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外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2页)

随着第一批航船的到来,一些新收获的粮食种子、番薯、先进的农用器具陆陆续续的运来了,简易的三轮车、自行车也都装船运到,第一批次三艘新的飞鸟式战舰全都新加入了朱明的舰队,也让舰队膨胀到了十艘船。

把所有的人都从居无定所的捕猎状态安定下来这是先需要做的,朱明的前任苏丹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朱明现在只需要运用更好的条件去把所有的人都稳固下来,渐渐的就形成了一套新的生活方式。

借着所有的官员轮番进入苏门答腊城接受自己的训话,每个重要的地方朱明都派遣了随船到来的自由城学堂学生跟着回去,早已听闻自由城军队神勇的这些官员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何况这官也不过是一个身份,他们不当这官仍是自己族群部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犯不着为了这个和你顶牛。

但当种子和农具放到各处后,加上自由城派出人员的指点,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刀耕火种是多么落后原始的状态,这些部族中真正掌权的人不由的也为流传进来的先进技术而感到痴迷。

以前用石锄木铲,每人不过伺弄巴掌大的一块地,现在连锄地都用上了先进的铁器,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了。朱明颁布的开荒令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谁能开荒出耕地,连续耕种两年这块地就归谁,有朱明大印的地契为证。

以前的土人是不在乎土地的,土地多的是,还不如去打打猎。但自从自由城的种子种在开垦好的地里,劳作半年就能全家吃上一年的传言越传越广后,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激了,毕竟打猎还有个雨天或走眼的时候,到时一屋人只得挨饿。

下来的种子大家都看到了,颗粒饱满,偷嚼一颗满嘴香甜,番薯也是脆甜可口,若是每天能吃上这些东西,还只需拿出一半的时间来耕种,那绝对值了。

很快,农具种子都放一空,也是准备到年底时视收成情况,少少收回一些意思意思。

整个苏门答腊国内人心思定,所有人都热情的翻弄着那些田地,一想到四个月后就不用每天赶早出去捕猎采集野果,所有人的眼中都冒出了热切的光芒。

苏门答腊国原本的奴隶也都按奴隶制度进行管理,只要你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再好好干上两三年就脱籍成为自由民,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原来的苏门答腊国王室了,原本的大部分矿山和矿山中的奴隶都是属于王室的,但胳膊也拧不过大腿,无奈中只好接受了这条制度。

朱明也觉得这些王室老留在这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前王妃娜箩娑,每天见了朱明就是一腔幽怨的眼神,不到三十芳华的熟女你伤不起啊,朱明还是躲得越远越好,免得若生了什么至少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件挺羞于出口的事情。

这次成功攻略苏门答腊国出力最大的军队自然要重点奖励,朱明一口气把除这次才加入的奴隶外,所有的奴隶军团士兵全部改变成为自由民,虽然编制还留在奴隶军团,但从盔甲到待遇完全都是自由士兵一样的。

这次的缴获相当丰厚,后来经过清点,光是窖藏的黄金就过了三千两,比起当年在淡马锡掠夺到的数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愧金洲的称号。倒是白银的量还少点,估计也是因为白银还可以充当日常使用货币的缘故,部分拿出去花销了,白银只是收获了五千多两。加上七七八八的其他铜钱器物和抄家所得,赚大了,这些折算下来又是近万两白银的价值,还有大大小小的珠宝玉石那就无法估算了,朱明觉得摆在房间里倒也好看,直把个房间装扮的犹如暴户装风雅一般。

不过朱明不是守财奴,钱财就是要流通的,兄弟们出生入死吃了这么多苦,那些零头一声打赏,全都分到了每个士兵的头上,包括远在杜迈城守卫的老兵们,每人都分到了一笔可观的钱物,那些光荣牺牲的也没亏,至少你的家人就不用你再操多大的心了,这个时候朱明的那些工厂作坊可一个个都是香饽饽啊。

被整编的苏门答腊**队也别眼馋,毕竟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不过收编的所有士兵得重新整编,连胡苏港的部队也一起,老弱的全部裁撤,回家种地也饿不死人,年轻也没有什么疾病的才全部留了下来,朱明这里也不兴什么征召,所有的军人都必须是职业化的。

若是被一百亲兵就能冲垮的一千大军,光养这一千张嘴还不如养几十个精锐呢,多出的人还可以去干农活。

经过精挑细选,最后选出了七百来人的队伍,直接组建了一支第三军团,朱明把在身边带了很久的唐开派到了这个军团当统领,顺便让唐开、王卓金、古丹三人开了一期简化版的军官训练营,主要还是针对基层的军官,把严守纪律这个观念和基本的作战注意都牢牢的灌输到了他们的思想当中。

