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部分(第1页)

“我……”张陵顿时张口结舌,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像一般小孩子那样倔强地逞能。

“这就对了,总之最近一段时间要小心从事,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耽误功课”小婉说道。

“知道了。”张陵有些沮丧地回答。

小婉又忍不住揪揪他的脸,小小调戏了一把,道:“不要这个样子,年龄和能力都是成正比的,你快点儿长大,这个家将来可都要靠你来支撑呢。”

“嗯。”张陵用力点头,眉宇间又恢复了活力。

“好了,早些睡吧。”

小婉起身将托盘空碗拿起,走出房门后又捏了捏手指……这手感还真是不错。

张陵马上就要县试了,这是大事,而且在张陵县试之后,就准备着手搬家去长安,这件事情也是迫在眉睫,需要提前准备。最少要对县城里的店铺和田庄有个安排,而且小婉也考虑了,李渊所赐下的那个庄子的周围还有不少的空地,她也使人打听过了,并不是很贵,完全可以买下来,至于做什么……还在规划之中,只要有地皮,一切都可以从容处置。

所以,秦宗罗的事情在观察了几天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意外,她便将这件事情暂时挂起,又将张忠和霍郁文找过来。

一则,张忠是大管家,去了长安之后,光有张孝一个可忙不过来,张忠是要去了,山阳这边主要是交给张仁打理,这样田庄那边又要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霍郁文,那是商量新义学的事情,小婉已经使人又中原和南方又买回来一批孤儿,准备在长安那里也办起一所义学……教自家的僮朴不算‘义’,主要还是针对无书可念的乡童。

秦桐在药王坪已经娶妻,来年连孩子都有了,所以不想再动,这样就只能是让霍郁文来准备这件事情了。

“霍先生,你先做个规划。另外,新义学的教师不够,你从义学里挑几个中用的僮仆,带着他们一起筹备,有什么需要的,就跟大管家打声招呼。”小婉说道。

“是,小姐。”霍郁文答道。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三十二节 县试,中了!(泣泪求收!!)

第一百三十二节 县试,中了!(泣泪求收!!)

科举考试,始于随而盛于唐。唐朝建国以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基于上数种种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开始的选举诏令,正式开始科举制度。

唐daikao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开元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县试的日子说说也就将近了,如今的县学可不是李冀一个人支撑,用他的话说,鬼魅魍魉,小鬼齐全,可见文人的口齿着实厉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将好功,文人好名,虽然李冀无意苦争自己的名气,却也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名落孙山。因而,他将张陵等几个学生来了考前培训,而且将出了不少题目让他们……命题作文。

其实考试的范围大家都清楚,《论语》,这些学生说起来,都将论语背了个烂熟,但对经义的理解那就大不相同……说穿了,跟现代的学生作文差不多,只不过要加上各人的理解和发挥,在小婉看来,还就真的没有什么难度,尤其是在既定了从《论语》出题之后,那结果更是简单了。

用李冀的话说,他不敢保证自己的学生个个是状元(废话,状元难道是元宵,可以论斤称?),但个个是秀才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牛是不是吹的,那得看结果,但绝对是大言,古代的考试也是要讲究运气的,运气好的一次通过,运气不好的,这一辈子可能就要蹉跎在这一关上了,在考场上,连祖孙同考的都大有人在,实在是没什么可稀奇的。

在张家,为了让张陵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张杨氏立下规矩,张陵书房外面四米之内,没事不准打扰,小婉更是亲自为张陵操持一日三餐加上夜宵,一个多星期下来,脸蛋竟然圆润了许多,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期间,正如赌坊居然没有来找张氏糖坊的麻烦,这也是让小婉百思不得其解,她绝对不相信那个秦宗罗是个善男信女,会就此罢手。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她还是在田庄里虚造了一个‘许先生’的人物,田庄上上下下都是张府的人,而一般的工人更是不知道什么,便是有人打听,也不知究竟。

为了确保无恙,她还特意派人跟踪了孙义一家,直到他们全家上了客船,直奔中原,小婉派出的人才回头……基本上,从孙义那里获得答案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现在正是夏末秋初的时节,读书作文确实是一件苦事,和张陵一般大的几个学生叫苦连天,而张陵却能够静下心来用心学习,这让李冀也啧啧稀奇,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县试是童子试的第一关,也不想考举人、考进士那么多的讲究,按照贯例,阅卷和录取都是由当地的父母官——县丞来进行阅卷和录取,监考的考官也是由县丞负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将县丞打点好了,本人才学方面也过得去,通过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