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1页)

结果说了一遍。

这古今的通病都是一样的,对上位者报喜不报忧……不过,平阳公主的身体确实是在好转,梁御医倒也不是信口开河。

“啊~好!好!”

李渊激动得差点儿从龙椅上站起来,脸上出现激动的神色:“梁子安,你做得很好,朕要重重地赏你!对了,公主那边需要什么药材,想吃什么,你尽管开张单子,从内库中支取。”

梁子安又行了一礼,道:“启禀陛下,公主病情好转,臣不敢居功!”

“噢?”李渊诧异了。幸好他深知梁子安的为人,否则定会以为他有意拿捏。

“臣不敢欺瞒陛下,殿下的病情非普通药石可愈,臣所开具的药方,仅能延续殿下的生机。然而,臣此次诊治,发现殿下的脉像中已经有缓缓生机,不复往日之暮气沉沉,经了解后,方知殿下府中新来一女官,殿下的作息均由这位女官打点,正是在她的操持下,殿下的身体竟然奇迹般的有了转机。”

梁子方的这番回答是相当了不起的,当医生的,谁不愿意为自己脸上贴金?可他就是实话实说。而且他也是很谦虚了,如果没有他开药续命,恐怕小婉有通天的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

“新来的女官?”李渊愣了一下,虽然公主府也可以自行设立女官,但那是必须要上报批准的。不过这并不是重点,关键是女儿的病体有了好转的迹象。他立即就吩咐人摆驾去看望平阳公主。

“陛下且慢!”

梁子安和安公公几乎是异口同声。

“嗯?你二人有何话说?”李渊声音一沉,脸上的神色便带了出来。他现在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去公主府察看爱女的情况,哪里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陛下,殿下(禁止)体刚有转,心情不宜激动。如果陛下此时前往,只怕后果难以料想!”梁子安委婉地劝道。

“陛下,梁大人所言极是!”安总管也在一旁进言。他的心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哪怕是天家骨肉,这探望病人也不是可以随便起驾的,弄不好,反为不美。

在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说是有大臣重病不起,有人便传言,这位大臣即将一命呜呼了,皇帝体恤臣子,便去看他最后一言……这原本是一桩美谈,只是这大臣虽然病重,却并非无治,只是皇帝要看的是‘最后一面’,如果他不死,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所以他是非死不可了。

李渊听了之后,也颇为踌躇,沉思一会儿,问道:“朕的两个皇外孙可好?”

梁子安答道:“臣去公主府的时候,两位小郎君正在书房学习,臣未得见。但听得下人们说,两位小郎君功课大有进步。”

第一卷 乱世 第七十四节 蜂窝煤

第七十四节 蜂窝煤

“噢?这两个小顽皮竟然肯安下心来读书了?”李渊嘴角带着笑意,语气中却有些惊讶。

自家的孩子是什么状况他当然清楚,说起来这皇帝当得也够可怜的,几个儿子为了皇储之位争得勾心斗角,最爱的女儿身罹重病,也就是几个孙子和外孙能够让他觉得身后还有些阳光了。

“陛下,殿下为他们请了新的先生。”梁子安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虽然女先生在历史上并非仅有,但自隋唐以降,似乎这还是第一位。

“是从国子监请的吗?”李渊的情绪也不错,皇外孙功课长进,说明孩子们懂事了,爱女就不会为孩子们的事上火,有利于病情的进一步好转。

“不是。”

梁子安微笑着回答道:“启禀陛下,传授两位公子课业的正是那位新来的临时女官。”

“哦,她叫什么名字?”李渊这回才对那个‘临时女官’好奇起来。

“她叫夏小婉,据说是裴夫人的义女,因为她擅调理,精烹饪,而且颇有学识,是以裴夫人推荐她入王府,暂时负责公主殿下的起居。”

“是程知节的夫人推荐的?”李渊有些沉吟起来。程知节是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而通过裴夫人交好平阳公主,会不会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呢?

这不是李渊多疑,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想到这个问题,现在李世民和李建成虽然还没斗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明里暗里已经开始出招,连朝堂之上也是暗流涌动了。

旁边的安总管注意到了他的神色,低声道:“殿下,裴夫人和公主殿下素来交好,情如姐妹,当然是希望殿下早日康复。”

他将‘早日康复’这四个字咬得很重,李渊自然听得明白,只要爱女病愈,这才是关键,毕竟自己才是大唐的最高权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