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尘六安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京任职,是以老家在六安,家里还有房地产需要处理安排的名义,动用关系调回六安任职的。但实际上,他却是冲着沈家的二小姐沈仪淑来的。他和沈家的少爷沈晓雅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跟沈仪淑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但沈仪淑心仪她的中学老师王圣亚,和彭少石政治观点不同,对他若即若离。加上彭少石到六安当书记时,沈仪淑刚上大学,他们见面的机会也很少。

但彭少石对沈仪淑一往情深,已经深陷爱河。

彭瘦石望着儿子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向沈公馆大门走去。

沈公馆的客厅,正中悬挂着一幅民盟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先生的水墨松竹梅中堂,两边是彭瘦石手书的对联:竹外飞花流诗句,梅边吹笛动辞章。中堂旁边,悬挂一幅丝绣仕女图,是沈夫人早年自画自绣的。书画刺绣,均已经陈旧发黄。

沈子儒和彭瘦石是少时同窗好友,故人重逢,自然亲切,他们坐在茶几旁促膝交谈。

在彭瘦石介绍了当前国共战争大局后,沈子儒问:“这么说,共产党现在的军队,正规军已经有一百万了?”

彭瘦石叹道:“是啊,共产党已非昔日。抗战胜利以后,当初的星火,如今真成心腹之患啦!”

沈子儒感叹说:“也怪蒋公他自己,抗战一胜利,执政党就应该从善如流,成立联合政府,实行*政治。辛亥革命所谓何来?不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的‘家天下’吗?长期坚持*,别的党派能服气吗?”

彭瘦石笑着批评他:“子儒,我们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了,你也要收敛点。这次国共和谈失败,与民盟支持共产党有很大关系。孙科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民盟天天打着反对内战的旗号唱高调,实际上是在反政府。他这话是有背景的,我们是老交情,我不能不提醒你一句。”

但沈子儒依然还是满腔热血:“我们民盟一贯提倡*,这也是孙先生的遗愿。我不明白,蒋公跟手无寸铁的民盟较劲,有什么意思?难道反内战就是反政府?这不太荒谬了吗?”

彭瘦石跟沈子儒的观点不一样,他认为政府不想打内战,一直在提倡和谈,可共产党羽翼已经丰满,拥兵自重,内战是他们挑起的。

沈子儒却觉得是蒋介石孤家寡人做习惯了,先没把别人的建议放在眼里,始有今日之乱。

彭瘦石知道无法说服老友,便含蓄地提醒他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子儒,我们不是一般的交情,我劝你不要涉足险地。”

沈子儒一直追求*,当然不愿意听这样保守的话,他反问说:“什么叫涉足险地?国家政权,不是那一党一派的私产,怎么就成了他蒋家的床铺了?再不实行*宪政,哼,早晚要垮台!”

彭瘦石无奈地笑笑。

沈夫人端着茶盘走进来,劝道:“我说子儒,陪客人说说家常多好。那些国家大事让那些当官的去管,咱们只管做生意,做学问。不好吗?彭先生,请用茶。”

彭瘦石坦诚地说:“弟妹,你也坐下。实不相瞒,我是为犬子登门求亲来了。”

沈子儒、沈夫人相互看一眼,都很意外:“哦……”

彭瘦石告诉他们,彭少石追求沈仪淑已经好几年了。这件事情他也不知道,因为这次南京有个朋友到他家给彭少石提亲,他来征求少石意见,彭少石才告诉他的。彭少石对他发誓,非沈仪淑不娶,逼着他上门提亲。

沈子儒老两口没想到彭瘦石是来提亲的,他儿子彭少石为人忠厚,做事稳练,一表人才,他们两人都打心眼里赞成这门亲事。

沈夫人脱口而出说:“要说少石跟仪淑要是能成亲,不论是年纪、相貌、学识、家庭,倒都是很般配的。”

彭瘦石一听,十分高兴:“我可能是自不量力,太高攀啦。”

沈子儒虽然和彭瘦石政治观点不同,但对这门亲事也满意,就说:“瘦石兄,你刚才还一口一个知交,一口一个别见外的。转眼你自己就不知交,就很见外了啊。”

他这样说,等于是表了态。

彭瘦石笑道:“哈哈,好好,那我先告辞。你们再商议一下,我等你们的回话。”

沈子儒说:“别,刚才夫人已经发话了,还用得着商议吗?说实话,少石这孩子我喜欢。我们两家能成为儿女亲家,我也是求之不得啊。”

彭瘦石大喜:“哈哈,好好,那我先谢谢啦。子儒,我还有点事,告辞了。”

沈子儒说:“哎,瘦石兄,还记得日本投降,金陵复都,你我在南京秦淮河上把盏畅饮的情形吗?转眼一别已经两年,哪有刚进门就走之理?”

彭瘦石解释道:“今日实在是遗憾,明天我就得赶回南京,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子儒,我们把孩子的大事说好了,我也放心了。至于喝酒,我们有的是机会。”

六安小东门前有个九墩塘。

九墩塘名字叫塘,但比一般的池塘要大得多,更像是个小湖。因塘中有九个土墩,故名九墩塘。旧时墩中有小亭曲桥,毁于民国初年白朗兵乱。四七年时,塘中只有三个土墩了。

九墩塘原是一片沼泽地,清同治曾任四川夔州府府台的六安人汪鉴,他在告老还乡后,将这片沼泽地挖成池塘以利民用。为节省劳力,就地取余土堆砌成九墩。后人有此九墩系汪鉴为纪念他九房夫人之说,全是附会。鼓楼东大井拐与和平巷交界处汪家公馆是汪鉴故居,今已不存。

九墩塘和塘中九个土墩无护坡,四周长满蒿草。塘边小路迂回曲折,茂盛的垂柳、古槐,疏密不一地分布在路边。处处小桥流水,花枝招展,景色十分宜人。夏天时,孩子们都喜欢在这里游泳,大人也喜欢在这里散步,是一个半人工半天然的公园。

沈仪淑和县立中学教员王圣亚在池塘岸边漫步。

王圣亚是沈仪淑中学时代的老师,他是共产党六安地下组织负责人,也是沈仪淑的入党介绍人。前些天,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廖邵武师长,秘密派联络员来了解大别山敌情,还想招募一些医务人员参加解放军。王圣亚动员了七名医务人员,其中就有即将毕业的医科大学学生沈仪淑。

王圣亚要她以去医院实习的名义离家,一是让家里人放心,二是不会使人怀疑。告诫她解放军部队纪律严明,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要他作好充分思想准备。

沈仪淑亭亭玉立,天生丽质,举止端庄。她今天身穿一件浅蓝绣花短袖旗袍,约略淡妆,更显无限娇美。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沈仪淑见王圣亚半天只说公事,不说私房话,不免有一丝幽怨。她失望地问:“你就没有别的什么话要对我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