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锦衣玉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0章 这行针手法似曾相识(第2页)

如此一来,营中许多不堪的传闻就成了谣言,这些人也在心里自发为赵胤宠幸时雍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把孙正业的徒儿带在身边做良医,不妥吗?

赵胤对他比对旁人好些,不对吗?

便是宠得他恃宠而骄,又有何错处?

有才能的人,恃才傲物,方显男子本色。

这一次,郑医官脸上的笑意,更是真诚了几分。

可是,看了时雍行针好一会儿,他眉头又皱了起来,捋着胡子说。

“老夫有幸在一次太医院考核中见过孙老施针,似乎与宋侍卫的手法略有不同……且老人借阅过孙老的几本医案,老人家似乎不喜用针……”

果然,骗外行容易,内行不好骗。

时雍见那郑医官是个实在人,心知他没有什么恶意,于是随便胡诌了一个理由,“师父医术绝伦。不喜用针,不是不会用针。我这套行针手法,是从师父给的几本医书上自学而来。”

自学而来?

郑医官微讶,再看她时,眼里充满崇拜。

“天下技艺,多数苦练即成,唯有学医一途,若无师父引进门,实在难以自学成才,宋小郎天赋异禀,实非常人也。老夫佩服万分,佩服万分。”

时雍觉得行针的时候有一个人在耳边说话,很是容易分神,笑了笑,就不再回答,而郑医官和几位医官医士们出乎好奇,纷纷围拢过来看她行针。

一边观看,一边讨论。

时雍半吊子出山,被这么多双内行的眼睛盯着,压力山大。

不料,那郑医官又开口了。

只不过,这次不是对时雍说话,而是对旁边的几个同僚。

“宋侍卫这行针手法,似曾相识。诸位可曾见过?”

几个人频频摇头,专注看时雍行针。

在这一群人里,郑医官年岁最大,见多识广。他皱起眉头,嘶了声,捋着胡子边看边摇头,“不对,我定然是在哪里见过类似手法,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时雍有点头疼。

这位医官太喜欢研究人了。

她缓缓地闭了闭眼,抬起头来,双眼清亮地看向他。

“能安静片刻吗?”

“……”

郑医官尴尬地闭嘴,那几个议论的医士也不再吭声,专心看她。

没有耳边的嘈杂,时雍速度快了许多,等把六个人都从鬼门关上拉回来,她终于缓缓地吐出一口气,站起了身。

腰背酸痛。

她动了动胳膊,将银针递给春秀,让她收敛,转过头来问白马扶舟。

“大人,可查完了吗?”

白马扶舟朝身侧的小公公示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