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部分(第1页)

脸上的稚嫩少了几分,嘴上也多出一层乌黑的绒毛,透露着几分成熟。

在他前面,张仁走得很是沉稳,他的手上拖着一个带轮子的手提箱,里面装着一千两白银。

这种手提箱当然也是张氏的出产,因为唐朝的一些政策,有不少吐蕃和突厥的商人带来了大量的皮革,小婉便收购大量的皮革,成立了一个革制品的加工作坊,熟皮是个很麻烦的工作。她费了不少劲儿才从商州那儿找到了一个懂得熟皮的匠人,缝制箱包的工人倒是好找,田庄上的那些妇女农闲的时候都很多,对她们进行一下培训,倒是都喜欢干这种工作,毕竟有钱可赚,还可以贴补家用。

目前加工的皮制品主要是书包和箱包,张陵背的双肩包在上学的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小婉听后,跟李氏商量了一下,缝制了数十个后,命人到县学门口贩卖,竟然全数卖出,而这个时代的皮制品相当便宜,这才使得小婉有了建立皮制品作坊的想法。箱包的制作纯粹是为了方便那些行旅的,箱下带轮,行李沉重的时候,就十分的方便。

张仁这一趟去南方,主要就是为了扩大南方的供货基地一事。去的时候,由他和张信带着几个小厮,因为以后的事情都要由张信打理。所以他没有一起回来。和以往不同,他们此行带去了不少的货物,尤其是一些皮箱和书籍。

在岭南那一带,有不少的汉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混居,因此也带去了大量的汉族文化……必须说,少数民族的人对汉人和汉文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张仁带的书籍售价便宜,十分受欢迎,连带着那些书包和箱包也都卖得火热,冯盎在得知他带了一大批书籍过来贩卖后,还特地派人买了数套,并且亲自召见张仁,希望他能够将这种印刷精良、便宜的书籍大量带入岭南。

“三管家,这次夫人和小姐见了这些钱,定然会极为高兴吧?”

想着这次的收藏,张松便喜笑颜开,张仁皮箱里不过是现银,码头那边还在卸货呢。

张仁脸上也同样是忍不住的喜色,这一次书籍的获利非常丰厚,出乎意料之外,虽然卖的便宜,可架不住出货多,他已经在钦州那边联络了几个大书商,等下次过去,多带一些,只是……还得去一趟啊!

张松又道:“三管家,咱们小姐可真是非同寻常,这些生财的法子别人都没想出来……啧啧,这要是男子,那将来还不封侯拜相?”

“不许胡说!”

张仁经过的事多。早已经不是当初跟着张须陀在疆场厮杀的军汉了,自然知道这等事情不好在外头乱说,因此低声喝斥了一声,“张松,做下人的必须记着,有些事情你可以知道,但不许乱说,否则会带来大祸的。”

“是,三管家,小的知错。”张松吓了一跳,立即老老实实的认错,但少年人的心性很快便又兴高采烈的了。

在前面的街口,张陵正领着几个弟弟、妹妹在那里玩耍,老远的见到二人,便迎了上来,招呼道:“张仁,这次辛苦了!”

“大少爷,小人有啥辛苦的,不过是跑跑腿而已。”张仁笑着回答。

“快回去吧。我娘和婉姐知道你这几天就要回来,特意嘱咐我们过来接你。”张陵拍了虎头脑袋一下,“去,让厨房快点儿做几个菜。”

“知道了!”

虎头颇觉不爽地甩了下脑袋就跑了,嘴里还念念有词:“凭什么大嫂摸你的头。就来发作我们?”

张陵听了,有些发窘,偷眼看看张仁和张松,似乎没有听见的模样,便道:“我们也回去吧。”

他走在前面,张仁和张松实在是憋不住,已经咧开嘴了……

糖坊是早已经关门上板了,他们走的是后门。进院之后,张仁让张松自去安歇,自己跟着张陵来见张杨氏。

“夫人,小人回来了。所办诸事一切顺利。”张仁连忙上前行礼。

“三管家请起,回来就好。”张杨氏点点头。

“夫人,除去支付货款,这是这一趟所赚的钱,白银一千两。”张仁将箱子打开,露出白花花的银子。

张杨氏点点头:“张仁,真是辛苦你了,赚钱固然高兴,只是你们能够平安回来,这才是真正让人欢喜。”

“多谢夫人挂怀。”张仁谢道,“如今我大唐声威日盛,兵锋所指,势如破竹,路上安全的紧。”

“那倒也是。”张杨氏也有同感,她叹息一声,不由得想起了亡夫张须陀,张须陀在世的时候,对于民不聊生的状况十分忧虑,时常彻夜不眠,如果能看到今天……

“夫人,小姐可在?”张仁问道:“还有一事,小人要向夫人和小姐禀报。”

“还在书房之中,阿陵,去把小婉唤来。”对于张仁等,虽然来张家的时间不长,但因为张须陀的原因,张杨氏是十分信任的,因此直接让张陵去找小婉。

张陵出门后来到书房里,他先是在屋前侧耳听了听,然后轻轻敲了两下门,唤道:“婉姐!”

“是阿陵吗?进来吧。”屋里传来小婉的声音。

张陵推开门,见小婉正在算帐,桌面上铺了几个帐簿。

“婉姐,管家回来了,说是有要事禀报,娘让我唤你过去。”张陵又看了看那些帐簿,“这些帐目我帮你核吧。”

“那可不成!”小婉笑道:“我们阿陵这双火眼金晴。是要将来上了朝堂,专察奸妄小人的,可别熬坏了。”

张陵反驳道:“如果连纸面上的数字都辨识不清,将来如何区辨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