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尘六安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1页)

沈仪淑哑然。

秦鸣鹤连忙打岔,叫他兄妹二人端菜开酒,准备吃饭。 。 想看书来

183

水西门街头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张《关于加强六安社会治安的暂行条例》的告示。

告示一上墙,立即引来很多人围观。

人们看着告示上落款写的“*六安行政专署专员汪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安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廖邵武”的名字,七嘴八舌地在议论。

一个中年人说:“好,士兵不进城而先安民,解放军的确与以往的军队不一样!”

一个老者回忆说,民国初年白狼(白朗)起义兵进六安,看见穿皮袄的就杀。王家公馆的老太爷刚从上海回来,第二天出门,才走到大井拐,就被他们一枪给崩了。

中年人问:“这事我也听说了,据说王家公馆的王老太爷人挺好,做过许多修桥铺路的善事。到底白狼是为什么要杀他?你知道吗?”

老者说:“为什么,就因为他戴了个貂皮帽子,有钱。”

众人莫不称冤。

一个年轻点人说:“这次城防司令部也够窝囊的,都没敢跟人家解放军开火就吓跑了,真叫做望风而逃啊。”

老者说:“那是他刘锐襄明智,明摆着打不过他们解放军嘛。”

中年人说:“是啊,连白崇禧的精锐之师六十二旅都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何况城防司令部那几个破烂。”

常艳春走过来,边看告示,边听人们议论。

老者说:“那些人,欺压我们老百姓是内行,干正经事都是外行。”

年轻点人说:“听说打张家店的解放军师长姓廖,此人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军管会主任廖邵武?”

中年人说:“都说是他,勇将啊!”

廖邵武这个名字,引起常艳春的注意。

她的眼神,落在告示的落款“廖邵武”三个字上。

上午,戏园老板坐在大戏园门口台阶上晒太阳。他手里捧着一把紫砂壶,昏昏欲睡。

在他的面前,一个小男孩边扭秧歌边唱着新学的流行小唱:“小孩妈妈你别哭,我去当兵你享福。家里还有一箩稻,你吃完再跟地主要!”

戏园老板一边闭目养神,一边问:“你这唱的什么啊?”

小男孩说:“秧歌,比你们唱得京戏好听。”

戏园老板摇摇头。

小男孩继续边扭边唱:“耕田耙地不要愁,地主家里有老牛。贫雇农民翻了身,要做天下新主人!”

戏园老板小声叽咕说:“你就做梦吧。”

小男孩问:“大爷,你说什么?”

戏园老板睁开眼,打岔说:“我说我刚才做梦啦。”

韩西楼来到戏园老板面前,嘲弄地说:“嗬嗬,老板,你真清闲自在,品着茶,晒着太阳,舒服啊!”

戏园老板叹道:“唉,我都愁死啦!好几天没开张了,几十口人要吃饭,这可怎么办啊?”

韩西楼说:“你开啊,谁让你不演出的?解放军说不给你演出了吗?”

戏园老板无奈地说:“我不是给那些当兵的砸怕了嘛。”

韩西楼说解放军不会干那种下作的事,还说他听过他们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歌,他们的纪律很严明。

戏园老板却不相信,说这些人都是说得比唱得好听,做得怎么样,就难说啦!

韩西楼分析说,解放军进城后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不会乱来。他建议戏园老板到军管会去问一问,说再不演出,我们许多演员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戏园老板想想也对,是得去问问,看看他们当官带兵的怎么说。但他一人不敢去,央求韩西楼陪他一起去,韩西楼答应了。

韩西楼和戏园老板来到军管会,也就是县中学,向门岗说明情况,门岗让他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