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尘六安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廖邵武知道有事,着急地问:“司令员,什么事你说啊?”

陈中看一眼廖邵武,欲言又止。

廖邵武心下一阵慌乱,惊疑地问:“司令员?发生什么事了?”

陈中眼圈红了:“才得到的消息,柳春秀营长在河南强度黄河战斗中牺牲了!”

廖邵武顿时一愣!

陈中悲伤地说:“春秀是个好同志,我还是你们的介绍人,我也很难过。”

廖邵武一屁股坐到大堤上,失神地梗咽着:“她,她——她还怀着孩子呢……”

烟波浩淼的淮河两岸,护堤的柳林如烟,天外的朝阳如火。

刘邓大军纵队司令陈中和师长廖邵武,忧心忡忡站在淮河北岸大堤上。

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战场取得大胜后,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挥师南下大别山。在国军前堵后追四面围剿下,于八月初突破重围,来到安徽与河南交界处淮河岸边。

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沿淮数百里船只,不是被国民党当局有意弄走弄坏,就是船民怕事,逃避远去。他们十多万大军只征集到二十几只小船,面对又宽又深的淮河,陈中、廖邵武一筹莫展。

陈中叹道:“国民党几十万大军,一次又一次的前堵后追没难住我们,可现在这小小的淮河却把我们堵住了。”

廖邵武说:“是啊,经过长途行军,一路的遭遇战、攻坚战,打得是人困马乏,弹尽粮绝!司令员,我们再也打不起了啊。”

陈中说:“是,我们已经没有背水一战的力量了,眼前就一条路,过河。你下午叫人弄点竹竿,明天早晨我们就去测量水位,准备木材架浮桥吧。”

渡口旁边有一座小学校,现在是解放军刘邓大军廖邵武师师部临时医院。

在教室改装的简易手术室内,沈仪淑身穿军装,围着白大褂在给伤员小宋大腿消毒。

沈仪淑七月初偷偷离家,从合肥到淮南,与廖邵武派来的联络员在七月中旬一起来到淮北,他们在涡阳与蒙城交界处顺利找到自己的部队。

刘邓大军正缺专业医务人员,沈仪淑报到后直接被分配到纵队总医院工作。廖邵武师在进军颖上县时,有不少战士受伤,师医院人手不够,沈仪淑被总医院临时派来支援工作。

沈仪淑给医疗器具消好毒,正准备做手术,护士却把她拉到外面,悄悄对她说,没麻药了!

沈仪淑一听,急了:“啊!那怎么办?你必须给我弄到麻药!”

廖邵武刚好走过来。

护士为难地对她说:“我只能请药剂找管后勤的同志到别的医院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先借点。”

沈仪淑说:“我不管你到哪去弄,我只要你抓紧把麻药弄来!”

“是”护士急急忙忙走了。

廖邵武问沈仪淑:“医生,什么事?”

沈仪淑焦急地说:“有个伤员体内有弹片,要开刀。天气这么热,伤口一旦感染,就麻烦了。可关键时候没麻药了,真急人。”

“啊!”廖邵武一愣,问:“能不能想办法,用别的东西代替麻药?”

沈仪淑白了廖邵武一眼:“说得真轻巧!同志,你想个办法给我看看?”

廖邵武尴尬地笑笑:“你当医生的都没办法,我哪有什么办法?”

沈仪淑见廖邵武是个近四十岁的老同志,又穿着四个口袋的干部服,就问:“同志,你是什么单位的?”

廖邵武说:“我是师部的。”

沈仪淑听他口音好像是六安附近人,而刘邓大军干部战士大都是北方人,一问,他们果然是老乡,他是大别山人。

在战争离乱中能遇见乡亲,他们都十分高兴,倍感亲切。

廖邵武说:“好啊,过了这条淮河,就是霍邱,寿县的地界,那就是我们的家乡啦!”

沈仪淑说:“是啊。这一带我非常熟悉,河对岸就有我家开的商铺,我以前经常来这里玩。”

廖邵武没想到她居然是富家大小姐出身,就问:“哦,是吗?小老乡,你叫什么名字?”

沈仪淑说:“我叫沈仪淑,上个月才参军,是六安地下党介绍来的。”

廖邵武:“哦,我知道了,是跟我们联络员一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