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许后退:狙击关东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那么是八路军吗?也不对,八路军不会贸然地出动去攻击一个有一个大队驻守的村庄,他们是近几天进驻进来的,但是那些该死的共产党特务们肯定早就发现了他们,他这样愤愤地想,诅咒着日本情报部门的无能。绝对不会是八路,他们绝对不会动用这样不多不少的兵力来进攻他们。

那会是谁呢?伪军?日军?可是他并没有接到情报说有一股友军将会从他的地盘上经过啊?

军事直觉告诉他这不会是自己人,他本能地想到了最坏的情况,于是他走到另一个房间,拿起听筒:

“喂,坦克支队吗,我要求你们立即增援,这里有大股敌人。”

“步兵分队吗?我命令你们二十分钟之内立即赶到,违令者军法处置!”

接着他走出了房间:“传达我的命令:命令所有关东军部队立即隐蔽,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

“是!”

“政委同志!”(俄语)营部通讯员找到了卡图科夫政委,

“没有联系上集团军部,向他们喊话没有回音。”

“我知道了。”

扎卡耶夫营长在部队快离开丛林的掩护时命令部队停下:

“舍甫琴柯,你带一个连的战士上前去察看一下,看看那个村子里有没有人。”

一连长舍甫琴柯敬礼后就带领一连的战士悄悄地摸了上去。远处的草丛在摇曳着……

“安东诺夫,一排长安东诺夫同志,你带一个小组到右边,二排长巴甫洛夫,还有三排长卢格沃伊同志,和我一起到前面去侦察,四排原地不动。”

“是!”红军指战员小声地回答,瞬间红军就分成了几列队伍。

扎卡耶夫营长紧张地注视着这支部队的情况,同时命令二连长亚历山大上尉说:“你带领一支部队在他们的后面,如果他们一旦陷入敌人的包围,用机枪火力掩护他们撤离,明白吗?”

亚历山大上尉点点头,随后一挥手,他身旁的一堆草就悄悄地向前翻腾。

“科尔金,科尔金同志!”巴甫洛夫小声地喊着红军班长科尔金少尉,“你带领一个班靠近它。”

“是!”

科尔金少尉和十个红军战士悄悄地走了上去,巴甫洛夫命令机枪手阿列克谢时刻准备,以便能够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为他们做火力掩护,这与扎卡耶夫中校的布置不谋而合。

一连狙击手扎伊采夫提着一杆狙击步枪悄悄地走到他们后面,然后卧倒在茂密的草丛里。

风,轻轻地吹拂着他的脸,然而他却一动不动,他尽量不让自己的呼吸发出太大的声音,用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左右寻找目标。

“比留什金,马斯洛夫,普尔卡耶夫,你们三个到左边,你们三个到右边,剩下的,跟我上!”科尔金班长说完就冲了上去,然后又迅速卧倒在一个天然的掩体上,将冲锋枪架在草堆上,默默地注视着前面漆黑的一片。

这个村庄可真大,简直快赶上一座小镇了。然而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这是军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呼啸而过的风声鹤唳。

利亚贝舍夫是三连连长,在他旁边的是四连连长费得连科大尉,他看见两个连都上去了,但是他还躲在丛林里,心里非常不舒服。他是那种很有血性,五大三粗的军人,不喜欢那些坛坛罐罐,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挥作战,他从来不喜欢政委插手他的军事指挥,也正因为如此,他和两届政委都闹翻了,这不,现在只有他这个连没有政委——第三个政委又和他脾气不投,离开了,下一个政委还没来得及派,不过这倒让他非常舒服。

他找到扎卡耶夫营长,对他倾泻着满肚子的苦水:“营长同志,我们连都多少天没有作战任务了?凭什么每次都是他们几个连队出去作战,我们这些人每次都窝在家里,枪都生锈了。”

此时本来处于高度紧张的扎卡耶夫没心情理会他这位好战连长的话,对他吼了一声“闭嘴”就没再理他了。

满肚子委屈的费得连科只好找到卡图科夫政委:“政委,你看营长,每次都不让我参加战斗……”

“哈哈”卡图科夫政委笑了笑,然后小声地说,“我知道了。你呀,就是那种闲不住的人。我告诉你吧,你们连是我们这个营最精锐的连队,现在还不到用你们的时候,得把你们用到刀刃上,所以你们现在好好养精蓄锐,到时候有你们的仗打!”

“还是政委说话有水平。”得到了表扬的费得连科大尉兴冲冲地返回了自己原来的地盘,好像把刚才过来的目的全都忘记了。

科尔金少尉见很长时间没有动静,就做了一个手势,于是比留什金、马斯洛夫、普尔卡耶夫三个人就悄悄地向前小跑一阵,然后突然卧倒,用冲锋枪瞄准这漆黑的街道,紧接着右边的三名红军战士也交替向前。

十几分钟后,见没有枪声,扎卡耶夫营长终于下定了决心,命令道:“一连、二连进入村庄,另外两个连尾随。”

很快,四百多名战士就进入了村庄。

“政委同志,政委同志!”女通讯员娜达莎中尉急忙跑来,金色的头发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那样的灿烂、迷人。

“什么事,中尉同志?”

“已经联系上了集团军军部,可是……”

“没事,快说吧,娜达莎同志。”卡图科夫政委急切地问。

那边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们降落的地点好像除了差错,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镶着一个错误的方向攻击了?”扎卡耶夫立即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