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外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部分(第1页)

小时候玩过蚂蚁吗?当下雨天搬家的蚂蚁密密麻麻的爬来爬去时,一小杯水泼去,整个蚁群一片混乱,四处是慌张乱爬的蚂蚁,不少沾上水的则在拼死挣扎。

现在自由城队伍就是那杯水,遮普城的军队就是慌乱的蚁群。

在第一批接触到枪阵的士兵被无情杀戮后,遮普城的整个队伍都混乱了,虽然阵亡人数还不到一百,但已经没人上前了,现在他们纠结的只是向左还是向右跑,不过也有一些脑子不灵光的还想着往后跑跑回城里去。

一支千人队就这样瞬间消散了,甚至没对朱明的队伍造成伤亡,他们其实也有不少长枪手,努力往前送一送可能还够的到自由城的士兵,但是没人有这个勇气。

朱明也不下令追击,队伍击溃对面的敌人后又停了下来,对面的城经过一个小小的骚动后城门又是大开。

这会没有士兵出来了,遮普国王已经一票大臣老老实实的排着队鱼贯而出,估计他们自己也早料到这个结局了。

接下来的事情毫无悬念,递降表,朱明保证遮普国王退位后享受原淡马锡国王一样的待遇,想去哪就去哪,不过最好不要去苏门答腊了,朱明可不想俘虏一个人第二次。

随后战场统计出来了,此次战斗一共阵亡四十三人,伤三十多人,都是遮普一方的人马……

战后安抚民众的事情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接受另一个统治者,只是并不是预想的满刺加国,但听说自由城也不错,税收的少,可以干的活儿多。

这个冬天,圆满的过去了。

………【第二十七章 新年伊始】………

这个新年朱明治下的人民都过得很舒服,自由城不用说了,就业机会的大增让家家户户都有些余粮,而遮普城也是由于新官上任,朱明开仓按人头放了粮,拿着前任存下的东西做自己的人情,朱明这事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很。

新年的第一天,已经是永乐元年了吧,朱明心中想着,之前小半年所有的积蓄已经被他全部花干净了,他买下了市面上,商人库存中很多积压了很久也没有卖出去的货物,现在在他面前的仓库中,堆成了小山。

朱明的想法很简单,买下积压货物,商人有了资金自然会再去做生意促进市场繁荣,而这些积压的商品到自己这可不积压,自己的兑换戒指只看你物品的价值,可不管你好销不好销。

看这眼前的这些精良陶器、木桌凳、玳瑁工艺品、西边的小玩意等等各色滞销品,朱明仔细的想了想下部要展什么。

丝绸这东西展起来各色技术太多,要想织的和大明一样好估计投入的精力也不会少,还是做做中间商从大明贩就好了,我们只要织织土布就行,价格优势会决定一切的。

自由城村民来年的种子已经备好了,但遮普城的还没准备,这个也需要兑换点,要知道产量能增加一倍可是很恐怖的,还可以兑换点甘薯种,这东西虽然还在美洲,但自己拿出来也没人知道不是。

还有一个东西是朱明也有兴趣展的,那就是自行车,这东西可以省去不少人力,自己稍加改良做成用来装货的也不是不可。

先朱明还是兑换了几台珍妮纺纱机,这东西也是人力的,只是构思巧妙,机械结构比较精巧,估计有仿制的可能,随后是飞梭织布机,也是大大减轻人力要求的好东西,虽然这两样机器都是三百多年后才出现的,但科技系数并不高,虽然时代差了老大一截,不过朱明这些积蓄下来的积压品还是勉强兑换下来了,但也用空了好几个仓库。

随后剩下的东西全都用来兑换了种子,做完这一切,朱明想了个借口让人把这些东西蒙着布搬到了城主府中。

元宵节前,朱明的织布厂隆重挂牌成立了,其实很简单,房间是现成的,机器一摆,最重要的是琢磨出这些机器怎么用,朱明借口这是东边大明最先进的技术,让几个老织工好一阵感慨。

几人摆弄了一天后,珍妮纺纱机就轻巧的转动起来了,飞梭织布机也在悦耳的咔咔声中欢快的工作了起来。

在底下人少的国度,每一个人口都是宝贵的财富,朱明是不支持妇女在家操持家务的,纺织厂内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工,机器还在仿造中,但培训工作已经开始了,所有人每天都有上机的机会,朱明也说明了,现在虽然是死薪俸,但以后可是要按纺出了多少纱织出了多少布来算的。

另外就是自由工艺学校成立了,朱明在级别定位上这是与文化学校一同重要的学校,是科技人才的摇篮,朱明还抽空亲自编写了一份简单的数学、物理、化学教材,不但引入了阿拉伯数字还第一次在这个时代提出了万有引力、摩擦力等学说,把侯家人叫了两个让他们一知半解后,便踢到工艺学校去教学了。

你还别说这个时代的工匠悟性那都是强的,一个个竟也理解了不少,有的还去找到珍妮纺纱机把摇轮和锭子的转动部分都打磨了一次还上了点油,振振有词的说道“这不是摩擦力就小了么,转动就更容易了。”让朱明大感欣慰,看来很快就又可诞生几个老师了。

以前朱明的时代很多人就争论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现在朱明到了这里,非得在华人和所有仰慕汉文化者的心中建立起科学这个概念来。

机械制造厂随后也被建立起来了,朱明可不希望以后任何机械都是自己兑换过来的,那对自身的展是伤害性的。

机械制造厂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仿制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所有最娴熟的工匠都被集中到了这个厂,待遇也高到令人咋舌,包吃,每年固定十两银子,子女享有优先就学的机会,朱明是想尽一切可能让这些工匠不为生活上的琐事而担忧,能将心思完全放倒技艺上。

而且还制定了优厚的奖励政策,每个工匠每月都能有一些额外收入,谁用心谁贡献大谁的收入就多,听说功劳也要都记录起来,以后还可能封爵,啧啧,那就是贵族老爷啊,想不到手艺人也能有那一天。

年后不多时,不光是遮普城的人,连自由城的原居民都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市面上的商品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布匹,以前四个铜钱一尺的土布现在只要两个铜钱了,而且颜色也多了,让年前没有置办起新衣服的人在年后赶忙也置办了一身。

令另外就是各处繁忙的春播中,使用的都是城主府出的种子,再也没有出现往年穷人为求一点种子求到贵族老爷的门上,一石种子要用五石六石的粮食来还,城主府只要求比以往多出的收成交一半给城主府就可以了。

另外现在城中和城附近还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大家都叫它自行车,就像一张板凳下架了两个轮子,一头有个把手,可以转动前面的轮子,前面的轮子下还有曲轴踩板,踩着就能往前走,有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和人打赌用这自行车和人家骑努马比,看谁先从自由城到遮普城,最后那公子哥以不到三百米的劣势输了比赛。

虽然输了比赛,但那公子哥却高兴的不得了,天天去城主府门口要求城主授权他想自己开厂建立个作坊制作这种自行车,最令人想不到的是城主还答应了;只是股份一人一半,并出了几个主意,比如说做成三个轮子的,后面有个大筐可以装货,把那公子高兴的不得了,回去就张罗起这事起来。

朱明当初也不过是因为一时高兴按照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做了个玩具出来给自己解闷,原始的自行车只是一个板凳下面架了两个木轮子,还得靠人的两只脚左右蹬动才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