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子哲理和孔子论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前言

《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论语》成书于战国初年。《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老子》作为道家的经典,它们互为补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老子》最初的传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现在存世的最早的传本是西汉时期河上公的《老子章句》,以《道经》三十七章为上篇,以《德经》四十四章为下篇。三国时期魏国的王弼编的《老子注》没有分上下篇,但也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道德经》这个名称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在海内外引起了新的研究《老子》的热潮,但帛书并不是最好的《老子》版本。

《论语》是孔子去世以后,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后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几乎遭到灭绝。西汉初年,《论语》出现了三个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融合了《齐论语》编成《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蓝本,参照《古文论语》整理的《论语》,成为后世通行的版本。《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最真实的资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书力求运用现代汉语完美地表达原文的思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翻译和解释融合在一起,并且从“道德和仁义”的角度对《老子》和《论语》进行了比较论述。《老子》的原文以王弼的《老子注》为蓝本,并且参考了《帛书》和《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论语》的原文则是通行的版本。本书主要参考的著作有:

《老子》傅惠生校注,陈鼓应汉译,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老子解读》作者岑庆祺,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三联书店2004年版。

《史记注译》王利器主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华历史通鉴》李罗力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汉语大字典》1986…1990年版。《汉典》在线网络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子》和《论语》是政治智慧,也是人生智慧。它们产生于动荡不安、战乱不止的春秋时代。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我们可以把《老子》作为一面镜子去看历史;孔子强调忠孝仁义,我们可以把《论语》作为一面镜子去看生活。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从人生智慧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和仁义。

高广宜2007年7月于东华书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道德和仁义

(一)

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我们如何才能够完善自身?

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曾经历过无数的苦难。

当战争的硝烟随风远去,和平的阳光照耀牧场。

我们回首往事、眺望远方,在宛若银河的星际图上,

两位圣人为我们指引着方向,那是道德和仁义的思想。

伟大的老子宣扬了道德,高尚的孔子讲述了仁义。

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仁义是我们心灵的故乡。

(二)

道德啊仁义。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

我们需要怎样的仁义?在一个有阶级的社会里,

在一个为利益而争斗的时代,讲求道德和仁义,

能够实现永久的和平吗?道德和仁义,

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