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风入梦之怡殇 经典收藏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2页)

十三一直都在一旁发呆,神情恍惚得简直都不像他。康熙对熹慧说:“你的婚事,朕也是听了你哥嫂的意见,理应也去好好辞辞他们才是。”熹慧领了旨,端着一杯茶走到我们跟前:“慧儿以茶代酒,谢哥哥嫂嫂多年照顾。”

一句话稳稳地戳到我心坎子上。照顾?若不是我们这对没用的哥嫂,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情形了。抖着手接过,眼底已是一片模糊 。熹慧转手另端一杯给十三,他却还在那里呆着,不动不接。我在底下使劲拽了拽他的袖子,他才如梦初醒,嘴里“哦,哦”两声,把茶接过去。

出慈宁宫,额驸一行正等在慈宁门外,我原来还想像这多尔济虽不见得相貌堂堂,也该是气度不凡。没想到,眼前这个人虽然不算丑,但是行动做派、眼神表情都透着一种淫邪狂悖之态。我不禁捂住嘴看向仍旧恍惚的十三,顿时大悟。

几天后,婚仪完毕,熹慧就要远赴科尔沁了,我撩开一点车帘子缝看前面骑在马上的十三,无精打采,身体随着马一颠一颠,连帽子后面的花翎子都在风中打着蔫。没出门多远,队伍突然停下来,一个小太监过来说熹慧请我过去。我一上了喜车,熹慧浅笑着对我说:“趁这会子,咱们再赶着说两句体己话。” 我心里难受得很,什么也说不出来。

熹慧把一个手绢包递到我手里:“嫂嫂,从今儿起,可就是完全要托付嫂嫂了。”见我不解,她深吸口气又说,“‘一朝顿醒当年梦,方知成败转头空’,嫂嫂,这句话留给十三哥。他如今人大心大,若有一日莽撞了,求嫂嫂千万救他!我们姐妹代天上的额娘谢过嫂嫂!”

我噙着泪,几乎找不回自己的声音:“慧儿,原来你都知道?为什么你不怪他,为什么你不怨我?我劝不了他,这样你还信任我么?”

熹慧轻笑,一串泪珠划过腮边:“嫂嫂错怪十三哥了,若不是他救我,也许现在我已经被嫁去漠北平息叛乱了。嫂嫂,这是命,这是我们为了大清江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还是一样信得过你,你是唯一可以陪他到最后的人。”

车子在离城门十里的地方停住,我下来站在官道上看送亲的队伍绝尘而去。那天的风很大,沙土打着旋儿跟在队伍之后,把一个曾经真实的人带入缥缈的视线以外。很多年以后,当我每每试着忘却这一世情缘的时候,我总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的情景,仿佛仍然身临其境……

十三一天都没有吃东西,晚上仍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连灯都不点一盏。我推门进去的时候,借着月光看到他雕像一般毫无表情的侧脸。点上一盏灯,我走到他后面,轻轻帮他捏着肩:“干吗把自己关在这屋子里呢,老是这样不吃不喝怎么受得了?”

他先还是一言不发,后来身体由僵硬慢慢放松,拉过我的手扣在他脸上。触到一片濡湿,我心底一颤,抖着声音告诉他:“对不住,之前竟是我错怪你了。”

“你没说错。”他终于开了口,“我对不起额娘,是我害慧儿嫁给那样的人。我救不了琳儿,我也救不了慧儿,我只想两害相较取其轻,却不知再轻也终究是害!”他突然转过身来环住我,脸埋在我怀里,低沉压抑的啜泣声震撼到我身体里,震出我心头的酸楚,合并着他的情绪一同汹涌在我脸上。

好久,我说:“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我拿出慧儿的绢包,里面是一个刻着“慧”字的小玉牌,连同之前熹琳给的那个一并拿给他看。他惊讶极了:“这是她们给你的?”

“是啊,这是她们对我的托付。”我笑得温柔。

他慢慢站起来,深深看着我,然后从怀里拿出第三枚玉牌放在我手里:“这一块,是我额娘的。”

我掂起脚,轻轻吻上他的眼。吮着他眼底的苦涩,我把三个女人的关爱融进自己的灵魂里。当他一颗颗解去我襟上的纽襻儿时,当我们辗转着在彼此的身心留下印迹时,我就笃定:我跟这个男人,互为天地,不可分离……

015 异数

——先知避不了天意 先觉躲不过真实

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清风冬看雪,当生活变得像四季更替一样规律时,神仙也会平凡。我渐渐忽略了康熙四十七年本该是个敏感的年份,每日里琴棋书画倒也风雅得很。只比较美中不足的是,后面总是跟着一个颇煞风景的爷:下棋的时候笑我,写字的时候笑我,拨弄两下琴弦的时候还笑我!除了刺绣时我举着针他不敢笑以外,剩余时间全都露着白森森的牙没完没了地傻笑。

瑾儿快要六岁了,三字经千字文背得头头是道,小孩子好奇心大,我就时常找些朴实的小故事讲给她听,或者找些小时候听来的小曲教她唱。只是她最近爱翻有字的东西,还常常翻出我的满文字帖一看就是老半天。

说到这满文我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些个字头虽然画得不那么离谱了,可是拼起来仍还是费劲,整字写起来也是不得要领,心中着实沮丧。幸好有我们尊敬的十三爷,整天正事不干,盯着我练字倒是勤快得很。端一杯茶,坐在我旁边拾乐儿就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光看你成天奋笔疾书的,倒是会了多少了?”今天又及时跑了来,还老神兮兮地插上一句。

“会数数了。”我头也不抬。

“头好几年前不就说你会了么?”

“那怎么能一样呢,那会子只能从‘额穆(一)’数到‘专(十)’!”

“现在呢?”

“自然进益了。”

“进益是进到几了?”刮着茶碗,刨根问底。

“专额穆(十一)!”

“噗……”一口清茶赏了地,他坐在炕沿上大咳,“咳咳……亏你也好意思!”

正笑着,瑾儿颠颠地跑来,一进门就嚷嚷:“额娘,额娘,还教瑾儿唱昨天那个曲子好不好?”十三立刻换上一幅严肃面孔。我赶紧搂过瑾儿:“乖,额娘今天教你念满文好不好?”

瑾儿高兴地点点头,旁边“嗯哼”一声,十三板着个脸眼皮也不抬说:“瑾儿,去找奶娘嬷嬷教,阿玛和额娘还有事。”瑾儿小脸一垮,老大不情愿地蹲身告退了。我见了她那正儿八经的小模样,笑个不住,扭头说:

“别装了,弄得小孩子见了你也变得老气横秋的。”

他摸摸脸:“我就是想把她打发走,省得你误人子弟地一教,我挺好的格格成了什么了。”

我撇嘴:“说的我也忒不济了。你才说有事,可是真有?”

他点头:“皇父昨儿个下旨要巡幸塞外了。”

我心猛地一沉,赶紧问:“带我去么?”见他摇头,我赶紧央求,“我一次也没去过呢,带我去吧。”

他斜眼看我:“这倒奇了,往年求着你去都不去呢。只是这一次随扈的事不归我了,况且皇父是因为西北一直都不太平,打算招蒙古王公们说说正事呢,皇子们带的可是不少,虽没说明,也有不叫带家眷的意思。”

我转回头不看他:“既这样,那你跟我说什么,成心馋我呢?还是……”暗笑,“你这是先给我提个醒儿,这一去,回来时保不齐家里又要添人进口了?”

他急了:“这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