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于青釉处蝶双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2页)

八阿哥微笑着颔首。

十二阿哥吃了一口菊花饼,嗅着手上的淡淡香气说道,“香甜可口、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用的应是花蕊而非花瓣,所以吃完后,手上还会沾有淡雅的余香。”

八阿哥含笑着轻点头,“确实是先将花瓣捣烂,加入糖拌匀,再压制成饼。”又托起剩下还未说的那盘点心,“这莲花圆眼最简单,将桂圆肉去核,以肉作蒂,再镶入事先剥好的瓜子仁,装盘。”

“照这么说,这莲花是最普通的了?”舒淑问道。

胤祥开口,“也不见得,这道点心能想到它的,定是生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之人。不仅是别出心裁,外面是滋润可口的桂圆肉,里面包裹着的却是脆脆的瓜子仁。虽然简单,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它的样子又好似一朵朵莲花在盘中吐露着芬芳。真可谓是色香味具全!”

“怎么说着说着,说到这点心上了?哥哥姐姐们不做诗了吗?那我去找八姐他们玩了。”

“他们没过来?”冰雅看向胤祥,“怎么也没瞧见敏妃娘娘?”

胤祥解释道,“额娘她们在慈宁宫陪皇奶奶。九哥他们不喜欢茶诗会,去打捶丸去了。”

“捶丸?”冰雅竖起身子。

“你不会连捶丸都不记得了吧?”舒淑惊呼出声,一脸担忧地看向冰雅。

冰雅尴尬地笑笑。

“舒淑轮到你的诗了吧?”胤祥催促道。

“既然妹妹不记得捶丸了,不如我们一块过去瞧瞧吧?”舒淑站起来绕过十三走到冰雅边上,执起她的手。

“平日里你就不喜欢诗词,我还以为你今天说要大家一起玩茶诗会是转性了呢。没想到……孺子不可教也!”胤祥百般无奈地摇摇脑袋。

“我也没说我今儿个就喜欢诗词,只是看着你们都喜欢,才这么提议的呀!”舒淑一时情急,赶忙解释,一边拖着冰雅就往箭亭走。

第十六章 箭亭

箭亭附近,一个帽子戴得有点歪的男子正手持着球杆站在场圈内,两只鹰眼正对着远处的一个球窝,球窝上飘扬着彩旗。男子一杆风速地挥过,木球咻地飞了出去。边上的侍从,正拿着别些个不同样子的球杆在一旁侯着,一边紧张地望着远处的球窝。木球在球窝附近旋了几下,绕进窝里。

一杆进洞,嗲——!“真棒!”周围欢声雀跃的。九阿哥胤禟走过来一巴掌拍在击球人的肩膀上,搭着他笑道:“策凌,你现在的球技是越来越高了,再下去,怕是大哥也要自叹弗如了!”

“过奖了,怎敢与大阿哥媲美?早就听闻大阿哥的球技是这紫禁城里数一数二的。有机会定要讨教讨教。”策凌双手抱拳,朗声道。

他本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世孙,其祖父为蒙古喀尔喀部首领班珠尔丹津。三年前,随祖母格楚勒哈屯自塔密尔赴京,赐于三等阿达哈哈番,并命他入内廷教养。虽是在这京城待了几年,学了些“斯文”,却仍旧保有那草原上抚育出的豪爽。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四阿哥笑得和气,稳稳地步了过来。“没想到策凌那么大个人,还有颗赤子童心!呵呵!”众人也不知道他笑什么,见四阿哥笑,也只好陪着笑。

边上的太子却一脸淡漠,不以为然,“这汉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玩的。”

众人请安后,九阿哥看了一眼不屑的太子说道,“太子和四哥怎么来了?”

“办了事,看时间还早就想往延禧宫去凑凑热闹,没想到你们倒都聚在这里。”四阿哥四处扫了一眼,“怎么没见十三弟他们?”

“他们要玩茶诗会,酸——!”六格格苏乐蹙着眉说,一只柔夷在面前晃了晃,仿佛真闻到了那股子酸味。众人不由都轻声笑起来了,中间略略夹扎着一道爽朗地笑声,真是不和谐中的和谐。

太子爷一听“诗”字,有些兴趣,正想说去瞧瞧。但想起六格格刚刚那副样子,又让他犹豫了下,终是没有说出口。太子的文学造诣甚好,而皇长子胤禔擅长武学,明里暗里常爱拿自己与之相较。

众人又继续玩开了。

须臾,十三阿哥一行人正往箭亭走来。冰雅远远看着,觉着怎么看,怎么像现代的高尔夫球。原来中国早就有了,并非是引自国外。只是自己的民族把这荒废了,然后又从别处拷贝过来。但现代从西方引进这小白球的成本也忒高了吧?成绩也差强人意呐!想着,冰雅不禁皱起眉。

八阿哥以为她不解,那标准地解说的声音又再度响起,用只有他们两能听见的声音柔柔地说,“那一个个彩旗插着的地方是标志着球穴的位置,捶丸简单来说就是以杖击球。一般分大会、中会、小会或一朋,大会为十人或以上、中会有七八人、小会五六人、一朋三四人。入球窝为得一筹,先得事先约定好的筹数者为胜。筹数则大筹二十、中筹十五、小筹十。”

冰雅看了一眼八阿哥,发觉他真有当导游的潜质。“球杖也分很多种吧?”

“嗯。”八阿哥点点头,“有擦棒、杓棒、朴棒、单手,十来种吧。”

冰雅一愣,嘎复杂。早知道当初就好好下本钱学习下小白球,现在还能秀下,没准还能当他们老师了。想啊想的,不禁又咯咯笑出了声。

八阿哥看她一个人又傻笑起来,有点疑惑、又有点惊喜,“想起怎么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