却是由一个跑龙套的人来演。他的心里又如何能平衡。

刚签下的新人自然要照顾一下情绪,阿杏叫凌子峰和他好好聊聊,给他说说话剧和戏曲的区别,并且为了他将来的戏路着想,建议他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

可是这种形象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要改变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后来阿杏和凌子峰商议,其实在演话剧的同时,也没必要完全放弃戏曲,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戏曲的,每天下午还是可以保留一场戏曲,收费也是同样的价格。就让适合戏曲,热爱戏曲的戏子继续演戏曲,话剧以后如果有他们适合的角色,他们也可以尝试,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