上下一折腾,不过半个多月时间,整个苏门答腊领地为之一变,虽然还是那么些人那样做事,但总觉得掺了些东西进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第六十九章 神农朱氏】………

理顺了领地内事务的朱明心情大好,此时他正在王宫后院中与娜箩娑谈着话:“你的孩子也不小了,直说吧,我觉得再呆在苏门答腊城不适合你,也许你可以去自由城,那里我将给予你相应的地位,苏干拉也能接受中原文化的教育,我想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是这样吗?亡国之人,就算是孤儿寡母大人也不能放过吗?”娜箩娑语音中带着哭腔,今天她穿了一件轻薄的纱衣,微微低下祈求的身子后胸口露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额,你多虑了,我看苏干拉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必能大用,现在要好好培养,放心,我志不在苏门答腊小小一岛,以后就是把整个岛屿再送予苏干拉又有何妨。”朱明微微退开了几步,这女人身上散着一股致命的诱惑。

朱明倒也不是讲大话,小小的苏门答腊一个岛还真没有放在他眼里,不过把岛屿封给苏干拉也只是说说,毕竟本土本乡的有群众基础不便于日后朱明的控制,但以后另外封个岛屿比如说爪哇之类的给他那倒是可以考虑。不过前提是看这孩子日后怎么展,若是不与自己亲近的难道要养虎为患么。

敲定他们离开的日期后,朱明便匆匆离开了后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倒不急于和那孤儿拼出个生死,奴隶军团扩编后到了两千人,还有新收的三军团,补足人手后的二军团都需要训练。一军团的赵庆也是在马来半岛上憋得嗷嗷叫,想要来到苏门答腊岛上一展身手。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训练和磨合。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需要朱明尽快解决了。

随着天气愈的炎热,虽然朱明秉承了一贯的方法每攻下一城先做的就是排污渠和城市卫生等方面的规划,但不少地方还是出现了士兵或是平民染上了热病。

热病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病,而是各种各样因为气候炎热造成的不同病症,本来这鬼地方医生基本没有,唯一的几个还是巫医,跳大神那套来的比医术多。

朱明没办法只好伏案又凭着回忆写了些卫生基本常识,让学生们到处去宣读。所幸在南洋还没搞科举,这些学生不用穷经皓研读十几年,很多是学了半年就匆匆被挑选出来进入“公务员”序列为朱明奔走了,人员捉襟见肘下勉强能维持运转。

先是基本的注意事项吃熟食喝开水多洗澡,最好是把住处周围的林木全部砍伐干净,这年头还不用强调自然保护。其次一旦出现病症状的全部隔离,远远的与人群分开,照顾的人也得注意用棉布遮住口鼻全身。

光这些还是不够,朱明也准备做点其他额外的工作。记得热带比较常听说的也是人们闻之变色的除了寄生虫外,就是麻风病和疟疾了。

麻风病朱明真不知道该怎么治,只能阻隔传染源,谁患病就远远的隔离开来。而疟疾这个是现代人的常识了,金鸡纳树有极佳疗效。

此时金鸡纳树可能还远藏在南美洲哪个山沟沟里,朱明轻抚起几乎蒙尘的兑换戒指,戒指啊戒指,这次又得靠你了,还好金鸡纳树是一直存于世上的,不存在时代和科技系数的惩罚,所以兑换起来价格不贵并不吃亏,朱明准备直接用黄金进行交易了。

以一两黄金为基数,一道绿光闪过后,地面上出现了十株金鸡纳树小灌木,这个兑换比率不能说贵但也绝不便宜。

高声叫来侍从,朱明帮着大家一起把这十株小灌木切了个粉碎,放入了数口大汤锅中熬煮起来。不一会儿锅内汤汁就翻滚起来,细细的熬煮了片刻,朱明叫人先装上几大罐去军营之中。

众人带着汤汁来到军营,军中卫生情况较好,又每日吃的好训练足,身体普遍都不错,到现在也就五六个人卧床不起,全身一阵冷一阵热的反复不停。

来到军营,朱明亲手端上了汤药,几名生病的士兵面露感激之色一饮而尽,随后便静静的躺下等待着药效挥。

谁知药效还没挥,几名士兵竟然腹痛如绞,纷纷趴在床沿剧烈