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部分(第1页)

小婉揉了揉头,刚才连喝了几杯,太阳穴却是有些疼痛。

“婉姐,你没事吧?”张陵有些担心地望着她。

“没什么,就是刚才喝得有些急了。”小婉摇摇头。

小婉一曲完毕,那些文人们又开始吟诗斗文,不亦乐乎,天上银月如盘,山间松涛如怒,不觉间,已经是黎明时分,小婉觉得有几分寒意,轻轻拉了一下张陵,二人向公孙婷告辞离去

“怎么?你们现在就走?”公孙婷讶然问道。

“是啊,阿陵他白天还要去国子监读书,我恰好也有些冷了。”小婉答道。

“好一个‘恰好’,这词却用得好。”公孙婷笑了一声,和她们挥手告别。

这种饮宴却是来去自由,不必一一告辞的,小婉和张陵的离去,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二人借着月色,顺着来时的小径往山下走,山风清冷,小婉不由得紧了紧披风,小心翼翼地看着前面的山路。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山林田野,现在已是初秋,早晨正是凉的时候,路旁的宿鸟被二人惊起,不满地拍打着翅膀,从身后隐隐传来阵阵喧哗声,小婉不由得暗自赞叹,敢情这夜生活在唐代的时候,便已经是相当普遍了,竟然到现在还那么兴致高昂。

“婉姐,冷吗?我们去那边歇会?”张陵指了指旁边林子里的一块青石。

笑着摇摇头,小婉道:“赶紧下山吧,这点凉气算什么”

……

不久之后,两个人已经到了山脚下,找到张府的马车,车夫却是早已经和衣睡了,张陵叫醒车夫,二人上车后,马车缓缓地向长安城驰去。

“婉姐,这种宴会不是折腾人吗?在长安城办一个宴会多方便”张陵这才敢出声抱怨。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小婉看了他一眼道:“不管什么时候,说话做事都要小心。”

“是。”张陵老老实实地受教。

“不过,”小婉话锋一转道:“你说得也有道理,这人嘛……可不就是自己折腾自己嘛”说完,她掩嘴打了个哈欠,倚着车厢,开始打盹。

打盹也是可以传染的,不一会儿,张陵的脑袋也靠到车厢上了……

郑天福看着东方天际红彤彤欲要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红了半个长安城,心里却是沉甸甸的,虽然他离开了郑家,但他昔日在郑家还有一些人脉,所以有时候也能够知道一些郑家的动静。

数日前,他得知郑永德来到长安后,就密切注意他的动向。在得知郑永德去过张府,又触壁而返的时候,他的心中就有一种不太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觉得愈发的奇怪了,郑永德那种人绝对是属于那种言出法随的人物,触壁之后波澜不惊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说明他在酝酿着大的行动。就在前几天,他在郑家的朋友告诉他,郑氏开始大肆购入灰糖,而且还购置石灰和木炭,听说要成立郑氏糖坊。

尤其是这几天,郑氏糖坊忙碌个不停,而前几天更是通宵达旦,估计他们距离成功制出雪糖,已经不远了。

“他们还是真够急的,竟然真的得手了”郑天福心里起了一阵莫名的烦躁。虽然小婉给他吃了一记定心丸,但他这两天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万一郑家真的搞出了白糖,张氏糖坊的独家垄断地位就荡然无存了。

“不行,我要立即去见夏小婉”郑天福终于坐不住了,他命人备轿,匆匆地向张府而去。

不说郑天福心中忐忑不安,就在这个时候,在郑氏糖坊中,郑氏家主郑永德却眉头紧蹙的看着那些人干活。他的脸色有些阴沉,。费了好大劲,花了不少银钱,好不容易派人混入张氏糖坊,得了加工的配方,又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是加工出第一批白糖,但是,虽然这些白糖比灰糖强多了,但口感和颜色比起张氏糖坊的出品,还是有所不足……据糖坊的师付反应,这是过滤材料的比便问题,很容易解决,但他现在有些急不可待,毕竟白糖这块市场和利润,太过于吸引人了,他要在张氏有所动作前迅速挤占市场,为此就算得罪天策府,也在所不惜。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六十五节 兴源商号

第一百六十五节 兴源商号

挥手让工匠退下去之后,郑永德再次沉吟起来。事实上,郑永德也没有想过将张氏糖坊完全挤出市场,那简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大唐的版图越来越大,即便是以郑氏的能力,也不足以完全占领白糖市场。不过,他稍有顾虑的却是张府与秦王府的关系。

郑昌升站在他的身后,对于郑永德的忧虑有些奇怪,在此之前,郑永德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要在白糖市场上抢得一份利润,怎么到现在又开始首鼠两端了?这可不像家主一贯杀伐果决的作风。

郑永德深思半晌,回过头来瞥见郑昌升,突然沉声问道:“昌升,你说秦王会不会因此怪罪我们?”

郑昌升犹豫了一下,心里暗暗琢磨着言辞,小心翼翼地道:“老爷,也不能这么说。我们这是做生意,与朝堂上的事情无怪,将本求利,是每个商人都在做的,而且我们并没有碍着泰安货栈的事情,何从怪起?况且张府只是和泰安货栈有买卖关系,那夏小婉就算给秦王世子上过几天课,也称不上世子殿下的老师,何惧之有?”

郑永德点点头:“昌升,你现在就去联系吧,找几个大商家准备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